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靜”字詩句,越全越好,分有的是 另追加100
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
料靜掩云窗,塵滿哀弦危柱。靜遶綠陰行,聞聽雨聲臥。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泉聲聞復息,動靜隨所激。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靜求元精理,浩蕩難倚賴。
長安冬葅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竹里一枝斜,映帶林逾靜。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小堂深靜無人到,綠窗冷靜芳音斷,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勿言無知己,躁靜各有徒。
唯應靜者信,難為動者言。夜靜云帆月影低,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興王會靜妖氛氣,圣壽宜過一萬春。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為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池塘靜于寺,俗事不到眼。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在勞則念息,處靜已思喧。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靜者伏草間,群才滿金閨。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空佇立,盡日闌干,倚遍晝長人靜。夜直千門靜,河明萬象懸。
古來于異域,鎮靜示專征。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高堂秋靜日,羅衣飄暮風。日欲暮時人靜處。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靜念彼與此,不知誰是癡。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
是日晚彌靜,巢禽下相呼。子近湖邊住,靜境稱高情。
人靜夜久憑闌,愁不歸眠,立殘更箭。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神之去兮風亦靜,靜避綠陰鶯有意,靜言深溪里,長嘯高山頭。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其告維何,籩豆靜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夜來風雨空堂靜,忽憶燈前入語微。
門靜唯鳥語,坊遠少鼓聲。會待妖氛靜,論文暫裹糧。
坐嘯廬江靜,閑聞進玉觴。青宮官冷靜,赤縣事繁劇。
多病加淹泊,長吟阻靜便。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門嚴九重靜,窗幽一室閑。每一得靜境,思與故人言。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靜吟乖月夜,閑醉曠花時。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唯茲郡閣內,囂靜得中間。妝閣妓樓何寂靜,夜闌風靜彀紋平,綠楊風靜凝閑恨,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鬈發胡兒眼晴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行云去后遙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靜。
玉真難唱朱簾靜,憶在雙蓮池上聽。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喧。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抱葉寒蟬靜,歸山獨鳥遲。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閑有老僧立,靜無凡客過。昨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箕愁。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新憂他日榮名后,難得幽棲事靜君。蔡侯靜者意有馀,清夜置酒臨前除。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
論兵遠壑靜,亦可縱冥搜。風靜楊柳垂,看花又別離。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江靜聞山狖,川長數塞鴻。
落花游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靜得亭上境,遠諧塵外蹤。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常在七條弦。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影靜千官里,心蘇七校前。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澹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幸與靜境遇,喜無歸侶催。
深閉竹間扉,靜掃松下地。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天秋無片云,地靜無纖塵。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云時。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靜坐觀眾妙,浩然媚幽獨。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云!林靜無殘葉,燈寒有落花。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貧知靜者性,白益毛發古。
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日斜。杳與真心冥,遂諧靜者玩。
永崇里巷靜,華陽觀院幽。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騖池。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靜讀古人書,閑釣清渭濱。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往有寫經僧,身靜心精專。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
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京洛云山外,音書靜不來。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寂靜夜深坐,安穩日高眠。
百里雞犬靜,千廬機杼鳴。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過此無一事,靜談秋水篇。
蘆。
二、帶有“靜”字詩句,越全越好,分有的是 另追加100
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
料靜掩云窗,塵滿哀弦危柱。靜遶綠陰行,聞聽雨聲臥。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泉聲聞復息,動靜隨所激。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靜求元精理,浩蕩難倚賴。
長安冬葅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竹里一枝斜,映帶林逾靜。兔走烏馳人語靜,滿溪紅袂棹歌初。
小堂深靜無人到,綠窗冷靜芳音斷,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勿言無知己,躁靜各有徒。
唯應靜者信,難為動者言。夜靜云帆月影低,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興王會靜妖氛氣,圣壽宜過一萬春。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為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池塘靜于寺,俗事不到眼。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在勞則念息,處靜已思喧。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靜者伏草間,群才滿金閨。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
空佇立,盡日闌干,倚遍晝長人靜。夜直千門靜,河明萬象懸。
古來于異域,鎮靜示專征。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高堂秋靜日,羅衣飄暮風。日欲暮時人靜處。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靜念彼與此,不知誰是癡。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
是日晚彌靜,巢禽下相呼。子近湖邊住,靜境稱高情。
人靜夜久憑闌,愁不歸眠,立殘更箭。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神之去兮風亦靜,靜避綠陰鶯有意,靜言深溪里,長嘯高山頭。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其告維何,籩豆靜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夜來風雨空堂靜,忽憶燈前入語微。
門靜唯鳥語,坊遠少鼓聲。會待妖氛靜,論文暫裹糧。
坐嘯廬江靜,閑聞進玉觴。青宮官冷靜,赤縣事繁劇。
多病加淹泊,長吟阻靜便。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門嚴九重靜,窗幽一室閑。每一得靜境,思與故人言。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靜吟乖月夜,閑醉曠花時。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唯茲郡閣內,囂靜得中間。妝閣妓樓何寂靜,夜闌風靜彀紋平,綠楊風靜凝閑恨,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鬈發胡兒眼晴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行云去后遙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靜。
玉真難唱朱簾靜,憶在雙蓮池上聽。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喧。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抱葉寒蟬靜,歸山獨鳥遲。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閑有老僧立,靜無凡客過。昨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貧靜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箕愁。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新憂他日榮名后,難得幽棲事靜君。蔡侯靜者意有馀,清夜置酒臨前除。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
論兵遠壑靜,亦可縱冥搜。風靜楊柳垂,看花又別離。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江靜聞山狖,川長數塞鴻。
落花游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靜得亭上境,遠諧塵外蹤。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常在七條弦。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影靜千官里,心蘇七校前。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澹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幸與靜境遇,喜無歸侶催。
深閉竹間扉,靜掃松下地。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天秋無片云,地靜無纖塵。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云時。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靜坐觀眾妙,浩然媚幽獨。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云!林靜無殘葉,燈寒有落花。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貧知靜者性,白益毛發古。
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日斜。杳與真心冥,遂諧靜者玩。
永崇里巷靜,華陽觀院幽。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騖池。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靜讀古人書,閑釣清渭濱。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往有寫經僧,身靜心精專。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
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京洛云山外,音書靜不來。
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寂靜夜深坐,安穩日高眠。
百里雞犬靜,千廬機杼鳴。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過此無一事,靜談秋水篇。
蘆花深澤靜垂。
三、急求含“靜”字的詩詞典故,多多益Ŗ;是疊字的最好~
臨江仙鹿虔扆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卜算子蘇軾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1人初靜.誰見幽人2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滿江紅柳永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此曲看似熱鬧,其實更顯出安靜)。
四、含靜字的古詩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
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碧空溶溶月華靜,月里愁人吊孤影。
玉真難唱朱簾靜,憶在雙蓮池上聽。
玉人呵手試妝時。粉香簾幕陰陰靜。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
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
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斜看客爭棋。
秋月高懸空碧外,仙郎靜玩禁闈間。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
五、含有靜字的詩詞
一、《鳥鳴澗》 作者:王維(唐)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二、《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三 作者:杜甫(唐)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譯文: 深江岸邊靜竹林中住著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著白花。我有去處來報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瓊槳可以送走我的年華。
三、《三臺·清明應制》 作者:萬俟詠(宋)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
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
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
近綠水、臺榭映秋千,斗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
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
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
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譯文: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皇家宮苑的春光、未能被阻攔而延伸到遙遠的城門,御溝里漲滿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東風平和靜穆、細柳垂絲絲金縷。
望壯麗宮闊高聳入云、那并不是煙霧霏霏的仙境。清平時代,朝中和民間多么歡悅,帝城條條大路,喧響著簫聲鼓樂。
黃鶯兒歌聲斷續,小燕子飛來飛去。走近綠水、綠水中倒映著岸邊臺榭,秋千影隨水波蕩漾不伍。
聚集著做斗草游戲,一對對游女,洋溢著賣糖的香氣、踏青路上到處是攜酒野宴的人,你也許會幸運地、認識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門。 向晚時在一起歡聚,少年跨著雕鞍寶馬,酣醉中,衣襟上沽惹著、片片落紅、點點飛絮。
正是輕寒輕暖宜人的長晝,云天半陰半晴的日暮,在這禁火時節、青年們已把新妝試著,歲華恰到,最佳處。 清明時看、漢宮傳送蠟濁。
翠煙縷縷、飛進門前種槐的貴人府。兵衛全都撤除、皇宮敞開千門萬戶,不再聽到傳詔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務。
四、《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蘇軾 (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譯文 : 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人群開始安靜了。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仿佛那縹緲的孤雁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五、《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作者:蘇軾 (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譯文: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仿佛已經三更。這時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
輕輕地敲了敲門,里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于我自己,什么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鉆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