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筆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1、籌筆驛
唐代: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2、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3、滿江紅·翠幕深庭
宋代:吳文英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4、沁園春·孤館燈青
宋代:蘇軾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
5、王勃故事
宋代:宋祁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value=%E7%AC%94
二、和筆有關的詩詞
筆【唐】貫休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
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手點時難棄,身閑架亦高。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騷。筆【唐】李嶠握管門庭側,含毫山水隈。
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鸚鵡摛文至,麒麟絕句來。
何當遇良史,左右振奇才。筆【唐】楊收雖匪囊中物,何堅不可鉆。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筆【唐】徐寅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軍書羽檄教誰錄,帝命王言待我成。勢健豈饒肥水陣,鋒聒還學歷山耕。
毛乾時有何人潤,盡把焚燒恨始平。紫毫筆【唐】白居易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
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工名充歲貢,君兮臣兮勿輕用。
勿輕用,將何如?愿賜東西府御史,愿頒左右臺起居。搦管趨入黃金闕,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起居郎,侍御史,爾知紫毫不易致。
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慎勿空將彈失儀,慎勿空將錄制詞。
寓筆【唐】司空圖年年鑷鬢到花飄,依舊花繁鬢易凋。撩亂一場人更恨,春風誰道勝輕飆。
詠宣州筆【唐】耿湋寒竹慚虛受,纖毫任幾重。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
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筆精詩【唐】唐無名氏昔荷蒙恬惠,尋遭仲叔投。夫君不指使,何處覓銀鉤。
學問從君有,詩書自我傳。須知王逸少,名價動千年。
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龍蛇運八行。惆悵江生不相賞,應緣自負好文章。
詠筆二首【唐】徐夤秦代將軍欲建功,截龍搜兔助英雄。用多誰念毛皆拔,拋卻更嫌心不中。
史氏只應歸道直,江淹何獨偶靈通。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里戎。
君子三歸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軍書羽檄教誰錄,帝命王言待我成。
勢健豈饒淝水陣,鋒铦還學歷山耕。毛干時有何人潤,盡把燒焚恨始平。
筆離手【唐】薛濤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里擎。
戲筆【宋】楊萬里野菊荒苔各鑄錢,金黃銅綠兩爭妍;天公支予窮詩客,只買清愁不買田。詩:玉管 “今來承玉管,布字改銀鉤。”
(隋?;薛道衡《初學記?;詠苔紙》)翠管 “玉窗拋翠管,清袖掩銀鸞。” (唐?;李遠《觀廉女真葬》)銀管 “蜀王宮樹雪初消,銀管填青點點描。”
(元?;袁桷《薛濤箋》)象管 “象管細軸映瑞錦,玉麟棐幾鋪云肪。” (宋?;米芾《寄薛郎中紹彭》)筠管 “窗里日光飛野馬,案頭筠管長蒲盧。”
(唐?;韓偓《安貧》)斑管 “輕輕斑管書心事,細摺銀箋寫恨詞。” (元?;白仁甫《陽春曲題情》)毫管 “云濤觸風望,毫管和煙搦。
聊記夢中游,留之問禪客。” (唐?;陸龜蒙《紀夢游甘露寺》)寸管 “本經史而為詞章,盍展長才與寸管。”
(清?;林則徐《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毫 “夜開金鑰詔辭臣,對御抽毫草帝綸。” (宋?;王安石《題中書壁》)紫毫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
宣城工人采為筆,千萬毛中選一毫。” (唐?;白居易《紫毫筆》)兔毫 “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兔毫。”
(唐?;羅隱《寄虔州薛大人》)柔毫 “憶挈柔毫就石渠,春風花藥襲襟裾。” (清?;姚鼐《過程雨門墓下作》)弱毫 “物新唯人舊,弱毫多所宜。”
(晉?;陶淵明《答龐參軍》)秋毫 “轉腕摧峰增崛崎,秋毫繭紙常相隨。” (唐?;朱逵《懷素草書歌》)寸毫 “文兮乏寸毫,武也無尺鐵。
平生所韜蓄,到死不開豁。” (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霜毫 “霜毫擲罷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銀毫 “揮灑銀毫,舊句他知道。”(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中山毫 “隱侯三玄士,贈我栗岡硯。
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 (唐?;李白《殷十一贈栗岡硯》)玉兔毫 “鋒芒妙奪金鳴距,纖利精分玉兔毫。”
(五代?;齊己《寄黃暉處士》)秋兔毫 “莫嫌文史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宋?;黃庭堅《劉暉叔洮河綠石硯》)毫錐 “策目穿如札,毫鋒銳若錐。”
(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毫穎 “試卷波瀾入毫穎,莫教歐九識劉幾。” (金?;周昂《送李天英下第》)翰 “亦曾戲篇章,揮翰疾蒿矢。”
(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毫翰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西晉?;左思《詠史》)弱翰 “豈無弱翰,才不克贍。” (晉?;陸云《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寸翰 “騁我逕寸翰,流藻重華芳。”
(魏 ?;曹植《薤露行》)毛穎 “陶泓面冷真堪唾,毛穎頭尖漫費呵。” (金?;龐鑄《冬夜直宿省中》)霜兔 “自矜霜兔健,安有魯魚乖。”
(元?;倪瓚《畫竹寄張天民》)栗尾 “書來乞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雞距 “雞距初含潤,龍鱗不自韜。”
(宋?;梅堯臣《九華隱士居陳生寄松管筆》)諸毛 “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 (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毛錐 “驛書馳報兒單于,直用毛錐驚殺汝。”
(宋?;陸游《醉中作行草數紙》)退鋒郎 “禿友退鋒郎,功成鬢發傷。” (清?;陶谷《清異錄?;文用》)。
三、與“筆”有關的古詩詞有哪些
1.《王右軍》唐代:李白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2.《望海樓》宋代:米芾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3.《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 / 詠繡障》唐代: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繡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 4.《烏夜啼·紈扇嬋娟素月》宋代:陸游 紈扇嬋娟素月,紗巾縹緲輕煙。
高槐葉長陰初合,清潤雨馀天。弄筆斜行小草,鉤簾淺醉閑眠。
更無一點塵埃到,枕上聽新蟬。 5.《寄贈薛濤》唐代:元稹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
四、和筆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1、籌筆驛 唐代: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
2、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3、滿江紅·翠幕深庭 宋代:吳文英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
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
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
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4、沁園春·孤館燈青 宋代:蘇軾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
5、王勃故事 宋代:宋祁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
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value=%E7%AC%94。
五、含有筆字的詩句
《高軒過》李賀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草書歌行》李白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醉后贈王歷陽》李白 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
筆蹤起龍虎,舞袖拂云霄。雙歌二胡姬,更奏遠清朝。
舉酒挑朔雪,從君不相饒。《王右軍》李白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山中作》貫休 山為水精宮,藉花無塵埃。
吟狂岳似動,筆落天瓊瑰。伊余自樂道,不論才不才。
有時鬼笑兩三聲,疑是大謝小謝李白來。《聞前王使君在澤潞居》貫休 為善無近名,竊名者得聲不如心,誠哉是言也。
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德變人性靈,筆變人風土。
煙霞與蟲鳥,和氣將美雨。千里與萬里,各各來相附。
信哉有良吏,玄讖應百數。古人古人自古人,今日又見民歌六七袴。
不幸大寇崩騰來,孤城勢孤固難錮。攀轅既不及,旌旆沖風露。
大駕已西幸,飄零何處去。婺人空悲哀,對生祠泣沾莓苔。
忽聞暫寄河之北,兵強四面無塵埃。唯祝鑾輿早歸來,用此咎繇仲虺才。
使四野霧廓,八纮鏡開。皇天無親,長與善鄰,宜哉宜哉。
《聞征四處士》貫休 一詔群公起,移山四海聞。因知丈夫事,須佐圣明君。
白酒全傾甕,蒲輪半載云。從茲居諫署,筆硯幾人焚。
《上馮使君山水障子》貫休 憶山歸未得,畫出亦堪憐。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煙。
筆句岡勢轉,墨搶燒痕顛。遠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紅泉。繡與蓮峰競,威如劍閣牽。
石門關麈鹿,氣候有神仙。茅屋書窗小,苔階滴瀑圓。
松根擊石朽,桂葉蝕霜鮮。畫出欺王墨,擎將獻惠連。
新詩寧妄說,舊隱實如然。愿似窗中列,時聞大雅篇。
《上盧使君二首》貫休 一領彤弓下赤墀,惟將清凈作藩籬。馬卿山岳金相似,張緒風情柳不如。
心染煙霞新句出,筆驅奸蠹宿根隳。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有牦。
司馬遷文亞圣人,三頭九陌碾香塵。盡傳棣萼麟兼鳳,終作昌朝甫與申。
樓聳嬌歌疏雨過,風含和氣滿城春。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見高宗夢里人。
《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皇甫冉 一官知所傲,本意在云泉。濡翰生新興,群峰忽眼前。
黛中分遠近,筆下起風煙。巖翠深樵路,湖光出釣船。
寒侵赤城頂,日照武陵川。若覽名山志,仍聞招隱篇。
遂令江海客,惆悵憶閑田。《傷鄭谷郎中》齊己 鐘陵千首作,筆絕亦身終。
知落干戈里,誰家煨燼中。吟齋春長蕨,釣渚夜鳴鴻。
惆悵秋江月,曾招我看同。《寄西川惠光大師曇域》齊己 禪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筆精垂壁溜,詩澀滴杉冰。蜀國從棲泊,蕪城幾廢興。
憶歸應寄夢,東北過金陵。《靜院》齊己 花院相重點破苔,誰心肯此話心灰。
好風時傍疏篁起,幽鳥晚從何處來。筆硯興狂師沈謝,香燈魂斷憶宗雷。
浮生已問空王了,箭急光陰一任催。《寄鄭谷郎中》齊己 上國誰傳消息過,醉眠醒坐對嵯峨。
身離道士衣裳少,筆答禪師句偈多。南岸郡鐘涼度枕,西齋竹露冷沾莎。
還應笑我降心外,惹得詩魔助佛魔。《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元稹 未勘銀臺契,先排浴殿關。
沃心因特召,承旨絕常班。飐閃才人袖,嘔鴉軟舉環。
宮花低作帳,云從積成山。密視樞機草,偷瞻咫尺顏。
恩垂天語近,對久漏聲閑。丹陛曾同立,金鑾恨獨攀。
筆無鴻業潤,袍愧紫文殷。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間。
謫仙名籍在,何不重來還。
六、有關筆的詩
筆 【唐】貫休 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
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 手點時難棄,身閑架亦高。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騷。 筆 【唐】李嶠 握管門庭側,含毫山水隈。
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 鸚鵡摛文至,麒麟絕句來。
何當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筆 【唐】楊收 雖匪囊中物,何堅不可鉆。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筆 【唐】徐寅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軍書羽檄教誰錄,帝命王言待我成。 勢健豈饒肥水陣,鋒聒還學歷山耕。
毛乾時有何人潤,盡把焚燒恨始平。 紫毫筆 【唐】白居易 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
毫雖輕,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歲貢,君兮臣兮勿輕用。
勿輕用,將何如? 愿賜東西府御史,愿頒左右臺起居。 搦管趨入黃金闕,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 起居郎,侍御史,爾知紫毫不易致。
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 慎勿空將彈失儀,慎勿空將錄制詞。
寓筆 【唐】司空圖 年年鑷鬢到花飄,依舊花繁鬢易凋。 撩亂一場人更恨,春風誰道勝輕飆。
詠宣州筆 【唐】耿湋 寒竹慚虛受,纖毫任幾重。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
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筆精詩 【唐】唐無名氏 昔荷蒙恬惠,尋遭仲叔投。夫君不指使,何處覓銀鉤。
學問從君有,詩書自我傳。須知王逸少,名價動千年。
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龍蛇運八行。 惆悵江生不相賞,應緣自負好文章。
詠筆二首 【唐】徐夤 秦代將軍欲建功,截龍搜兔助英雄。 用多誰念毛皆拔,拋卻更嫌心不中。
史氏只應歸道直,江淹何獨偶靈通。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里戎。
君子三歸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軍書羽檄教誰錄,帝命王言待我成。
勢健豈饒淝水陣,鋒铦還學歷山耕。 毛干時有何人潤,盡把燒焚恨始平。
筆離手 【唐】薛濤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里擎。
戲筆 【宋】楊萬里 野菊荒苔各鑄錢,金黃銅綠兩爭妍; 天公支予窮詩客,只買清愁不買田。
七、有筆字的詩句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宋 · 盧梅坡《雪梅·其一》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唐 · 岑參《逢入京使》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 宋 · 文天祥《正氣歌》
彩筆新題斷腸句 —— 宋 · 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 宋 · 吳文英《滿江紅·翠幕深庭》
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是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宋 · 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唐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少年自負凌云筆 —— 宋 · 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彩筆昔游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 唐 · 杜甫《秋興八首》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 唐 · 王昌齡《從軍行二首》
溟濛便恨豪家惜,濃暖深為政筆驅 —— 唐 · 貫休《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唐 ·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 唐 · 岑參《山房春事二首》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 宋 · 陸游《幽居初夏》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 宋 · 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 宋 · 李清照《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 魏晉 · 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 清 · 袁枚《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