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句中帶‘長生’的有沒
酒香亭向阮賢漢武好神仙,為覓【長生】酒。
方朔妙詼諧,早潤滑稽口。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慶春時晏幾道 倚天樓殿,升平風月,彩仗春移。
鸞絲鳳竹,【長生】調里,迎得翠輿歸。 雕鞍游罷,何處還有心期。
濃熏翠被,深停畫燭,人約月西時。 寄嵩陽道人曹鄴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盡平。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將龍逐虎神初王,積火焚心氣漸清。
見說嵩陽有仙客,欲持金簡問【長生】。行經華陰崔顥 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馬嵬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發明。干戈知滿地,休照國西營。
宿昭應顧況 武帝祈靈太乙壇,新豐樹色繞千官。那知今夜【長生】殿,獨閉山門月影寒。
過驪山竇鞏 翠輦紅旌去不回,蒼蒼宮樹鎖青苔。有人說得當時事,曾見【長生】玉殿開。
題東華觀王建 路盡煙水外,院門題上清。鶴雛靈解語,瓊葉軟無聲。
白發道心熟,黃衣仙骨輕。寂寥虛境里,何處覓【長生】。
好事近程大昌 綠鬢又紅顏,誰道年周甲子。兩婿□□藍綬,那一兒何慮。
只今卜筑水晶宮,歸安好名義。金紫珈笄偕老,備【長生】福貴。
點絳唇周紫芝 人道【長生】,算來世上何曾有。玉尊長倒。
早是人間少。四十年來,歷盡閑煩惱。
如今老。大家開口。
贏得花前笑。菩薩蠻郭應祥 去年持酒為君壽。
勸君更上懸車奏。通籍已金閨。
腰銀袍亦緋。壺中閑日月。
自有【長生】訣。父子弟兄賢。
一門行地仙。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周必大 艾葉雙人巧,菖花九節榮。
玉皇膺曼壽,金母共【長生】。臨川梁譯投冰溪救母謝昌國作孝德記楊廷秀有周必大 王祥名冠晉公卿,大節亭非為剖冰。
救母如梁真篤孝,奈何不貴不【長生】。 同年楊謹仲教授生日周必大 玉笥岧嶤秀倚空,清江汀瀅日朝東。
杜蕭安在王陳遠,極貴【長生】總屬公。 端午貼子詞·皇后閣五首周麟之 繞臂長生縷,無非柘館絲。
還因袗絺绤,深念葛覃詩。 望秦川歌周麟之 阿瞞按舞長生殿,妃了洗妝端正樓。
此去恰如巫峽夢,相望千里事悠悠。 戒壇周文璞 相君孫女小乘僧,身入只園佛律行。
三級戒壇秋色冷,個中螻蟻亦長生。 望茅山六言三首周文璞 羽衣藥叟歡迎,手執蘭花共行。
從此十年不調,可能久視長生。
二、包含長生的詩句
《馬嵬》袁枚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行經華陰》崔顥
借問路傍名利客,無如此處學長生。
《系樂府十二首·壽翁興》元結
誰正好長生,此言堪佩服。
《宿昭應》顧況
那知今夜長生殿,獨閉山門月影寒。
《過驪山》竇鞏
有人說得當時事,曾見長生玉殿開。
《題東華觀》王建
寂寥虛境里,何處覓長生。
《贈王屋道士赴詔》王建
能斷世間腥血味,長生只要一丸丹。
《紅樓夢十二曲——虛花悟》曹雪芹
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長生樂》晏殊
為傳王母金箓,祝千歲長生。
三、關于長生的詩句
漢武好神仙,為覓【長生】酒。方朔妙詼諧,早潤滑稽口。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
慶春時
晏幾道
倚天樓殿,升平風月,彩仗春移。鸞絲鳳竹,【長生】調里,迎得翠輿歸。 雕鞍游罷,何處還有心期。濃熏翠被,深停畫燭,人約月西時。
寄嵩陽道人
曹鄴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盡平。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將龍逐虎神初王,積火焚心氣漸清。見說嵩陽有仙客,欲持金簡問【長生】。
行經華陰
崔顥
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馬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月
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只益丹心苦,能添白發明。干戈知滿地,休照國西營。
宿昭應
顧況
武帝祈靈太乙壇,新豐樹色繞千官。那知今夜【長生】殿,獨閉山門月影寒。
過驪山
竇鞏
翠輦紅旌去不回,蒼蒼宮樹鎖青苔。有人說得當時事,曾見【長生】玉殿開。
題東華觀
王建
路盡煙水外,院門題上清。鶴雛靈解語,瓊葉軟無聲。白發道心熟,黃衣仙骨輕。寂寥虛境里,何處覓【長生】。
好事近
程大昌
綠鬢又紅顏,誰道年周甲子。兩婿□□藍綬,那一兒何慮。只今卜筑水晶宮,歸安好名義。金紫珈笄偕老,備【長生】福貴。
點絳唇
周紫芝
人道【長生】,算來世上何曾有。玉尊長倒。早是人間少。四十年來,歷盡閑煩惱。如今老。大家開口。贏得花前笑。
四、關于長生的詩句或典故
1,寵辱不驚,坐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上云卷云舒。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灑脫,是真名士自*!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意思是做人要做到無論別人怎么對待你,都不要太往心里去,不要因為人家看重你、夸獎你就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為人家羞辱你、打擊你就心懷怨恨。這是在教人修身之道,用一句流行話說:保持一顆平常心,做自己該做之事。
2,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五、赤壁賦中寫長生不老的詩句是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譯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氏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贊美)明月的詩句,吟唱婉轉優美的樂曲.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后升起,盤桓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聽任小船飄流到各處,凌于蒼茫的萬頃江面之上.乘著輕風(在江面上)無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會停棲,感覺身輕得似要離開塵世飄飛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應聲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逆著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簫,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怨懟有如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訴,余音在江上回蕩,絲絲縷縷繚繞不絕.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婦為之飲泣.
蘇氏的神色也愁慘起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么?(這里)向東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蒼蒼.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轉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打漁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在江上)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象滄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知道這些終究不能實現,只得將憾恨化為簫音,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蘇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流逝的就象這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象這月,終究又何嘗盈虧.可見,從事物變易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顏開,更換杯盞重新飲酒.菜肴果品都被吃個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蘇子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露出魚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