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狗的詩句
1、野老歌
唐代: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譯文
老翁家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后腐爛變質,化為泥土,一年到頭,家中只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兒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饑。從長江西面來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寶用斛來計量,就連船上養的狗也長年吃肉。
2、早興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譯文
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小狗在臺階上睡覺知道大地已經變得潮濕,小鳥正在窗前不停鳴叫仿佛在報告天晴的消息。昨天飲酒甚多,到今天早晨起來尚有頭重腳輕之感,剛剛脫去了冬衣頓時令身體輕松爽快。睡醒后只覺得心境非常空明而沒有煩惱,大概是夜里沒有思鄉之夢撩人愁思的緣故吧。
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譯文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
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
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
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4、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譯文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
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
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
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5、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蕩秋千。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二、有哪些形容“狗叫”的詩句
1 深巷寒犬,吠聲如豹。——《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唐代:王維
深巷中狗叫,叫聲像豹叫一樣。
2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口技》清代:林嗣環
聽到遠遠的深巷中傳來一陣狗叫聲,就有婦女驚醒后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的丈夫在說夢話。
3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4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5 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地震》清代:蒲松齡
河水翻騰出岸邊一丈多遠;雞叫狗吠,全城大亂。
6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桃源行》唐代:王維
明月朗照,松下房櫳寂靜;旭日升起,村中雞犬聲響起。
7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南鄉子·秋暮村居》清代:納蘭性德
狗吠聲夾雜著雞鳴,燈光閃爍,找不到回去的路。
8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晚春田園雜興》宋代:范成大
雞飛過籬笆狗在洞邊大叫,就知道有過往的商人來買茶了。
9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桃花源詩》魏晉:陶淵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雞犬互鳴吠。
10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元代:盧摯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
三、有哪些形容“狗叫”的詩句
1 深巷寒犬,吠聲如豹。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唐代:王維 深巷中狗叫,叫聲像豹叫一樣。 2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
——《口技》清代:林嗣環 聽到遠遠的深巷中傳來一陣狗叫聲,就有婦女驚醒后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的丈夫在說夢話。 3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4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5 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地震》清代:蒲松齡 河水翻騰出岸邊一丈多遠;雞叫狗吠,全城大亂。 6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
——《桃源行》唐代:王維 明月朗照,松下房櫳寂靜;旭日升起,村中雞犬聲響起。 7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
——《南鄉子·秋暮村居》清代:納蘭性德 狗吠聲夾雜著雞鳴,燈光閃爍,找不到回去的路。 8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晚春田園雜興》宋代:范成大 雞飛過籬笆狗在洞邊大叫,就知道有過往的商人來買茶了。 9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桃花源詩》魏晉:陶淵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雞犬互鳴吠。 10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
——《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元代:盧摯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
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
四、有沒有關于半夜狗叫的詩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
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中“日暮”點明時間: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天寒白屋貧”: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作者:
劉長卿(大約726~大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監察御史。與詩仙李白交厚,有《唐劉隨州詩集》傳世,其詩五卷入《全唐詩》。
五、關于狗的古詩
1.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 漢 · 佚名《十五從軍征》
釋義:兔子從狗洞里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去飛來。
2. 雞鳴狗呔,兄嫂當知之。—— 漢 · 佚名《有所思》
釋義:當初與你約會時,不免引起雞鳴狗吠。兄嫂也可能了知道此事,哎……
3.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唐 · 杜甫《可嘆》
釋義:浮云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4.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唐 · 李賀《開愁歌》
釋義:衣服爛得像飛鶉胯下馬如狗,面臨岔路口拔劍向天發怒吼。
5.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釋義: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六、與狗有關的詩句
☆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漢 《刺巴郡守詩》
☆孔圣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現代 郁達夫《過岳墳有感時事》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唐 李賀《開愁歌》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
☆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唐 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唐 杜甫《新婚別》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唐 李白《行路難》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唐 李賀《贈陳商》
七、關于狗的詩句
1、野老歌 唐代: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譯文 老翁家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
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后腐爛變質,化為泥土,一年到頭,家中只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兒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饑。從長江西面來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寶用斛來計量,就連船上養的狗也長年吃肉。
2、早興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譯文 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小狗在臺階上睡覺知道大地已經變得潮濕,小鳥正在窗前不停鳴叫仿佛在報告天晴的消息。
昨天飲酒甚多,到今天早晨起來尚有頭重腳輕之感,剛剛脫去了冬衣頓時令身體輕松爽快。睡醒后只覺得心境非常空明而沒有煩惱,大概是夜里沒有思鄉之夢撩人愁思的緣故吧。
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譯文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 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
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 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4、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譯文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 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 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 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5、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
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
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
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蕩秋千。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八、描寫狗的古詩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
漢 《刺巴郡守詩》 孔圣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
現代 郁達夫《過岳墳有感時事》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唐 李賀《開愁歌》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 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唐 李賀《送秦光祿北征》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唐 杜甫《新婚別》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唐 李白《行路難》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
唐 李賀《贈陳商》。
九、有沒有關于半夜狗叫的詩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中“日暮”點明時間:傍晚。
“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于投宿的心情。
下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天寒白屋貧”: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
“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
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
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作者:劉長卿(大約726~大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
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監察御史。
與詩仙李白交厚,有《唐劉隨州詩集》傳世,其詩五卷入《全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