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甫寫給李白的詩
1、《贈李白》 唐代: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譯文:秋天離別時兩相顧盼,像飛蓬一樣到處飄蕩。
沒有去求仙,真愧對西晉那位煉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
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 2、《春日憶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
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3、《夢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譯文:死別的悲傷痛苦終會消失,生離的悲傷使人痛不欲生。你被流放的地方瘴癘肆虐,被流放的老朋友杳無音訊。
你定知我在苦苦把你思念,你終于來到夢中和我相見。 只怕見到的不是你的生魂,路途遙遠萬事皆難以預料。
來時飛越南方蔥蘢的楓林,去時漂渡昏黑險要的秦關。你現在被流放已身不由己,怎么還能夠自由地飛翔呢?夢醒時分月光灑滿了屋梁,我仿佛看到你憔悴的容顏。
江湖中水深波濤洶涌壯闊,千萬別遭遇蛟龍襲擊傷害! 4、《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代: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譯文:天上浮云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是你總是神色匆匆,總說能來相見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高車麗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5、《天末懷李白》 唐代: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譯文:涼風颼颼地從天邊刮起,你的心境怎樣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書信不知何時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險惡,秋水多風浪。
創作文最忌諱坦蕩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錯誤。 你與沉冤的屈子同命運,應投詩于汨羅江訴說冤屈與不平。
二、杜甫寫給李白的十首詩
1.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 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 蔬食常不抱。 豈無青精飯, 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 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 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瑤草。
2.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3.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 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 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 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 屯云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 誰欲討□(艸專)羹? 不愿論簪笏, 悠悠滄海情。
4.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辨驚四筵。
5.冬日有懷李白 寂寞書齋里, 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 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 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 空有鹿門期。
6.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 清新庚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 重與細論文? 7.夢李白二首 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 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 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 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 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 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 無使蛟龍得。
浮云終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 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 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 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 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 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 寂寞身后事。
8.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9.不見 不見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 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 頭白好歸來。
10.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昔年有狂客, 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 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 汩沒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 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 獸錦奪袍新。 白日來深殿, 青云滿后塵。
乞歸優詔許, 遇我夙心親。 未負幽棲志, 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 嗜酒見天真, 醉舞梁園夜, 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 道屈善無鄰。 處士〔礻爾〕衡俊。
諸生原憲貧。 稻粱求未足, 薏苡謗何頻? 五嶺炎蒸地, 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服鳥〕鳥, 獨泣向麒麟。 蘇武元還漢, 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 梁獄上書辰。
已用當時法, 誰將此議(一作義)陳? 老吟秋月下, 病起暮江濱。 莫怪恩波隔, 乘槎與問津。
三、杜甫寫給李白的詩都有哪些
1. 《不見》
唐 杜甫
不見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 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 頭白好歸來。
2. 《冬日有懷李白》
唐 杜甫
寂寞書齋里, 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 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 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 空有鹿門期。
3. 《春日憶李白》
唐 杜甫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
清新庚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 重與細論文?
4. 《天末懷李白》
唐 杜甫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5. 《贈李白》
唐 杜甫
二年客東都, 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 蔬食常不抱。
豈無青精飯, 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 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 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瑤草。
四、當年杜甫寫給李白的十二首詩
杜甫關于李白的幾首詩 (一) 最欣賞的是這首《贈李白》,據說是李杜相識不久后寫的,老杜筆下“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樣的詞句,似乎與他的內斂不大符合,不過,也只有在李白這種“痛飲狂歌空度日”的“謫仙人”跟前,老杜才會流露出這一面吧。
全詩如下:“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 (二) 最有感覺的是這首《春日憶李白》,因為很“現代” ,因為“無敵”這個詞怎么看都覺得不像出自唐人筆下,倒是應該和“小宇宙”之類的連起來放在漫畫書里。
這首春日里的詩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老杜有意的用了飄然、清新、俊逸這樣的詞語,把這樣一首思念的詩寫得清新飄逸。直到江東日暮云,才顯出一絲陰霾,轉而寫道“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思念之情才躍然紙上。
友情和愛情,有區分又如此相似,因為這兩句讓我不覺想起“何當共剪西窗燭”,只是把酒和詩文換作西窗剪燭,給好友的好詩便成了給情人的佳文。另外,感慨詩中的“庚開府,鮑參軍”,庾信鮑照也是一時名人,應該也是老杜欽羨的對象,可是彼時的他應該怎么也想不到,千百年后,這倆人卻要靠自己的詩才能留名吧。
全詩如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三) 最感慨的是《夢李白二首》,杜甫對李白的感情,與其說友誼,倒不如崇拜更貼切些,估計那種崇拜,也正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吧。
這兩首詩中,最喜歡“落月滿屋梁”一句,而且自己也倒用過,落月屋梁,是美麗,還是落寞,又或者是美麗的落寞,只有詩人知道,只有遠方的朋友知道。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兩句恐怕是其中最著名的,對比的強烈,讓讀者不僅愴然。
全詩如下:“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四) 李白寫給杜甫的,遠不如杜甫寫給李白的多,或許在李白心里,杜甫并不是不重要,只是以李白的豁達,是不會這樣為了朋友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
《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李白能有這樣的知音,足矣。我總覺得自己對李白的欽羨有如老杜,同樣羨慕他的豁達狂放,而自己同樣無法企及,只嫉妒老杜能夠早生千百年,和偶像有一面之緣,然后就單純憑借著思念,寫下這許多流傳千古的詩篇。
在這么多懷念李白的詩中,這首《天末懷李白》,竊以為是藝術成就最高的,而《冬日有懷李白》就差遠了,甚至還不如前面提到的幾首。 全詩如下:《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冬日有懷李白》,“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還丹日月遲。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五) 最不喜歡的是這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一句例外。單憑這一句,就足以在我這篇短文里爭取一席之地了。
全詩如下:“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 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
乞歸優詔許,遇我夙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
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元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
已用當時法,誰將此議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六) 其他一些,沒有精力再評論了,或者說都沒有這幾首這么熟,都是從百度上搜索出來的,一并放在這里吧。 不見 近無李白消息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抱。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
五、當年杜甫寫給李白的十二首詩
杜甫關于李白的幾首詩 (一) 最欣賞的是這首《贈李白》,據說是李杜相識不久后寫的,老杜筆下“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樣的詞句,似乎與他的內斂不大符合,不過,也只有在李白這種“痛飲狂歌空度日”的“謫仙人”跟前,老杜才會流露出這一面吧。
全詩如下:“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 (二) 最有感覺的是這首《春日憶李白》,因為很“現代” ,因為“無敵”這個詞怎么看都覺得不像出自唐人筆下,倒是應該和“小宇宙”之類的連起來放在漫畫書里。
這首春日里的詩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老杜有意的用了飄然、清新、俊逸這樣的詞語,把這樣一首思念的詩寫得清新飄逸。直到江東日暮云,才顯出一絲陰霾,轉而寫道“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思念之情才躍然紙上。
友情和愛情,有區分又如此相似,因為這兩句讓我不覺想起“何當共剪西窗燭”,只是把酒和詩文換作西窗剪燭,給好友的好詩便成了給情人的佳文。另外,感慨詩中的“庚開府,鮑參軍”,庾信鮑照也是一時名人,應該也是老杜欽羨的對象,可是彼時的他應該怎么也想不到,千百年后,這倆人卻要靠自己的詩才能留名吧。
全詩如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三) 最感慨的是《夢李白二首》,杜甫對李白的感情,與其說友誼,倒不如崇拜更貼切些,估計那種崇拜,也正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吧。
這兩首詩中,最喜歡“落月滿屋梁”一句,而且自己也倒用過,落月屋梁,是美麗,還是落寞,又或者是美麗的落寞,只有詩人知道,只有遠方的朋友知道。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兩句恐怕是其中最著名的,對比的強烈,讓讀者不僅愴然。
全詩如下:“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 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四) 李白寫給杜甫的,遠不如杜甫寫給李白的多,或許在李白心里,杜甫并不是不重要,只是以李白的豁達,是不會這樣為了朋友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
《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李白能有這樣的知音,足矣。我總覺得自己對李白的欽羨有如老杜,同樣羨慕他的豁達狂放,而自己同樣無法企及,只嫉妒老杜能夠早生千百年,和偶像有一面之緣,然后就單純憑借著思念,寫下這許多流傳千古的詩篇。
在這么多懷念李白的詩中,這首《天末懷李白》,竊以為是藝術成就最高的,而《冬日有懷李白》就差遠了,甚至還不如前面提到的幾首。 全詩如下:《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冬日有懷李白》,“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還丹日月遲。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五) 最不喜歡的是這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一句例外。單憑這一句,就足以在我這篇短文里爭取一席之地了。
全詩如下:“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 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
乞歸優詔許,遇我夙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
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元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
已用當時法,誰將此議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六) 其他一些,沒有精力再評論了,或者說都沒有這幾首這么熟,都是從百度上搜索出來的,一并放在這里吧。 不見 近無李白消息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抱。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
六、杜甫給李白寫過多少首詩
時年三十四歲的杜甫,對于長他十歲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
他們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飲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給杜甫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當時,還有另一位詩人高適,也和他們在一起。
后來,杜甫總是在詩中提到這次齊魯之行的愉快經歷,“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不勝留戀。總之,只不過短短的三年間的兩次交往,敬佩其才華,膺服其詩情,欽慕其瀟灑,悲憫其遭遇的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詩篇有: 《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 《贈李白》(“二年客東都”) 《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飲中八仙歌》 《冬日有懷李白》 《春日憶李白》 《夢李白二首》 《天末懷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不見》 《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 《昔游》 《遣懷》 計十四首詩。
盡管,作品數量的多寡,并不能決定兩人情誼的深淺,但是——。
七、求杜甫寫給李白的十二首詩
時年三十四歲的杜甫,對于長他十歲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們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飲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給杜甫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當時,還有另一位詩人高適,也和他們在一起.后來,杜甫總是在詩中提到這次齊魯之行的愉快經歷,“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不勝留戀.總之,只不過短短的三年間的兩次交往,敬佩其才華,膺服其詩情,欽慕其瀟灑,悲憫其遭遇的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詩篇有: 《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 《贈李白》(“二年客東都”) 《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飲中八仙歌》 《冬日有懷李白》 《春日憶李白》 《夢李白二首》 《天末懷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不見》 《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 《昔游》 《遣懷》 計十四首詩. 盡管,作品數量的多寡,并不能決定兩人情誼的深淺,但是——。
八、杜甫寫給李白的詩是哪首
贈李白 唐代: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譯文 秋天離別時兩相顧盼,像飛蓬一樣到處飄蕩。
沒有去求仙,真愧對西晉那位煉丹的葛洪。 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
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 注釋 飄蓬:常用來比喻人的行蹤飄忽不定。 未就:沒有成功。
丹砂:即朱砂。道教認為煉砂成藥,服之可以延年益壽。
飛揚跋扈:不守常規,狂放不羈。此處作褒義詞用。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天寶四載(745年)秋。天寶三載(744年)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游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一帶)。
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這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
九、杜甫給李白寫過多少首詩
時年三十四歲的杜甫,對于長他十歲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們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飲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給杜甫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當時,還有另一位詩人高適,也和他們在一起。后來,杜甫總是在詩中提到這次齊魯之行的愉快經歷,“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不勝留戀。總之,只不過短短的三年間的兩次交往,敬佩其才華,膺服其詩情,欽慕其瀟灑,悲憫其遭遇的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詩篇有:
《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
《贈李白》(“二年客東都”)
《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飲中八仙歌》
《冬日有懷李白》
《春日憶李白》
《夢李白二首》
《天末懷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不見》
《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
《昔游》
《遣懷》
計十四首詩。
盡管,作品數量的多寡,并不能決定兩人情誼的深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