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讀書學習的古詩10首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謾讀書。
吾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陸游《解嘲》)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車胤囊螢學,孫康映雪讀。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宋 朱熹《勸學詩》)
二、關于讀書的詩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勵志篇》
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宋·陳師道《絕句四首”(其四)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他,——清·查為仁《蓮坡詩話》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弱齡計事外,委懷在琴書。——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
飛花三畝宅,落葉半床書。——明·夏完淳《避地》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晉·左思《詠史》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題泊學士茅屋》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唐·許渾《再游姑蘇玉芝觀》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唐·李九齡《山中寄友人》
數間茅屋閑臨水,一盞秋燈夜讀書。——唐·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
亂泉聲里誰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清·王蘋《南園》
另外還有肌膚對聯一并附上: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風云三尺劍,花鳥一床書
讀古人書,友天下士
未忘塵尾清談興,常讀蠅頭細字書
好書不厭百回讀,佳客來時一座傾
臨老常有身健日,讀書偏愛夜長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三、關于讀書的古詩詩句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四、關于讀書詩句古詩
《冬夜讀書示子聿》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鹿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勸學詩》
朝代:唐代
作者: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詩》
朝代:宋代
作者: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柏學士茅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云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讀書》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五、形容讀書的詩句
比較多哦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游《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六、有關讀書詩句
金 縷 衣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1]注釋譯文 【注解】⑴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⑵惜取:珍惜。 ⑶堪:可以,能夠。 ⑷直須:盡管。直:直接,爽快。 ⑸莫待:不要等到。 【韻譯】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 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 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2]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半畝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鑒開〔一鑒開:像一面鏡子被打開。鑒,鏡子。古時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打開。〕,
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被打開。
將書比作半畝方塘。書是長方形的,所以說“半畝方塘”。“一鑒開”,以鏡子作比,形容方塘極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
天光和云影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
寫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書中的內容。
問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許〔如許:如此,這樣。〕,
為〔為:因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那方塘的水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有活水從源頭不斷流來。
七、描寫讀書的古詩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長歌行
《樂府歌辭》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一定要讀書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