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慈母情深”的詩句有哪些
1、《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彼美蘭儀盎粹溫,誰知肅肅范閨門。
生榮夢視金花誥,死瞑培成玉樹根。
中一袝嚴家稱禮,終三年制子權恩。
我來欲送銘旌路,客病棲棲悵莫奔。
2、《慈母磯》
年代: 宋 作者: 張弋
莫嫌舟逆上,子細得看山。
眾草名難識,孤花影自閑。
避人鷹翅響,經雨石文斑。
夜久江風冷,神仙定往還。
3、《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鷓鴣天·月琯循環屆仲冬》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月琯循環屆仲冬。蓂生十葉氣蔥蔥。梅花香里開華宴,柏酒樽前拜壽翁。檀乍爇,燭微籠。兒孫羅列勸金鍾。點頭更問兒孫看,慈母蟠桃幾度紅。
5、《慈母巖亮長老頌》
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敕書改律為禪,意在無力宗空,人欲破禪作律,群兒更助之攻。
莫恨塞翁失馬,會取楚人亡弓。
老夫亦不掩耳,我來自聽松風。
二、描寫母女情深的詩句
1、《歲暮到家》 清代:蔣士
原文: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
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
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2、《游子吟》 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3、《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代:王昌齡
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釋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云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4、《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原文: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釋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5、《思母》 元代:與恭
原文: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釋文:
霜殞蘆花:寒霜把蘆花摧殘。蘆花:后世專以蘆花代指母愛。無復:不再。倚柴扉:指母親倚門望兒。
黃梅雨:梅子熟時之雨,時當農歷四、五月。黃梅謂梅子,熟時呈黃色,故稱。典:典當,抵押。糴:買入糧食谷物。
三、贊美母愛的古詩或詩句
曬 舊 衣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 母 親 母親是雕塑大師。 我——就是母親最好的杰作。
比起母親, 羅丹又算得了什么! 羅丹的石頭,雕出來的還是石頭。 母親雕出來的是生命! 母親的胸懷最博大, 比起母親, 佛祖又算的了什么! 母親把全部的歡樂都無怨地讓給了我, 又把我的痛苦無悔地搶了過去。
佛祖死了, 還要占了世界那么多的土地。 母親說過: 我活著的時候,沒曾好好地睡上一覺, 當我合眼安眠時, 找個沒人打擾的地方就滿足哩。
偉大這個詞被用了數不盡的次數, 我猛然頓悟: 偉大, 送給母親最無愧! 偉大就是母親, 母親就是偉大。 偉大是母親的專利, 偉大是專為母親締造的。
在外地的時候, 每當想起母親銀白的頭發, 每當“看”到母親憔悴的面龐, 每當碰撞母親憂郁的眼神, 淚花早已盈滿了我的眼眶、淌進我的心海里。 母親是個文盲, 是一個連自己名字也寫不好、一加一等于幾都要掰著指頭算上半天的文盲。
嘴上不會喊口號, 更不會舞文弄墨; 母親拿筆就象孔夫子拿鋤頭 一樣笨拙無比。 都說孔子最有學識、最道德, 比起母親, 孔子又算的了什么! 孔子幫著皇帝做了那么多壞事, 母親一件也沒做過。
母親做的好事、善事 象天上的星星那么多! 母親是一位農民。 母親不光用勤勞的雙手養育了我們姊妹兄弟, 還為社會貢獻了很多的生命鋼鐵。
說不定您的飯碗里就流淌著 母親的汗滴。 母親是一個窮人。
母親的工資是她發給自己的。 她給自己發了六十年的工資, 加在一起 請不起大款們的一次酒席。
那是母親牧養的幾只小雞下的蛋 母親舍不得吃 拿到農貿市場換來的。 每當母親捏著得之不易的“金子”, 總會難得一笑地拍拍小雞的翅膀, 輕聲地說上一句: “好雞仔,要多下幾個蛋哩!” 噢!母親 您還記得嗎? 那是一個冬季的夜里, 還在睡夢中的我 被一溫暖的手輕輕喚起。
那是母親的手。 我不情愿地睜開惺忪的眼睛。
啊!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碗白花花、亮瑩瑩 象珍珠一樣的飯食, 熱騰騰,香氣撲鼻。 我問:“這是什么?” “米飯,快趁熱的吃。”
我一咕腦地扒到肚子里。 “真好吃!還有嗎?” “沒了!” 母親帶著愧疚回答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大米, 第一次吃到香噴噴的大米! 是母親在生產隊勞動,深夜加班時 隊里分的。 每人一碗。
那是多香的米飯啊! 那時母親還年輕,還美麗! 二十多年過去, 母親把年輕美麗讓給了她的兒女! 如今吃米飯就象吃米飯就象喝水一樣地平常哩。 可不再曾吃過那一次香的米飯了。
那是多么難忘的一夜啊! 只因為那一碗最香的米飯。 母親! 您能再給我一次那樣香的米飯嗎? 我愿替您披上您的銀發, 換回您那時的年輕、美麗! 母親! 今晚是星光燦爛之夜! 我和同伴們歡歌笑語。
春節又快到了。 今年春節我會回家的。
我還不知如何表達我的心意! 再好的禮物 也換不來您往日的年輕、美麗! 母親, 請您不要辛苦了自己! 兒在外地照顧不了您! 兒在努力,從來沒忘記! 讓您不再為柴米油鹽而憂郁。 母親,母親! 您該好好地笑一笑哩! 寫給母親的贊美詩 小時侯聽說月亮就像母親, 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她的子女, 星星兒就像眾多的兄弟和姐妹, 共同相親相愛在一個大家庭里。
長大后第一次遠行, 無言中母親您又將親手縫好的衣服整好, 連同一個月亮般無私的心, 和您所有的愛裝進我的行囊。 在那星星閃爍的夢里, 您多少次為我蓋好掉在一邊的被子, 我掛念的淚敲打著腳下行進的路, 每一滴淚都是一首贊美母親的詩。
母愛 是血與脈的相通相融 是兒女的福母親的痛 母愛 猶如春天的風 她輕輕拂過 大地才會一片綠色 母愛 是天上的云 總讓烈日 先從她的身驅穿過 給大地呼風換雨降祥和 母愛 是雨后的霞 總讓清洗過的大地 不棄的躺在懷里 把七彩人生夢譜寫在高高的天際寫給母親的詩 母親,好久以來 就想為你寫一首詩 但寫了好多次 還是沒有寫好 母親,為你寫的這首詩 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 不知道該怎樣結尾 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 就像兒時面對你嚴厲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該勇敢接受 還是該選擇逃避 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 哪怕寫得不好 哪怕遠在老家的你 永遠也讀不到……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冰心 你蒼白的指尖理著我的雙鬢 我禁不住象兒時一樣 緊緊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親 為了留住你漸漸隱去的身影 雖然晨曦已把夢剪成煙縷 我還是久久不敢睜開眼睛 我依舊珍藏著那鮮紅的圍巾 生怕浣洗會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溫馨 呵,母親 歲月的流水不也同樣無情 生怕記憶也一樣退色呵 我怎敢輕易打開它的畫屏 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帶著荊冠,我不敢 一聲也不敢呻吟 呵,母親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縱然呼喚能夠穿透黃土 我怎敢驚動你的安眠 我還不敢這樣陳列愛的祭品 雖然我寫了許多支歌 給花、給海、給黎明 呵,母親 我的甜柔深謐的懷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舒婷 母親卑微如青苔, 莊嚴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聲, 堅如千年的寒玉, 舉目時,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
四、形容慈母的詩句
1、《游子吟》唐代詩人 孟郊 原文: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2、《燕詩示劉叟》唐代詩人 白居易 原文: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譯文:辛苦了三十天,母親瘦了但是子女卻長大了。 3、《瑤池》唐代詩人 李商隱 原文: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譯文:老母在瑤池邊上把綺窗打開,只聽得黃竹歌聲音感到非常哀傷。 4、《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唐代詩人 孟浩然 原文: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譯文: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侍奉在母親身旁。 5、《勸孝歌》清末詩人 徐熙 原文: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譯文:父母都非常辛苦,但是尤其母親最為艱苦。
五、表達了子女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詩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
《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
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送母回鄉》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誰氏子》選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王安石《十五》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倪瑞璿《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