一、形容遇事不慌張的詞語
從容不迫
【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解釋】: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出處】:《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示例】:這些人~地叩了頭,花費了半點鐘以上的時間。
★巴金《家》十五
【近義詞】:處之泰然、視若等閑、從從容容
【反義詞】:驚慌失措、手足無措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舉止不慌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宋國哲學家莊周與哲學家惠子同在濠水岸邊觀魚。莊子說魚在水中游得從容自在,惠子問莊子怎么知道魚的感受。莊子說:“我與你在濠水邊同游觀魚,悠閑自在,自得其樂,魚在水中游戲,從容不迫地觀看我們,當然也快樂。”
二、關于遇事不慌,非常沉穩的詩句或古文
1、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明 陳繼儒《幽窗小記》 白話譯文: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北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白話譯文:不因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
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 3、得之不喜, 失之安悲? ——晉·葛洪《抱樸子·自敘》。
白話譯文:得到它不感到欣喜,失去它為什么悲傷呢? 4、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晉·潘岳《在懷縣》 白話譯文:經歷過大寵大辱就變得不易心驚,喜歡事物的本質就難以過多思考。
5、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北宋 蘇洵《心術》 白話譯文:作為將領的原則,應當首先修養心性。必須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邊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夠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對付敵人。
三、哪些詩句可以形容處事不驚、遇事不慌
1,《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滿江紅》岳飛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3,《權書·心術》蘇洵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4,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李東陽
兩旬面壁西檐阿,禪心不動如只陀。
5,《以久字韻賦翁仲》錢穎
武皇騎龍朝帝后,露濕銅仙古苔繡。
6,《以久字韻賦翁仲》錢穎
景初命名翁與仲,無復衣冠仍漢舊。
7,《以久字韻賦翁仲》錢穎
桓圭大劍高嵯峨,不動如山嚴鎮守。
8,《以久字韻賦翁仲》錢穎
豈知屹立司馬門,九鼎暗移司馬手。
9,《以久字韻賦翁仲》錢穎
變遷陵谷亦何易,洛陽塵埃一回首,
10,《以久字韻賦翁仲》錢穎
因嗟寵辱非可常,世間何者為長久。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遇事不慌張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