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
初中部分(40篇)
1孔子語錄&《論語》
2魚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4曹劌論戰&《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6出師表&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淵明
8三峽&酈道元
9雜說(四)&韓愈
10陋室銘&劉禹錫
11小石潭記&柳宗元
12岳陽樓記&范仲淹
13醉翁亭記&歐陽修
14愛蓮說&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17關雎&《詩經》
18蒹葭&《詩經》
19觀滄海&曹操
20飲酒&陶淵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灣
23使至塞上&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難&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32觀刈麥&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李賀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隱
38無題&李商隱
39相見歡&李煜
40漁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飛來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44水調歌頭&蘇軾
45游山西村&陸游
46破陣子&辛棄疾
47過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50己亥雜詩&龔自珍
高中部分(14篇)
1.勸學(節選)&《荀子》
2.逍遙游(節選)&莊子
3.師說&韓愈
4阿房宮賦&杜牧
5赤壁賦&蘇軾
6氓&《詩經》
7離騷(節選)&屈原
8蜀道難&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錦瑟&李商隱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嬌搰壁懷古&蘇軾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二、求高中語文背誦重要詩句
高中語文名句
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批評秦統治者奢侈時寫道:“釘頭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縫參差, 多于周身之帛縷 。”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他的《登高》對此都有直接描述:“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3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鈴》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4煜《虞美人》詞中將愁思形象化的兩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勸學》強調學習必須日積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6《阿房宮賤》通過阿房宮的興毀提示秦王剎象亡的歷史教訓,故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7《雨霖鈴》(寒蟬凄切)是抒寫離情別緒的名作,詞中寫道:“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8 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兩句描寫的是深秋的景色。
9論語 為政》載:“子曰:‘學而不死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荀子在《勸學》中對于“思”與“學”持有什么主見?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10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認為皇上不必勞神苦思,代百官之役,那么皇上用人治國應該達到怎樣的境界? 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11蘇洵《六國論》引用《史記 魏世家》哪三句話來比喻“以地事秦”?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12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整隊當時慘象,怒號:“沉默啊,沉默啊!”請續寫出后面兩句名言。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13《離騷》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語句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古代英雄叱咤風云、馳騁疆場的名句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15《荀子?勸學篇》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韓愈《師說》中“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的觀點是相同的。中國古典詩歌由于多用比興手法,因而取想特別豐富、巧妙而多變,使詩歌形象更為突出。
16聯想是回憶的一種形式。表象聯想就是表象之間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由空間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聯想。“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由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聯想到有關歷史人物,這是相關聯想。”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由“愁”想到江水長流,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聯想。“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時令、月色,觸景生情,傷心折腸,這是因果聯想。《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想。
17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猶豫不決而出場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1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19在當今深化改革的時代,許多站在改革前沿的開拓者,矢志探索創業新路時,多引用屈原《離騷》中的詩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白居易《琵琶行》描寫琵琶聲“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蘇軾《前赤壁賦》形容洞簫聲“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這都是通過音樂引起想像,運用一系列比喻描寫聽者的感受。
2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劉義隆事典的詞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22請依次寫出下列詞牌中帶有”愁”的詞句。
(1)李清照《聲聲慢》:怎一個愁字了得
(2)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
三、2019高考必背古詩文篇目
解釋如下目前考綱并無變化:高中課標必背14篇1勸學2逍遙游3師說4阿房宮賦5赤壁賦6氓7離騷8蜀道難9登高10琵琶行11錦瑟12虞美人13念奴嬌·赤壁懷古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初中課標必背50篇1《論語》十則2魚我所欲也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曹劌論戰5鄒忌諷齊王納諫6出師表7桃花源記8三峽9馬說10陋室銘11小石潭記12岳陽樓記13醉翁亭記14愛蓮說15記承天寺夜游16送東陽馬生序17關雎18蒹葭19觀滄海20飲酒(其五)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次北固山下23使至塞上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25行路難(其一)26望岳27春望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32觀刈麥33錢塘湖春行34雁門太守行35赤壁36泊秦淮37夜雨寄北38無題39相見歡40漁家傲·秋思41浣溪沙42登飛來峰43江城子·密州出獵44水調歌頭45游山西村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47過零丁洋48天凈沙·秋思49山坡羊·潼關懷古50己亥雜詩。
四、高考必背古詩文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勸學》)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荀子“勸學》)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5.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7.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陳情表》) 8.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9.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10.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11.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王勃《滕王閣序》) 12.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13.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4.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滕王閣序》) 15.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韓愈《師說》) 16.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韓愈《師說》) 18.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19.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0.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23.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前赤壁賦》) 24.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前赤壁賦》) 25.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軾《前赤壁賦》) 2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27.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前赤壁賦》) 28.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前赤壁賦》) 29.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詩經“衛風”氓》) 30.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詩經“衛風”氓》) 3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衛風”氓》) 3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屈原《離騷》) 3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5.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36.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潛《歸園田居》) 37.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潛《歸園田居》) 38.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39.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
40.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4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44.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
五、求 高考 語文古詩文默寫 重點句子
一.《高考大綱》要求的背誦篇目:(一)古文(10篇) 《勸學》(節選:從“學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過秦論》(節選:從“及至始皇”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 誼 《屈原列傳》(節選:從“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到“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 《陳情表》李密 《滕王閣序》(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師說》韓愈 《阿房宮賦》杜牧 《六國論》蘇洵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前赤壁賦》蘇軾 (二)詩詞曲(25首) 《氓》《離騷》(節選: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導夫先路”)屈原 《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陶潛 《山居秋暝》王維 《蜀道難》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將進酒》李白 《蜀相》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陽樓》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李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杜牧 《錦瑟》李商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 《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陸游 《永遇樂》(千古江山)辛棄疾 《揚州慢》姜夔 《長亭送別》 王實甫 二.默寫指導:古詩文默寫都在考卷的第一卷,考查等級為D級,從去年全國各地高考默寫考查分析,考查形式一般都是二選一,考查內容之一為高中課本上要求背誦篇目,之二為課外常見名言名句,評分標準對書寫規范要求都比較嚴格,都為錯一字即扣該句的所有分數,但值得注意的是06年高考默寫的考法出自一段話,要求默寫連貫的幾句,而不是上下句。
這種考查對那些層次低一點的學生難度明顯較大,也要求在復習中必須落實默寫每一段話、每一個字。因此,在高考復習備考中應該注意一下幾點:1.以高中課本為主,抓住重點,切忌狂轟亂炸。
近年高考默寫從考生文化積累的要求出發,適當放開了一點,考了一句課外的內容,但因為默寫題仍為選做題,所以默對了《大綱》規定的課內名句就可得滿分。據此,2007的復習仍應把重點放在訓練和鞏固課內40篇古詩文的背誦默寫上。
要堅持課內為主,課外為輔的原則,切不可主次不分,主客顛倒。2.以書寫準確為突破,抓好篇章段落的背誦,切忌蜻蜓點水,似是而非。
高考默寫考查的新趨勢就是注重篇目段落的考查,有些同學在復習時有投機取巧的心理,所以往往注重重點句子的背誦而忽視段落篇章的備考,丟掉了非智力因素的分數,殊為可惜。2007年的備考要強化“篇章段落”意識,做到心中有篇,目中有段。
《大綱》對40篇古詩文大多要求全篇背誦,只有少數如《離騷》、《勸學》、《屈原列傳》、《滕王閣序》作片斷要求。對此,要確保段段落實,篇篇過關。
檢查背誦時可多做“接龍”訓練,同學出上文自己接下文,或者同學之間互相檢查,以加強記憶。高考考查形式是默寫,這就要求除了熟練背誦外還必須準確書寫,所以在背誦過程中最好采取邊背邊寫的方法,當然了,也不一定一字不拉的書寫,而是書寫在背誦過程中自己不太有把握的字,這樣可以確保背誦后可以得到滿分。
3.以零星時間為主,做到常記常新,切忌一勞永逸。4份已經到了高考復習的最緊張的時期,各科的作業量都比較大,大多數同學恨不得把一分鐘當成兩分鐘用,這個時候背誦似乎就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
但從記憶規律來看,大多數同學都是瞬時記憶或者短時記憶,越到后期對背誦的陌生程度就越深,所以從四月底到高考前,有必要花一些時間重溫一下背誦篇目。具體辦法是可以利用課間休息或者上學路上的時間化整為零,每天熟誦一篇,高考前完成所有篇目的鞏固,高考時才會成竹在胸,輕松應對。
4.適當延伸拓展,熟悉《大綱》外重要名句,切忌喧賓奪主。大綱沒有規定背誦,但是高中課文內的重要名句可選背。
如陶潛《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等等,在高中教材中,應成為首選名句。課本中沒有選入的名言警句可篩選背誦。
像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可記一記,但不能多,也不能花過多時間。
六、高中有哪些必背的古詩詞
2010年浙江省語文高考背誦篇目一、《論語》(10篇)1、《為政以德》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2、《克己復禮》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3、《知其不可而為之》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4、《仁者愛人》???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君子之風》???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6、《周而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7、《誨人不倦》???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8、《高山仰止》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9、《沂水春風》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0、《中庸之道》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二、古文(11篇)1.《勸學》(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七、2013語文高考必背33篇古詩詞中名句,最有可能考的重點句子
語文總復習古詩文閱讀 第 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擇其善者而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論語·述而》) (2)西當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難》)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 2.(2011·遼寧)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樂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體解吾猶未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 (2)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且夫天地之間,____________,茍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
(蘇軾《赤壁賦》) 3.(2010·課標全國)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勸學》) (2)千里馬常有,________________。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稱也。
[韓愈《雜說(四)》] (3)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陸游《游山西村》) 4.(2010·遼寧)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與澤其雜糅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樹木叢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海》) (3)噫!菊之愛,____________________。
蓮之愛,__________________?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 1.考點要求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考點剖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實際上包括三個要素,即“常見的”“名句”和“名篇”。所謂“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一是《課程標準》和現行教材規定背誦的篇目,這些篇目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二是課外的經常引用的名句名篇。
所謂“名句”,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名家名篇,所指既有詩歌也有散文,一般為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
3.命題規律名句名篇是高考每都要涉及的考點,賦分6分。一、填充型演練體悟 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1)戶庭無塵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2)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蘭亭集序》) (3)云銷雨霽,彩徹區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閣序》)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禹錫《陋室銘》) (5)雕欄玉砌應猶在,________________。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6)羌管悠悠霜滿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漁家傲》) 整合點撥 做名句名篇默寫題常出現的三種問題是寫錯別字、丟字和倒序。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需要在復習和應試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難寫字、生僻字從某種意義上說,背誦容易書寫難,難就難在一些難寫字和生僻字上。
《赤壁賦》中“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中的“釃”“槊”都是生僻字。對于這些字,平時要多練,考時應留心。
2.注意同音異義字同音異義字,是命題人最得意的“設伏點”,也是考生寫錯字的主要所在。如“萬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誤寫為“做”;“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誤寫為“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誤寫為“才”。
這就要求考生應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通過有意識地比較,既知其音,又知其義。 3.辨別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著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寫名句時考生容易誤寫成它的本字。
4.注意散文句中的虛詞,尤其是句末助詞這些詞在默寫時容易丟掉。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中的“焉”“也”兩個助詞,常被丟掉;“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矣”易丟,且易誤寫為“也”,而句末的“也”丟的次數更多。
這就要求在背誦散文時,特別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詞。 5.留意詞句順序顛倒句子順序的,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兩句的順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兩句的順序。
之所以易顛倒,是因為這些句子多為并列句。顛倒詞序的,如“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易顛倒為“見不賢而自內省也”,“秋月春風等閑度”易顛倒為“春風秋月等閑度”。
對此,最根本的辦法是準確理解文意。二、理解型演練體悟 默寫。
(1)《離騷》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高考語文必背重點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