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覺醒的詩句有哪些
1.宋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3.《玉樓春·瓊酥酒面風吹醒》
宋代:晏幾道
瓊酥酒面風吹醒。一縷斜紅臨晚鏡。小顰微笑盡妖繞,淺注輕勻長淡凈。
手挼梅蕊尋香徑。正是佳期期未定。春來還為個般愁,瘦損宮腰羅帶剩。
4.《青玉案·元夕_百度漢語》
作者: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送進士李殷下第游汾河》
作者:曹鄴
上國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況復故人情。
單車欲云去,別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夢,半作道路程。
邊士不好禮,全家住軍城。
城中鼓角嚴,旅客常夜驚。
中有左記室,逢人眼光明。
西門未歸者,下馬如到京。
還應一開卷,為子心不平。
殷勤說忠抱,壯志勿自輕。
二、形容覺醒的詩句有哪些
1.宋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3.《玉樓春·瓊酥酒面風吹醒》 宋代:晏幾道 瓊酥酒面風吹醒。
一縷斜紅臨晚鏡。小顰微笑盡妖繞,淺注輕勻長淡凈。
手挼梅蕊尋香徑。正是佳期期未定。
春來還為個般愁,瘦損宮腰羅帶剩。 4.《青玉案·元夕_百度漢語》 作者: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送進士李殷下第游汾河》 作者:曹鄴 上國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況復故人情。 單車欲云去,別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夢,半作道路程。 邊士不好禮,全家住軍城。
城中鼓角嚴,旅客常夜驚。 中有左記室,逢人眼光明。
西門未歸者,下馬如到京。 還應一開卷,為子心不平。
殷勤說忠抱,壯志勿自輕。
三、關于思念家鄉的經典詩歌
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有一類詩作抒寫詩人的相思離別之苦和羈旅惆悵之思,不直抒胸臆,傾訴衷情,而是落筆對方,通過側面描寫來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品讀這類詩作,常常給人以曲折有致,情韻悠長之感。
下面擇例類析。 (一)、故園之思。
李白《渡荊門送別》抒寫詩人“辭親遠游”,仗劍出蜀的見聞感受。“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前六句寫舟行江上的遠觀近察,著重描繪荊楚古國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結尾兩句抒寫故園之思。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直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萬里相送,如影隨形,情真意切,如此從對面落筆,越發顯出自己的思鄉深情。著一“仍”字,韻味悠長,本來詩人放舟東下,一路有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相依相伴,可是出了荊門,山勢平緩,視野開闊,只見一江綠水,滔滔向前,相比之下,可見“故鄉水”一如既往,綿綿不盡的深情厚誼。
(二)、兄弟之思。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抒寫作客他鄉的思家念親之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前兩句直抒胸臆,以漂泊異鄉的孤獨落寞來反襯佳節思親的焦灼、深摯。不經迂回,直奔題旨,形成高潮,出現警句。
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但是,三四兩句作者卻跨越時空,落筆對面,不寫自己,而寫兄弟,遙想兄弟們重陽登高想念詩人的情景,遠隔千里的兄弟們佩帶茱萸,攜手登高,有說有笑,好不開心,突然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
這種構思,曲折有致,出乎常情,不寫己思人,而寫人思己,更見己思之深、之切。 (三)、夫妻之思。
杜甫的《月夜》寫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年月自己對妻兒子女的深切思念。“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依虛幌,雙照淚痕干。”詩人陷身長安叛軍之手,思念遠在鄜州的妻女,焦心憂慮的不是自己失去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擔憂、牽掛,悄焉動容,神馳千里,直寫妻女。
首聯寫妻子望月懷人,只一“獨”字活現異地相思的凄苦悲涼,頷聯寫女兒未諳世事,天真幼稚,反襯妻子刻骨銘心之“憶”,呼應上聯的“獨”字。“憶”字跨越時空,勾聯現在和過去,鄜州和長安,充滿辛酸和憂慮。
時局動蕩,戰火紛飛,誰能保證妻離夫散的各自安全呢?頸聯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憶長安”的凄苦,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會擔心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讓人傷心落淚呢?前面三聯落筆妻女,全是詩人的想象之辭,末聯抒寫詩人的希望,希望妻離子散的痛苦生活早日結束,希望夫妻子女能夠團圓美滿,安享天倫之樂。全詩通過對面設想妻子望月懷人,女兒稚趣無知來烘托詩人對妻女的憂慮和牽掛,中秋懷人之中浸透了天下亂離的悲哀。
(四)、家人之思。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抒寫羈旅懷人之情。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一二句寫詩人自己。寒冬臘月,長夜漫漫,詩人客居驛館,徹夜難眠,抱膝而坐,形影相吊,一股凄清落寞之情涌上心頭,冷清暗淡的畫面烘托出詩人的思家念親之急之切。
三四兩句轉換角度,不寫自己,改寫家人,系詩人的想象之辭。家人圍爐夜坐,深更半夜還未休息,只是因為“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著一“說”字,不見對象,不道內容,具有旅途奔波經驗的人們不難想見,這份思念和牽掛多深,多苦!全詩四句,后兩句寫家人“說”自己,實際上是為了表現“遠行人”對“家中人”的思念。
對面落筆,含蓄深沉。另外,高適的《除夕作》也是采用對面落筆寫家人之思,同樣具有語短情長,耐人尋味的特點,“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傷心悲苦,凄愴憂愁,情調比白居易的詩作更為沉痛。 關于送別的詩 薛濤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短幅有無限蘊藉,無數曲折。
前兩句寫別浦晚景,秋季相送格外難堪,眼前的景色令人凜然生寒,此處不盡寫景暗用蒹葭的詩意,以表達一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情緒,使詩的內含大為深厚。三句似寬慰的語調,與前兩句隱含的離傷構成了一個曲折,表現出相思發現情意的執著。
末句美夢難得,一句之中層層曲折,將難堪之情推向高潮。此詩化用前人一些名篇成語,讀來感受豐富,詩意層層推進,愈轉愈深,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清空與質實相對立,卻與充實無矛盾,耐人尋味。
關于送別的唐詩有很多,你可以參考:htt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