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高緯對馮小憐的癡迷
天保七年(556年)五月初五日,高緯出生于晉陽長廣王府邸。
高緯容貌俊美,其父長廣王高湛對他特別愛寵,封他為長廣王世子。皇建二年(561年),高湛即位,是為武成帝。
太寧二年(562年)正月十四日,武成帝冊立高緯為皇太子。[2] 登基河清元年(565年)三月,有彗星出現。
四月,太史官奏稱是除舊布新之象,當有新出現。武成帝為了“應天象”,于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節奉璽綬傳位于皇太子高緯,高緯在晉陽宮即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天統[3] ,尊父武成帝為太上皇,軍國大事全部向其奏報。
[4] 高緯即位后,封乳母陸令萱為女侍中。陸令萱、和士開、高阿那肱、穆提婆、韓長鸞等佞幸小人把持朝政,勾引親黨、賄賂公行、獄訟不公、官爵濫施。
一時之間,奴婢、太監、娼優等人都被封官晉爵。天下開府一職的官員達到一千多人,儀同官職難以計數。
僅領軍就增加到二十人,由于人員龐雜、職權不明,結果中央下達的詔令、文書,二十個領軍都是在文書上照葫蘆畫瓢[5] 寫個“依”字便扔到一邊,沒人執行。皇宮中有五百個宮女,高緯把每個宮女都封為郡官,每個宮女都賞賜給一條價值萬金的裙子和價值連城的鏡臺。
除在鄴都大興土木工程外,又在晉陽廣建十二座宮殿,丹青雕刻,巧奪天工,比鄴城更為華麗。宮內的珍寶往往是早上愛不釋手,晚上便視如敝履,隨意扔棄。
高緯曾在晉陽的兩座山上鑿兩座大佛,叫工匠們夜以繼日,晚上則用油作燃料,一夜之間數萬盒油同時燃燒,幾十里內光照如晝。高緯的牛馬狗雞的地位和大臣們一樣,他的愛馬封為赤彪儀同、逍遙郡君、凌霄郡君。
斗雞的爵號有開府斗雞、郡君斗雞等。北齊到高緯時期已是朝綱紊亂、民力凋盡、徭役繁重、國力空殫。
高緯根本不把這一切放在心上,他常常譜曲,自稱為“無愁天子”,拿起琵琶,自彈自唱。宮內近千名太監、奴婢一齊伴唱,整個皇宮歌聲繚繞,一片太平盛世景象。
[6] 亡國被殺武平七年(576)十月,北周武帝親自率領三路大軍,向北齊進攻。第一個目標是軍事重鎮——晉州(今山西臨汾)。
與此同時,高緯和馮淑妃在鄴城郊外打獵。晉州告急的文書從早上到中午絡繹不絕,右丞相高阿那肱揚手把文書扔到一邊,若無其事地說:“皇上正在興頭上,邊境交兵是日常小事,何必大驚小怪!”黃昏,驛使帶來了壞消息:晉州陷落。
高緯有點心慌,想馬上回到皇宮,馮淑妃嬌嗔地要高緯陪她再玩一會,高緯欣然應允,把國難暫時拋到腦后。晉州陷落幾天后高緯才派遣大將安吐根率軍收復晉州。
安吐根叫部下在城外深挖地道通向晉州城。不幾日,地道已通到晉州城內。
城內平地下塌了三尺多,高緯竟然下令暫且停止進攻,說馮淑妃想進地道玩玩。北齊士兵只好拖延時光等待馮淑妃前來觀賞之后再進攻,結果這位妃子在自己房內涂脂抹粉整整花了一個時辰,使北周贏得時間,周武帝及時率領8萬援軍趕到晉州城外。
高緯一看打算逃跑,安吐根等大將反對臨陣脫逃,并率軍向北周發起反攻,北周拼力相抗,北齊大軍往后退了半里。高緯和馮淑妃騎著馬在后面觀戰。
馮淑妃一看將士后退,對高緯說:“我們敗了,快逃吧!”奸臣穆提婆在旁邊推波助瀾:“皇上快走,情況不妙。”大將奚長拉住高緯的馬說:“進進退退是兵家技法,現在我們全軍并沒有受到損害,陛下應該留下來督戰,若是陛下馬蹄一動,軍心便會如山倒,不可收拾,望陛下三思。”
穆提婆悄悄地說:“這話不可信,陛下還是早走的好”。聽穆提婆這樣一慫恿,高緯便倉皇北逃。
齊朝將士一看皇上已逃,頓時軍心潰散,大敗而逃。高緯逃后,周軍移師攻鄴,高緯在城內坐立不安。
大臣斛律孝卿請高緯親自去安撫士兵,并且為他撰寫好了發言稿,告訴高緯發言時要慷慨悲壯,聲淚俱下,這樣才能激勵士氣。高緯從皇宮中走出,正要說話,一下記不清該講什么了,只是傻乎乎地笑,左右侍從也跟著笑。
將士們見高緯如此昏庸、輕薄,心已涼了一半:“國難當頭,皇上都不急,我們還急什么”!齊軍士氣到此完全渙散。高緯一看大勢已去,也想逃避責任,學他父親世祖高湛的樣,于承光元年(577)正月匆匆禪位給他8歲的長子高恒,自稱太上皇。
高緯禪讓皇位沒幾日,周武帝對鄴城發起了進攻。北周縱火燒毀城門,然后10萬大軍洪水般沖入鄴城。
鄴城陷落。高緯父子逃往青州。
北周部隊突然兵臨青州,高阿那肱趕忙打開城門,高緯父子等十多人被俘。6個月之后,周武帝借口高緯父子想和北齊殘余亂黨謀叛,把高緯、高恒等全部殺死。
諷刺的是,高緯被俘后,對北周武帝宇文邕提出要求竟然是把馮小憐歸還給他。周帝說:“朕對于天下,就像脫掉鞋子一樣輕視,一個老太婆有什么好跟您爭的呢?”高緯對馮小憐竟癡愛如此,只是這個愛代價也太沉重、太荒唐了。
李商隱曾寫詩諷刺道: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北齊兩首(其一)第二聯“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北齊兩首(其二)第二聯這兩首詩說明了后主在北周入侵時仍然不理政事,荒唐、**。
二、有關黯然銷魂的詩句
卅七、鷓鴣天八首 1.霓 裳 多少新愁成舊恨? 多少往事成煙云? 多少柔情訴不盡? 空余一曲《笑紅塵》。
白紗衣,綠羅裙, 奈何令我銷斷魂? 今生一場荷花夢, 來生還做護花人。 2.梅枝雙雀圖 夢里念君孤行遠, 醒來為誰愁腸斷? 天上一首瑤臺曲, 人間一段生死戀。
兩埠岸,兩埠岸, 兩埠雄風皆不見, 一埠滄海變桑田, 一埠留君作思念。 3. 女史箴圖 心馳神往東海岸, 魂牽夢繞桃花園。
一縷情絲不曾斷, 兩行淚水似涌泉。 風纏纏,雨綿綿。
風風雨雨又一年。 風雨不解離別恨, 纏纏綿綿到窗前。
4。虢國夫人游春圖 君是山上一棵松, 我是水中一浮萍。
迎來多少旭日升? 送走多少夕陽紅? 多少愛?多少情? 化作春風伴我行。 春風吹醒思鄉夢, 思鄉美夢總難成。
5.搗 練 圖 夢里再問東流水, 不知大雁何時歸? 癡女對此已無淚, 游子對此何傷悲? 望故鄉,秀成堆, 四面八方春風吹。 村前溪水潺潺流, 村后百鳥自在飛。
6.大地灣地畫 少年英雄初參戰, 自當奮勇去爭先。 威風凜凜沖霄漢, 吶喊聲聲震九天。
大地灣,大地灣, 迷人風月本無邊。 畫卷輝煌數千載, 如此裝點我江山。
7.平 遙 渾渾噩噩如一夢, 傳來慈母喚兒聲。 聲聲似有千均重, 聲聲銘刻在心中。
三九天,好大風, 風中有個白頭翁。 七旬老父雖年邁, 依舊為兒去擔驚。
8.天女散花圖 美名留在詩書中, 芬芳飄在萬花叢。 帶給少男多少夢? 帶給少女多少情? 花開后,別樣紅, 年年凈化我心靈。
年年祝福天下人, 太平天下享太平。 。
三、有關描寫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杏花的詩句
1、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2、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宋·陸游《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
5、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宋·蘇軾《蝶戀花》
6、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唐·溫庭筠《楊柳枝》
7、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唐·李賀《馮小憐》
8、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霧落五更鐘。——明·陳子龍《山花子》
9、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宋晏殊《臨江仙》
10、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唐·吳融《杏花》
四、有關描寫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杏花的詩句1、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唐·戴叔倫《蘇溪亭》2、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4、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宋·陸游《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5、杏子梢頭香蕾破。
淡紅褪白胭脂涴。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
——宋·蘇軾《蝶戀花》6、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唐·溫庭筠《楊柳枝》7、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
——唐·李賀《馮小憐》8、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霧落五更鐘。——明·陳子龍《山花子》9、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
——宋晏殊《臨江仙》10、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唐·吳融《杏花》。
五、關于流螢的詩句
南北朝謝脁詩“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南北朝庾信詩“絡緯無機織,流螢帶火寒.”
唐朝李白詩“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
唐朝杜甫詩“客來洗粉黛,日暮拾流螢.”
唐朝李渤詩“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
唐朝劉禹錫詩“墻東便是傷心地,夜夜流螢飛去來.”
唐朝韋應物詩“寒雨暗深更,流螢度高閣.”
唐朝吳融詩“林風移宿鳥,池雨定流螢.”
五代孫光憲詞“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北宋柳永詞“疏篁一徑,流螢幾點,飛來又去.”
北宋呂渭老詞“新愁暗生舊恨,更流螢弄月入紗衣.”
北宋賀鑄詞“月生河影帶疏星.青松巢白鳥,深竹逗流螢.”
北宋周邦彥詞“閑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
北宋孔平仲詩“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南宋張元干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南宋汪藻詞“柳梢風急墮流螢.隨波處,點點亂寒星.”
南宋葉夢得詞“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南宋吳文英詞“漸夜久、閑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元朝范梈詩“雨止修竹間,流螢夜深至.”
元朝湯顯祖詩“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近代蘇曼殊詩“流螢明滅夜悠悠,素女嬋娟不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