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詩派的代表詩人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一個詩歌流派.代表詩人有王維,孟浩然.
以標舉隱逸.寄情山水,歌詠田園生活為主要特征.
代表性詩句分別有: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邊塞詩派.是盛唐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一個詩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適,岑參,王之渙,王昌齡.代表詩句有:
高適:千里黃云白日熏,北風吹雁雪紛紛.
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篇古城萬仞山.
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韓孟詩派.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一代詩人.詩歌創作上追求險怪,刻意推敲,主張以文為詩.
元白詩派.是以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一代詩人.他們的主張正如白樂天所說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二、誰知道5位詩人及代表作
使 至 塞 上
王 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宿 建 德 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李白的(好多啊):古風五十九首(選七) 蜀道難 梁甫吟 將進酒 行路難三首 長相思 俠客行 關山月 長干行二首 玉階怨 清平調詞三首 春思 秋歌 秋浦歌(選二) 夢游天姥吟留別 金陵酒肆留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友人 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山中問答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把酒問月 登金陵鳳凰臺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望天門山 夜下征虜亭 客中行 早發白帝城 秋下荊門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夜泊牛渚懷古 月下獨酌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獨坐敬亭山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聽蜀僧浚彈琴 軍行 從軍行 春夜洛城聞笛 長門怨二首 哭晁卿衡
杜甫的:杜詩體制多樣,奄有眾長,兼工各體,并能推陳出新,別開生面。其五言古詩融感事、紀行、抒懷于一爐;博大精深、無施不可,開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羌村》、《贈衛八處士》、“三吏”、“三別”。七言古詩長于陳述意見,感情豪放、沉郁,風格奇崛拗峭;如《醉時歌贈鄭廣文》、《洗兵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歲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詩功力極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懷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檻遣心》、《旅夜書懷》、《登岳陽樓》,七律如《蜀相》、《野老》、《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諸將五首》、《秋興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詩很少能超過它們。
“三吏”、“三別”:指的是《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在《三吏》、《三別》中,杜甫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予以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的強烈的憎恨。
白居易
白居易作品與藝術特色
(1)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一味“嘲風雪、弄花草”的創作傾向,以達到“救濟人病,裨補時闕”、“上下交合,內外胥悅”的政治目的;他的諷諭詩繼承了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代表作是《新樂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他的閑適詩深受陶淵明、韋應物的影響;其詩風以平易通俗著稱,時稱“元白體”;著有《白氏長慶集》。
(2)《琵琶行》結合著一個歌女的身世,寫出了游子漂零、寒士淪落的傳統主題,表達了一種共同身世共同命運的感情。在讀懂作品的字、詞、句和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藝術的基礎上,還要掌握有關的名句,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瑟瑟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別有幽怨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作者寫此詩時正任江州司馬;行是樂府歌辭的一體,與“歌”相類,常連稱“歌行”,內容以敘事為主;另外還要了解詩《序》的內容。以及潯陽江指長江流經江州的一段,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主人下馬客在船”句中的“主人”是作者白居易的自稱;青衫是唐朝八、九品文官的服色等。
三、唐代的十大詩人排名及代表作
第十 陳子昂
初唐的詩歌大部分還沿用著前人浮糜的筆風,唐人詩歌至陳公方真正大變。他開啟了后來的李白杜甫,也影響了盛唐乃至以后的眾多詩人。我將他排進前十只要考慮了他對后人的影響,當然也因為他確實留下了一些絕唱。
代表作的是《感遇》詩38首
第九 杜牧
杜牧和李商隱是晚唐詩人的代表,詩至晚唐,已經明顯走了下風,不如前人的大氣。但“小李杜”的出現卻使晚唐出現了一片詩歌的新的景象。可就寫詩的藝術性和對文字的駕御力,杜牧還是遜于李商隱的。但就整個唐朝來說,能比他強的,恐怕也不多了。
著有《樊川文集》。
第八 王昌齡
以絕句馳名大唐的王昌齡,詩歌或是渾壯有力,或是暗喻深情,筆法的彰弛是很少有對手的。他的絕句在唐朝和李白齊名,可以說是唐人絕句的絕頂人物之一。放眼大唐,能在絕句上與王昌齡一爭高下的,恐怕也只有李白一人。所以我將他列在第八。
作品有《王昌齡集》。《出塞》
第七 李商隱
作為晚唐詩人的第一代言人,他的詩歌水平是不容別人說二話的。特別是他自開一派詩風,其詩令人百思而百得。絕句和律詩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其詩歌給唐詩開了一片洞天。我將其排在了第七。
作品收錄在《李義山詩集》。有多首《無題》詩
第六 孟浩然
雖然常有人把他和王維放在一起,但要是真論起來,他和王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其文風自然,筆法不食煙火,對文字的駕御能力是唐人少有的。就其對詩歌的影響力確實是少有人能比,基于此,我還是將他排進了前六名。
代表作《春曉》
第五 崔灝
也許我將他排在這里會有很多人不服氣,但是就其在詩歌上的真正成就來說,崔灝確實在孟浩然李商隱之上。
能和杜甫在其看家本事上律詩上一較高下的,唐人中僅有崔灝一人。雖然王昌齡也能在李白擅長的絕句上一爭高下,但是李白真正縱橫詩壇的卻是古風,也就是古體歌行。崔灝一首《黃鶴樓》令李白都不得不嘆“眼前有景題不得”,也讓杜甫雖然律詩眾多,卻始終不能拿得“第一律詩”的稱號。就此一點,已經是李商隱、孟浩然比不了的。況且崔灝極長長篇古體歌行,在盛唐能在這方面強于崔灝的,也只有李白杜甫二人而已。所以我將他排在第五。
代表作《黃鶴樓》
第四 白居易
以詩歌的水平而論,白居易和王維是不分高下的。但是在白王之間,我更偏愛王維。所以只能將白居易放在王維后面了。白居易是中唐第一詩人,也是新樂府詩的代表,長于長篇敘事,深受杜甫影響。其詩歌的藝術水平,放眼大唐,能真正壓過他的,也只有李白和杜甫了。
代表作《長恨歌》
第三 王維
王維是多才多藝的詩人,眾體皆善,其山水詩在唐朝可以說是沒有對手。他的詩歌意境深遠,筆法如出水芙蓉,又盡帶蟬性。只可惜,他對自己的才華沒有好好開發,否則他也許真能和李白杜甫一爭高下。但歷史不能假設,所以他還是落在了李杜之下。
代表作《山居秋暝》
第二 杜甫
詩圣,代表作“三吏三別”
第一李白
詩仙,不用說了吧。代表作《夢游天姥吟留別》《俠客行》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四、你知道多少著名的詩人及他們的名詩句
1."詩仙"李白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代表詩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2. "詩圣"杜甫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詩歌的影響,被后世稱為詩圣。"圣"在古代是對儒家人物的神化評價和稱號。
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代表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3.“詩佛”王維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后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代表詩句: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終南別業》4.“詩囚”孟郊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風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暫。他一生幾乎都貧困潦倒,連死后的喪事也是韓愈等友人集資操辦的。
詩多不平之鳴,用字追求“瘦”、“硬”。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元好問,稱之為“詩囚”。
代表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5.“詩豪”劉禹錫他的詩精煉含蓄,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譽為“詩豪”。
代表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6.“詩鬼”李賀其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代表詩句: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湘妃》7.“詩杰”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代表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代表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9.“詩奴” 賈島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代表詩句: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題李凝幽居》10. “詩骨” 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代表詩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歌》11. “詩家天子”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代表詩句: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12. “詩魔” 白居易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代表詩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13.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其詩簡練渾括,于深密中見清秀。
代表詩句: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4. “杜紫薇” 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代表詩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15. “溫八叉” 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
代表詩句: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碧澗驛曉思》16. “詩神” 蘇軾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代表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五、唐朝詩人代表詩歌的古詩
《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此詩有“以孤篇壓全唐”之譽。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 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六、各個時期的詩人代表
想找誰的你告訴我 我也不知道你想知道誰 我只能介紹兩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李白( 701 — 762 )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先世于隋時因罪徙居中亞。
白于武后長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托克馬克城),約五歲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 李白 少年時期 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歲誦詩書,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愛好十分廣泛。
十五歲左右就寫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歲以后,在蜀中漫游,飽覽了四川的壯麗景色,接觸了社會生活,開闊了視野,培養了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愛自由的性格,也種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極思想的根苗。
開元十四年 ( 726) ,二十六歲的李白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開始了以安陸(今屬湖北)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歷兩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區,足跡踏遍近半個中國。這一時期的詩歌多描寫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丁都護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越中覽古》《春夜洛城聞笛》等,風格已經成熟。
天寶元年 (742) ,四十二歲的李白由友人推薦,應詔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異常興奮,寫下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這樣的詩句,以為將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當時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詩人“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志愿無法實現,結果反被排擠,懷著失望與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結束了這前后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這一時期雖不長,但詩人接觸到宮廷生活的內幕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寫下了不少抨擊現實的詩歌,如《古風》的一部分,《行路難》《梁甫吟》等,這些詩,鞭撻了權貴,表現詩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天寶三年 (744) 春,李白離開長安,懷著理想幻滅的痛苦與悲憤,開始了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歷時十一年,“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但對國事仍然非常關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寶三年秋,在洛陽和汴州分別遇見了杜甫和高適,三人便結伴同行,暢游了梁園和濟南等地,李杜從此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
這一時期,是詩人創作最豐富的時期,代表作品有:《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北風行》《梁園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現實和強烈的反抗精神是這個時期作品的顯著特色。
天寶十四載 (755) ,安史亂起,李白懷著消除叛亂、恢復國家統一和安定的志愿,參加了永王李璘的隊伍,不料永王和肅宗爭奪帝位,肅宗消滅了李璘的隊伍,李白獲罪,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詩人含不白之冤,發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江夏別宋之悌》)。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還。
《朝發白帝城》一詩就記述了當時的心情。 上元二年 (761) ,已六十一歲的李白,聽說太尉李光弼率兵追擊史朝義,決定投軍,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寶應元年 (762) 十一月 ,病死在他的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家中,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在政治上雖未能實現理想,但在詩歌創作中卻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繼承并發揚了自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的詩歌傳統,把浪漫主義精神和創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表達搏擊風云,翼申所能的抱負和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詩人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度,抨擊社會,鞭笞權貴。
李白雖然不像杜甫那樣和人民有廣泛的接觸,但他對勞動人民也是寄予同情的。在《丁都護歌》中寫出了船工的血淚。
在《秋浦歌》中寫了漁民、冶工的艱辛。在《妾薄命》《長干行》《北風行》等詩中,寫出了對婦女命運的同情。
安史亂后,他發出了“白骨成(一作“蔽”)丘山,蒼生竟何罪”(《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慨嘆,表達了自己“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奔亡道中》)“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愛國憂民的悲憤心情。 他用大量的詩篇,歌詠祖國山河的壯美,寄托他愛國的深情。
在詩人的筆下,險峻的蜀道,奇偉的群峰,奔騰的江河,飛瀉的瀑布,都顯得壯美動人。 無庸置疑,李白詩歌中也確有描寫求仙訪道、煉丹服藥以及宣揚人生如夢和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須加以鑒別。
李白的詩縱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參雜。奇特的夸張,瑰麗的色彩,神話故事,軼聞傳說,熔鑄于詩篇中。
然而他的詩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飾。構成其飄逸豪放、雄奇灑脫的藝術風格。
他最擅長七言歌行和絕句。他的絕句被后人奉為唐人絕句的典范。
杜甫對李白極為傾服,對他的詩歌曾給予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韻》)。 有 《李太白全集》 傳世,存詩 九百九。
七、中國文學史歷代詩人及代表作
初唐 代表人物:“初唐四杰”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
張若虛,陳子昂。 四杰的特點: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
代表作 楊炯(650-?)初唐詩人,善五言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王勃(650-67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滕王閣序》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一作“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節選) 盧照鄰(生卒不詳)初唐詩人,其詩以歌行體最佳。 《行路難》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恒闐咽。
若個游人不競攀,若個娼家不來折。 娼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一向花嬌, 青鳥雙雙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虧。
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里雛鹓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
條枯葉落任風吹。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詎知。
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盡哀憐。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唯聞素棘與黃泉。 金貂有時換美酒,玉麈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 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云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 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駱賓王(640-684)初唐詩人,善七言。 《詠鵝》(七歲時作) 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討武檄文》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 偏能惑主。
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加 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
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
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藜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
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
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 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云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 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 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 后至之誅。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張若虛(生卒不詳)唐開元時詩人,生平事跡不可考。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陳子昂(661-702)初唐詩人,詩歌詞意激昂,風格高峻。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田園詩人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陽人,曾居鹿門山。
醫生以浪漫隱逸為主。多寫山水。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維(701-761),字摩詰,山西祁人,他詩歌的成就,在盛唐時期,除李白,杜甫,無人能及。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邊塞詩人 王昌齡(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