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節祝福詩句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轱轆律·中秋明月寄相思》(當代)顏賢風 (其一) 中秋明月寄相思,游子萍羈共此時。后羿凝愁窺廣殿,嫦娥鎖黛佇瑤池。
歸心無計空悲切,衷曲難書方恨遲。千里嬋娟誰與共?魂消幾度斷腸詩。
(其二) 又到菊花飄馥時,中秋明月寄相思。車行東下嗟途遠,雁字南翔恐意遲。
囈語三更催夢靨,萍蹤幾度似游絲。一宵離恨休空怨,笑攬詩心醉墨池。
(其三) 桂花香徑淡凝脂,幽苑疏紅繞柳絲。垂暮浮云捎獨白,中秋明月寄相思。
揮毫箋賦千年怨,點墨風吟萬古癡。異地同心如咫尺,舉杯遙祝共題詩。
(其四) 云淡風清花馥時,良辰美景兩相宜。溫情款款題難盡,錦字箋箋擬未知。
青歲嬌娥嗟獨倚,中秋明月寄相思。無涯羈旅何時了?離索頻頻折柳枝。
(其五) 西風暗撫瘦腰知,百卉凌夷蓄怨時。寂寂梧桐題亂緒,悠悠日月譜凄詞。
孤鸞不為銜幽夢,敗柳偏能惹淚絲。漫捻笙弦空對醑,中秋明月寄相思。
《賀新郎·月夜雜詠》(當代)顏賢風 又仲秋時節,算幾番、爛柯羈旅,歸鄉心切。 千里嬋娟遙相共,猶念家山風物。
柳曳處、芳菲都歇。 雁字回時君不見,任閶風、搖落窗前葉。
花逐水,正幽咽。 無端秋緒千千結。
更回首,天涯夢遠,夙猷難越。 誰解伶俜新豐客,空有壯懷激烈。
恁暗度、芳華歲月。 一紙風騷消永夜,但銷凝、付梓何時捷? 多少意,尚悲徹。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二、歡度佳節的詩句、格言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藹,民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絕句>>
歲月悠悠莫教真, 出新創意自推陳;
休云冬夜寒風勁, 一唱雄雞又是春。
<<;對聯>>
彩鳳鳴春開玉宇
金猴獻瑞煥新天
<<;玻璃聯>>
赤日出重霄,元春開美景;
東風回百里,雨水品香茶。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國慶又逢仲秋月圓,偉大祖國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神州共奔富麗康莊。
端一杯杯美酒送與你,愿你生活富裕幸福溫馨;摘一束束鮮花獻給你,愿你心情永遠快樂愉悅;點一盞盞心燭送給你,愿你身體健康好運相伴。祝你節日快樂!
改革開放氣象新,政策深入暖人心,家家生活享溫馨,月月單位發高薪,日子越過越順心,人們越活越年輕,吃水不忘挖井人,黨的恩情永記心!
月到雙節分外明,節日喜氣伴你行。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團家圓事業成。節日愉快身體硬,心想事成您準贏。
許一個美好的心愿祝你快樂連連,送一份美妙的感覺祝你萬事圓圓,發一條短短的信息祝你心順甜甜。
三、關于中秋節祝福詩句
1、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辛棄疾《太常引》 2、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3、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6、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7、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西江月》 8、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月》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12、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4、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16、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辛棄疾《中秋寄遠》 17、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8、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陸龜蒙《中秋待月》 19、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20、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21、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李白《月下獨酌》 擴展資料: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秋節。
四、中秋賞月 詩句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邀請一起賞月的詩句
1、元 尹志平《巫山一段云 龍門川溪水,同翟老賞月》
溪水迎霜冷,山花帶露鮮。良朋共賞玉蟾圓。
高會興無邊。長記西湖萬里。素魄澄澄一體。
今宵相隔正三年。渾似夢游仙。
2、宋 孫介《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陽賞月及》
先生赤壁舟中賦,老子百花洲上歌。古人不負此明月,今我當如此月何。
連宵風雨暑欲盡,碧玉萬里誰新磨。冰盤無聲出海底,蕩漾六合生金波。
早秋便得許奇絕,探借八月清光多。天公賜我美無價,樽酒不設羞嫦娥。
人生看月幾時足,百年寒暑如飛梭。兩公卻與月長在,聲名萬古流江河。
夢生羽翼不可逐,想象風景空吟哦。洞簫長笛亦何有,拂衣起舞聊婆娑。
3、唐 鮑防《秋暮憶中秋夜與王璠侍御賞月,因愴遠離聊以》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遠光。清塵一以間,今夕坐相忘。 風落芙蓉露,疑馀繡被香。
4、宋 王安石《陪友人中秋夕賞月》
海霧看如洗,秋陽望卻昏。光明疑不夜,清瑩欲無坤。
掃掠風前坐,留連露下尊。苦吟應到曉,況有我思存。
5、宋 蔡戡《和李子真八月十四日夜賞月之什》
西園清夜喜追隨,唯恐冰輪出海遲。不但曠懷皆我輩,要知痛飲是吾師。
十分未放蟾盈魄,三匝先驚鵲繞枝。此夕清歡那復有,世間能得幾人知。
六、關于中秋的打油詩
八月十五月兒明,大家一起吃月餅。
一人一個不夠吃,要吃兩個才過癮!
明明白白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
請你去吃酸辣粉,說個事情給你聽。
昨夜歡樂今日愁,孤影徘徊望江樓。
何必吊死一棵樹,還有希望在前頭。
月兒明,月兒亮,月光照在酒瓶上。
遂州酒好沒法說,不喝硬是睡不著。
酒香飄到月宮里,嫦娥聞到好歡喜。
嫦娥姑娘下凡來,硬要和我喝一臺。
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臉上紅霞飛。
為了永遠喝此酒,干脆結婚不要走!
明月幾時有,今天喝啤酒。
遙望月宮兔,怎么象條狗?
七、中秋節的詩句和習俗
中秋節的詩句: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釋義: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2、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宋·蘇軾《念奴嬌·中秋》
釋義:在如此颯風微露里徘徊弄舞,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3、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宋·晏殊《中秋月》
釋義: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4、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唐·司空圖《中秋》
釋義: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5、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宋·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釋義:一輪緩緩移動的秋月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廓。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么辦呢?白發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
中秋節的習俗:
1、觀潮
觀潮所看的河流,是有名的錢塘江。觀潮的風俗最早興起在漢代,唐宋時期,已經到達了頂峰。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2、燒斗香
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
3、燒塔
燒塔活動從下午開始準備,先是把幾個土磚擺成一個圓形,圓形的大小則決定著堆塔的高度。兩塊土磚之間各在架上一塊紅磚,將塔的基身堆積好。隨后堆瓦片,直到堆至塔頂。
燒塔時,先要向塔底土磚留下的一個“火門”里面放柴。當整個塔身被燒得通紅,堆塔的瓦片都被燒得通紅透明時,也被稱為“紅塔”。
4、吃月餅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5、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
八、關于相約的詩詞
1、云鴻相約處宋晏幾道 《臨江仙·淡水三年歡意》2、相約恩深相見難清吳偉業 《圓圓曲》3、心與口相約唐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4、相約上高寒宋辛棄疾 《水調歌頭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敘太》5、相約訪浮丘宋王之道 《水調歌頭·顥氣遍寰宇》6、相約共梯航姚述堯2 《滿庭芳·酒泛恩波》7、多情相約五湖游宋趙長卿 《虞美人·二喬姊妹新妝了》8、相約上高寒宋辛棄疾 《水調歌頭·我志在寥闊》9、相約侍君王宋李廷忠 《臨江仙·秋到三山呈瑞氣》10、只銷相約宋高似孫 《眼兒媚·翠簾低護郁金堂》11、甚探梅、也來相約宋張榘 《瑞鶴仙·碧油推上客》12、共麴生相約宋李曾伯 《沁園春·萬里戌邊》13、相約同針線宋吳文英 《鳳棲梧/蝶戀花》14、似曾相約宋陳郁 《聲聲慢·澄空初霽》15、舉杯相約小春時宋陳著 《西江月·華胄銀青氣脈》16、等閑相約是看燈宋劉辰翁 《虞美人·徐家破鏡昏如霧》17、相約荼 留客宋仇遠 《如夢令·特特問花消息》18、攀花相約宋無名氏 《拋球樂水龍吟令/拋球樂》19、夢中相約又銜杯唐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20、相約向神州唐鄭谷 《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21、明朝相約看花來元洪翼 《浣溪沙 花朝 曲阿詞綜翼有訴衷情清晨廉 卷》22、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金蔡松年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23、重相約元王哲 《小重山·一個麻囊一個瓢》24、難相約元張之翰 《滿江紅 益都時習閣睡起》25、他時相約元張之翰 《沁園春 鶴答和,寄可與郎中》26、試與林泉相約元劉元 《木蘭花慢 和陳思濟 洞霄詩集卷九》27、誰相約曹伯啟 《八聲甘州 和鄭澤民》28、重相約元劉詵 《滿庭芳 次韻賦萍》29、與王喬、相約叩瓊宮元王旭 《木蘭花慢 壽陳公望》30、相約鶯花叢里元黃澄 《綺羅香 草 詞品卷六》31、云水無情相約元姬翼 《酹江月》32、幾年相約在林丘宋王安石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33、明年強健更相約宋陳與義 《中秋不見月》34、相約當年荊高輩清陳維崧 《送姜西溟入都》35、相約明朝更今日宋陳著 《次韻和岳醵飲西峰寺分韻成詩十四首見寄》36、洞賓相約聽松風宋劉克莊 《七十九吟十首》37、明朝相約共傳杯宋錢選 《題雪霽望弁山圖》38、未閑相約蒲禪穩宋釋正覺 《謝通講師五偈》39、人閑相約尋芳去宋張公庠 《宮詞》。
九、求中秋打油詩,急
中秋月亮大又圓,
秋風習習惹人憐.
節節上升好過年,
快人快語道一句,
樂事是一家團圓.!
情系明月天涯景
人心向暖花自癡
看見嫦娥入云去
刀偷月餅正當時
天蒼蒼
野茫茫
暴富的希望太渺茫
水灣灣
路長長
沒錢的日子好漫長
樓高高
人忙忙
今夜相約搶銀行
接頭暗號:中秋將至,提(錢)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