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媳婦孝順”的古詩都有哪些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qī xián fū huò shǎo,zǐ xià o fù cí】
出處:馮夢龍的《名賢集》
解釋:賢妻上孝父母、下養子女、協夫助夫;夫有錯糾之、夫有失察之、夫有陷救之、夫有難擔之;賢妻之夫怎可多禍? 孝子竭盡孝養父母: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子之父如何不心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lǎo wú lǎo,yǐ jí rén zhī lǎo;yòu wú yòu,yǐ jí rén zhī yòu】
[譯文] 尊敬自己的父母 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 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推廣到愛護所有人的孩子。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出處:《勸報親恩篇》
【釋義】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二、古今贊美媳婦孝順的詩句
1、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釋義:婚后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 2、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先秦·佚名《詩經·衛風·氓》 釋義: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的一早上。 3、碩人敖敖,說于農郊。
——先秦·佚名《碩人》 釋義: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 4、孝也,順則為孝,吾妻蓋也。
——先秦·佚名《洛》 釋義:孝順,就是順著老人家,我妻子就做的很好。 5、榮曜秋菊,卿卿牤婦。
——魏晉·曹植《洛神賦》 釋義: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我親愛的夫人一直為家里操勞。
三、告誡人們做人要孝順父母的詩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四、悼念妻子的詩句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此詩是蘇軾紀念妻子王弗所作。
全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卻本來難忘。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五、形容愧對妻子的詩句
1. 妻子亦何辜,焚之買虛聲。——李白《東海有勇婦》
釋義:其妻子兒女又有問罪?競讓他焚死以邀買虛名。
2、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李白《別內赴征三首》
釋義:臨出門妻子依依不舍的拉著我的衣服,問我這次出門要多久才能回來。
3、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蘇軾《獄中寄子由》
釋義:眼前浮現出孩子們的身影,他們個個額角豐盈,面相非凡,真是自己的好兒子。老妻與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沒有什么積蓄,身后只能讓她獨受貧苦了。
4、握手一長歡,淚別為此生。——蘇武《留別妻》
釋義:與你依依不舍長時間的握著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為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
5、眼中犀角非耶是,身后牛衣怨抑恩。——朱孝臧《鷓鴣天》
釋義:眼前額角豐盈,面相非凡的孩子,不知道別人對孩子是否好,妻子是否有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