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嶺上梅》的注釋和賞析以及整首詩的意思
《贈嶺上梅》的注釋和賞析以及整首詩的意思如下:
1、注釋:《贈嶺上梅》,是宋代詩人蘇軾的作品之一。蘇軾,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書畫家、文學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2、賞析: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詩人以品格高潔的梅花自喻,既不和“雜花”一齊開,也不和“行人”一齊來,冷靜沉著,識時審勢;不在梅子未成熟時就忙忙去嘗青梅煮酒,而是“要看細雨熟黃梅”。全詩以貼切的比喻,表現被流放儋州的蘇東坡遇赦北歸后的內心打算
3、整首詩的意思為梅花開是百花都已凋零,路上匆匆的行人無人駐足,此時沒有趁著青梅時節來煮酒,反倒是看著蒙蒙細雨,想著何時品嘗熟透的妹子。
原文: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 。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二、描寫梅 詩句的解釋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說]
墻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么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三、贈嶺上梅 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贈嶺上梅
蘇軾 宋朝
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北宋大學士蘇東坡的《贈嶺上梅》:“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詩人以品格高潔的梅花自喻,既不和“雜花”一齊開,也不和“行人”一齊來,冷靜沉著,識時審勢;不在梅子未成熟時就忙忙去嘗青梅煮酒,而是“要看細雨熟黃梅”。全詩以貼切的比喻,表現被流放儋州(海南島)的蘇東坡遇赦北歸后的內心打算。
四、贊美梅花的詩句,帶意思
卜算子·詠梅
陸游(南宋)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欣賞。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刮風下雨。 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春,無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