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詔賦得除夜這個古詩是什么意思
原文:
應詔賦得除夜
唐代: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作品注釋
[1]應詔:詔,皇帝的頒發的命令文告。應詔,舊指奉皇帝之命而做詩文。應詔詩又稱應制詩,唐代以后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除夜:即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唐代詩人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詩有“季冬除夜接新年”句。
[2]逐(zhú):追隨。
[3]風光:時光,春光。著(zhuó):“著”的本字。附著,貼近。唐代皎然《尋陸鴻漸不遇》有“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句,“著花”一詞意為長出花蕾或花朵。這里“著后園梅”采用此意。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們沒有感覺到春光的到來,已催開了后園的梅花。 [1]
作品賞析
這首詩雖是史青應詔之作,但寫得俊逸平淡,真情樸質,十分具有感染力。 [1]
作者簡介
史青,唐代詩人,零陵人,聰敏強記。開元(713—741)初年,他上書唐玄宗說自己五步能詩。玄宗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他應口而出,玄宗大為贊賞,授為左監門衛將軍。《全唐詩》僅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
二、應詔賦得除夜這個古詩是什么意思
原文: 應詔賦得除夜 唐代: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作品注釋 [1]應詔:詔,皇帝的頒發的命令文告。
應詔,舊指奉皇帝之命而做詩文。應詔詩又稱應制詩,唐代以后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
除夜:即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唐代詩人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詩有“季冬除夜接新年”句。
[2]逐(zhú):追隨。 [3]風光:時光,春光。
著(zhuó):“著”的本字。附著,貼近。
唐代皎然《尋陸鴻漸不遇》有“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句,“著花”一詞意為長出花蕾或花朵。這里“著后園梅”采用此意。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們沒有感覺到春光的到來,已催開了后園的梅花。 [1] 作品賞析 這首詩雖是史青應詔之作,但寫得俊逸平淡,真情樸質,十分具有感染力。
[1] 作者簡介 史青,唐代詩人,零陵人,聰敏強記。開元(713—741)初年,他上書唐玄宗說自己五步能詩。
玄宗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他應口而出,玄宗大為贊賞,授為左監門衛將軍。《全唐詩》僅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
三、應召賦得除夜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作品原文】 應詔賦得除夜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注釋】 應詔:詔,皇帝的頒發的命令文告。
應詔,舊指奉皇帝之命而做詩文。應詔詩又稱應制詩,唐代以后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
除夜:即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唐代詩人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詩有"季冬除夜接新年"句。
逐(zhú):追隨。 風光:時光,春光。
著(zhuó):"著"的本字。附著,貼近。
唐代皎然《尋陸鴻漸不遇》有"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句,"著花"一詞意為長出花蕾或花朵。這里"著后園梅"采用此意。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們沒有感覺到春光的到來,已催開了后園的梅花。 【賞析】 這首詩雖是史青應詔之作,但寫得俊逸平淡,真情樸質,十分具有感染力。
【作者簡介】 史青,唐代詩人,零陵人,聰敏強記。開元(713-741)初年,他上書唐玄宗說自己五步能詩。
玄宗試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他應口而出,玄宗大為贊賞,授為左監門衛將軍。《全唐詩》僅存《應詔賦得除夜》一首。
四、高鼎《春居》詩句的翻譯
村 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贊美春天。在歷代流傳的經典詩篇中,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便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賞析這首詩。
清代詩人高鼎,雖然并非大家,卻憑著一首《村居》,清新雋永,直抒胸臆,在文學瓊林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詩人一開始,僅僅用了 “草長鶯飛二月天”七個字,就把讀者引入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明媚春光圖里。綠草在生長,黃鶯在飛翔,仔細品味,還仿佛看到了草尖的新綠,聽見了雛鶯婉轉的歌喉,沐浴在二月明媚的春光里,這是一個似靜實動的意境。
第二句“拂堤楊柳醉春煙”。詩人筆鋒一轉,動態的畫面躍然紙上。堤岸上的柳樹成林,枝條低垂,此時,迎面吹來輕風,嫩綠的枝葉在風中搖擺,仿若娉婷的少女晃動長袖拂拭著長堤,襯上河面升騰而起的絲絲霧藹,多么沁人心脾的春之氣息!沉浸在這氤氳宜人的場景之中,詩人醉了,于是他把一個“醉”字賦予了“楊柳”,這樣的美景,誰人不醉,何物不醉呢?
就在這溫馨的氛圍中,在這早春的迷人背景里,一群放學歸來的孩子,奔跑著,嬉戲著,放起了漂亮的風箏: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結尾兩句由物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景致渲染的淋漓盡致。“紙鳶”,是風箏的別稱,春季放風箏,是我國的一項傳統運動。如果說春為四季之始,那么兒童即為人生之初,河堤岸邊,孩子們奔跑著放飛風箏,嬉戲玩鬧,配上一派生機勃勃又如詩如畫的景致,是多么令人賞心悅目的情景!到了這里,詩人雖然沒有寫出來,其實已經點明題意:兒童是人生的春天,未來的希望,以此選材立意,更顯得詩人匠心獨具,別出心裁,從而成就了一曲春的佳作。
清代詩人高鼎的一首《村居》,描寫的是早春二月江南鄉村的迷人景致。全詩用詞平實,不雕不琢,貼切自然,卻給我們展現了一幅令人流連忘返的春天風景圖,寫出了一首充滿盎然生機的春之歌,在許許多多以春天為題材的古詩之中,可以稱得上為佳作。
五、高鼎《春居》詩句的翻譯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
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
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出自《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于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于上饒地區的農村。
在遠離戰爭前線的村莊,寧靜的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受到田園氛圍感染的詩人有感于春天的來臨,而寫下此詩。 這首描繪春天風光的小詩,是詩人閑居農村時的即景之作。
農歷二三月間,正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萬物欣欣向榮,遍地姹紫嫣紅,而村野田間,尤能感受到這浪漫的春光之美。詩的前兩句,詩人以輕快活潑的筆調,選取了這美麗春景中最富有特征的幾項景物進行了描繪,點染出了一派美不勝收的融融春光。
六、怪殺芳心春意亂,卷簾誰向月中看
描寫楊花柳絮的詩句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北周·庾信《春賦》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唐·韓愈《晚春》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宋·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宋·王安石《清平樂》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宋·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小園桃李東風后,卻看楊花自在飛宋·王令《瀹瀹》春盡絮花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唐·劉禹錫《楊柳枝河九首》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結濃煙花帶重 唐·李賀《春懷引》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 宋·張先《剪牡丹》卷絮風頭寒欲盡。
墜粉飄香,日日香成陣 宋·晏殊《蝶戀花》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 宋·吳文英《浣溪沙》描寫牡丹花的詩句,描寫荷花的詩句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唐·王維《辛夷塢》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唐·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天下真花獨牡丹。
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 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詩》篔筜竟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唐·韓愈《答張十一》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南朝陳·徐陵《侍宴》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
唐·駱賓王《晚泊》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唐·王維《山居即事》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唐·王維《臨湖亭》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人》從來不著水,清凈本因心 唐·李頎《粲公院各賦一物得初荷》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 唐·杜甫《暮春》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唐·高蟾《上商侍郎》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宋·歐陽修《和圣俞百花洲》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宋·周邦彥《蘇幕遮》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宋·米友仁《臨江仙》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苑墻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金·蔡松年《鷓鴣天·賞荷》描寫榴花的詩句 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 唐·王維《田家》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宋·蘇軾《阮郎歸》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唐·韓愈《榴花》 描寫桂花的詩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宋之問 《靈隱寺》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唐·宋之問《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江云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宋·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 清·洪升《長生殿·驚變》 描寫菊花的詩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唐·杜甫《宿贊公房》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鎮《菊花》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唐·趙嘏《長安晚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黃巢《題菊花》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贈劉景文》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陰》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凄涼雨 宋·呂渭老《一落索》寧可枝頭抱香,何曾吹落北風中 宋·鄭思肖《寒菊》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 元·楊顯之《臨江驛瀟湘秋雨雜劇》描寫梅花的詩句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晉·陶淵明《蠟月》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唐·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唐·李商隱《憶梅》寒柳翠添微雨重,臘梅香綻細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唐·齊己《早梅》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 宋·晏殊《蝶戀花》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 宋·晏幾道《虞美人》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 宋·晏幾道《清平樂》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宋·晏幾道《臨江仙》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宋·蘇。
七、寫春天的詩句及翻譯
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很多,現收集了27首關于春天的詩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一、《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
其全文詩句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草原上的野草長得很旺,每年都會經歷枯萎和繁榮的過程。野火也無法將它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長了出來。
野草的香味遠遠傳來,陽光下,翠綠的野草通向那荒涼的城鎮。又送走了親密的好朋友,這繁茂的草兒也充滿著離別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白貞。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我們應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十分珍惜時間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全文詩句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國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長安城春天滿目凄涼,到處草木荒深。
感傷時對花落淚,聽鳥鳴驚心。戰火長時不息,一封家書都極其珍貴。
愁白了的頭發越搔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
其全文詩句如下: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時節變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應時而生。伴隨著和風在夜里悄悄飄灑,滋潤著萬物輕柔而寂然無聲。
野外的小路上空烏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還亮著一盞孤燈。清晨觀賞細雨濕潤的處處春花,朵朵沉甸甸地開遍美麗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其全文詩句如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濕潤得松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平調·其一》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全文詩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譯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兒想起她的面容,春風吹拂著欄桿露珠閃艷濃。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也會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七、《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其全文詩句如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
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普照著,每年春節都取下了舊春聯換上新春聯。
八、《絕句》(其一)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全文詩句如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翠綠的柳樹,在河邊搖蕩,引來了愛嬉鬧的黃鸝。
兩只可愛的黃鸝鳥,不斷的鳴唱,好像在贊頌柳樹的美麗。抬頭一看,許多只又白又可愛的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一齊向蔚藍的天飛去,樣子真是令人喜愛。
從小小的窗戶里望出去,西邊的山嶺依然被白雪所覆蓋,那潔白的雪,好像是永遠溶化不掉的樣子,一直罩在山頂上。接著,我打開門,望著遠遠的湖泊,看著那正要遠征的東吳戰艦,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條條水中的蛟龍啊。
九、《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朱熹。其全文詩句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十、《登科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郊。
其全文詩句如下: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十一、《錢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其全文詩句如下: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掩映于綠楊濃蔭下的白沙堤。 十二、《憶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
其全文詩句如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里的風景我熟悉。日出時。
八、寫春天的詩句及翻譯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游園不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春日》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絕句》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詩經·小雅·出車》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春日京中》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春中喜王九相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早春寄王漢》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落日憶山中》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春行即興》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金門答蘇秀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春運》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臘日》
林花著雨胭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曲江對雨》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絕句漫興》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城東早春》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蘇溪亭》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晚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嘆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應詔賦得除夜》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無題》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木蘭花》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春日西湖寄》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春夜》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好事近》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韻寄》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淮中晚泊犢》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思》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鄧獨自歸《春雨》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春宮曲》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春日游湖上》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揚州慢》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好管閑事近》
燕燕飛來,問春在哪里,惟有池湯自碧《淡黃柳》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春行即興》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春游曲》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代春怨》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應詔賦得除夜詩句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