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一邊下雨,另一邊卻艷陽高照”的詩句有哪些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自《竹枝詞》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作,是他仿效民間歌謠的作品。 《竹枝詞》原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 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賞析: 《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劉禹錫任夔(kuí)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制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于生活氣息。
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
劉禹錫創作多首《竹枝詞》,這是其中一首。 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
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里,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用的是起興手法。
所謂“興”,就是觸物起情,它與后文要表達的情事。并無直接關系,但在詩中卻是不可少的。
這一句描寫的春江楊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這一句是敘事,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起伏難平的心潮。
最后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
“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日出西邊雨”,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
這使這個少女聽了,真是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因為句中的“有”、“無”兩字中,著重的是“有”。
因此,她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這句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
此詩以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造成雙關,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對于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十分貼切自然。最后兩句一直成為后世人們所喜愛和引用的佳句。
用諧音雙關語來表達思想感情,是我國從古代到現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這首詩用這種方法來表達青年男女的愛情,更為貼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節和諧,頗有民歌風情,但寫得比一般民歌更細膩,更含蓄。
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傳誦。 參考資料 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二、表示一半的詩句有哪些
表示一半的詩句有:
1.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宋代: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春半:春天過去了一半的時候。
譯文: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
2. 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為使君回。
--宋代:蘇軾《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
半暈腮:半紅的臉。
譯文:兩朵芙蓉漸漸地紅起,像美人半紅的臉一樣,戀戀不舍地特地為開一次。
3.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五代: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春半:春天已經過去一半
譯文: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
4.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
--宋代: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半煙半雨:一半的煙霧一半的雨滴
譯文:一半的煙霧一半的雨滴呈現在那溪水橋旁,捕魚老人喝醉酒睡著了也沒有人前去叫喚一聲更沒有人去把他晃一晃。
5. 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回。
--宋代:王安石《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
半:一半。
譯文:百畝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門外沙子鋪滿了整條路,還有蜿蜒的小溪流。
三、有關一半的詩句
(元)查德卿【仙呂】一半兒 擬美人八詠 春夢
梨花云繞錦香亭,胡蝶春融軟玉屏,花外鳥啼三四聲。夢初驚,一半兒昏迷
一半兒醒。 春困
瑣窗人靜日初曛,寶鼎香消火尚溫,斜倚繡床深閉門。眼昏昏,一半兒微開
一半兒盹。 春妝
自將楊柳品題人,笑捻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再偷勻,一半兒胭脂
一半兒粉。 春愁
厭聽野鵲語雕檐,怕見楊花撲繡簾,拈起繡針還倒拈。兩眉尖,一半兒微舒
一半兒斂。 春醉
海棠紅暈潤初妍,楊柳纖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嬌欲眠。粉郎前,一半兒支吾
一半兒軟。 春繡
綠窗時有唾茸粘,銀甲頻將彩線ㄎ,繡到鳳凰心自嫌。按春纖,一半兒端相
一半兒掩。 春夜
柳綿撲檻晚風輕,花影橫窗淡月明,翠被麝蘭薰夢醒。最關情,一半兒溫溫
一半兒冷。 春情
自調花露染霜毫,一種春心無處托,欲寫寫殘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兒連真
一半兒草。
***元人小令中還有不少作品用這個曲牌。曲中都有“一半兒。。。。一半兒。。。”的結句
四、有關雨晴的詩句
年代:唐 作者: 劉長卿
《春望寄王涔陽》
清明別后雨晴時,極浦空顰一望眉。湖畔春山煙點點,
云中遠樹墨離離。依微水戍聞鉦鼓,掩映沙村見酒旗。
風暖草長愁自醉,行吟無處寄相思。
年代:唐 作者: 李頎
《送劉昱》
八月寒葦花,秋江浪頭白。
北風吹五兩,誰是潯陽客。
鸕鶿山頭微雨晴,揚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試聽沙邊有雁聲。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薔薇花》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障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喜晴》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青熒陵陂麥,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實,我饑豈無涯。
干戈雖橫放,慘澹斗龍蛇。甘澤不猶愈,且耕今未賒。
丈夫則帶甲,婦女終在家。力難及黍稷,得種菜與麻。
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誰疵瑕。
英賢遇轗軻,遠引蟠泥沙。顧慚昧所適,回首白日斜。
漢陰有鹿門,滄海有靈查。焉能學眾口,咄咄空咨嗟!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年代:唐 作者: 劉禹錫
《竹枝》
江上春來新雨晴,
瀼西春水彀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
人來人去唱歌行。
年代:唐 作者: 馮延巳
《臨江仙》
秣陵江上多離別,
雨晴芳草煙深。
路遙人去馬嘶沉。
青簾斜掛,新柳萬枝金。
隔江何處吹橫笛?
沙頭驚起雙禽。
徘徊一向幾般心。
天長煙遠,凝恨獨沾襟。
年代:元 作者: 盧摯
《節節高》
雨晴云散,滿江明月。
風微浪息,扁舟一葉。
半夜心,三更夢,萬里別。
悶倚篷窗睡些。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好事近》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醉中吹墮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年代:宋 作者: 黃庭堅
《訴衷情》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年代:宋 作者: 秦觀
《迎春樂》
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雨晴紅粉齊開了。露一點、嬌黃小。早是被、曉風力暴。更春共、斜陽俱老。怎得香香深處,作個蜂兒抱。
五、表示一半的詩句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云含雨卻低回。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見贈》(白居易)
君方對酒綴詩章,我正持齋坐道場。
處處追游雖不去,時時吟詠亦無妨。
霜蓬舊鬢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黃。
惆悵東籬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陽。
《一半兒》(查德卿)
梨花云繞綿香亭,
胡蝶春融軟玉屏。
花外鳥啼三四聲。
夢初驚,一半兒昏迷一半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