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河的的詩句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唐·陳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古歌謠)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王之渙)
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劉禹錫)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杜甫)
三峽星河影動搖 (唐·杜甫)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漢·佚名)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漢·佚名)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宋·蘇軾)
二、有關江河的詩句
描寫河流的詩句
1、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唐《浪淘沙》
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揚子江頭楊柳春,揚花愁殺渡頭人。
4、欲知別后思今夕,漢水東流是寸心。
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7、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9、功名富貴若常在,漢水應亦西北流。
10、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1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1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1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4、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15、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6、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1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三、有關于蘇軾寫的“河東獅吼”的詩句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
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門家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
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風顛。
我游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回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無魯山。
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此時蘇軾已從黃州貶地回來。吳德仁是蘄春人,為當時名士。黃州離蘄春很近,蘇軾曾到蘄春蘭溪游玩,終未能與吳德仁晤面,引為遺憾。在詩中,蘇軾表達了對吳悠閑生活的向往,不管是自己的學道,還是陳季常的念佛,都不及吳灑脫,飲酒食肉,寓物不留物,在家就學得了忘家禪。
龍丘居士四句最有名,乃是因為“河東獅吼”。南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條有
如下記載:
陳造(豎心旁加造),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蓄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兇妒,故東坡有詩云:“龍丘居士亦可伶,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蘇軾于嘉佑八年(1063)初識陳季常,當時蘇軾在陜西鳳翔府任簽判。陳季常的老爸陳公弼就是蘇軾的頂頭上司--鳳翔知府。
蘇軾等一幫文人騷客經常勾引陳季常狎妓,這事擱誰老婆身上都得吼兩嗓子。“師
子吼”代表的是“如來正聲”,能降服一切歪魔邪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東坡
勾引人家丈夫狎妓,也屬歪門邪道,應該讓柳氏給他來幾聲“師子吼”,促其覺醒。
四、河東獅吼詩句的翻譯
蘇軾有一個好朋友,名叫陳慥,字季常。
陳季常信佛,自稱龍丘先生。他很喜歡請客,宴會時又愛安排歌女唱歌。
但他的太太柳氏是個妒忌心很重的人,而且是出了名兇悍的。陳季常宴客時如果有歌女在場,她便會大叫大喊,用拐杖猛敲墻壁,把客人趕走,所以陳季常非常怕她。
蘇軾曾經寫了一首詩戲謔他。詩中有四句說: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意思是說:陳季常也實在可憐,他整夜不睡大談佛法,忽然聽見那河東獅子的吼聲,便嚇得心都虛了,連扶著的拐杖也掉了。
五、關于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俗語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 民謠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過黃河 〔明〕李東陽 清口驛前初放船, 長淮東下水如弦。
勁催雙櫓渡河急, 一夜狂風到海邊。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沉。
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
軍閥老板發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 “一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
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
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風》)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唐 李白《寄遠》)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唐 杜甫《黃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 與爾同消萬古愁 黃河夜泊。
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誰的詩句﹖
熟語: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見于《儒林外史》。
1.1 發音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1.2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1.3 解釋
河:在古代,由于黃河河床較高,泥沙淤積嚴重,河道不固定,經常泛濫成災。所以黃河經常改道,改道后,原來在河東的地方很可能就變到河西面去了。這里的河就是黃河。
請看http://**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