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傈僳族的詳細介紹,民族民俗和傳統歌曲
傈僳族族人民是一個喜愛歌舞的民族。年節期間的澡塘歌會,是人們最向往的時刻。屆時,男女老少背著食品,到怒江邊的溫泉去沐俗,舉行盛大的澡塘歌會。人們擺開數個歌場,一唱就是幾天幾夜,規模很大,場面熱烈。
傈僳族有自已的語言,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著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
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動物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傳統樂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蘆笙等。
傈僳族以從事農業為主,種植玉米、水稻、蕎麥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怒江地區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習,屆時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帶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溫泉處沐浴。 麗江地區的秀蘭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將變渾,據說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飲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蘭河的水做飯,飯呈紅色,清香可口。屆時還要進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風濕病。沐浴期間,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間規模較大的郊獵野餐活動。
傈僳族民間婚喪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殺豬宴客。在請客時,不論豬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 鍋煮若是有貴賓至,還要煮乳豬招待,以兩個月剛斷奶的小豬為最好。待客要吃獨品菜,就餐時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帶走。福貢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臨時,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內搗碎,盛入木碗加鹽待客。傈僳族待客飲酒最富民族特色,飲酒時兩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摟著對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張嘴,使酒同時流進主客的嘴里,稱“同心酒”,至親密友見面時常用這種喝法。
二、傈僳族為什么要過刀桿節
農歷二月初八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叫刀桿節。
刀桿節在傈僳語中被稱為“阿堂得”,意思 是爬刀桿。刀桿節傍晚,刀桿場上鑼聲聲,篝火熊熊。
幾個年輕小伙子赤著雙腳,在火海中時而跳 躍,時而翻滾前進,無數紅亮的火星被濺起。還有的小伙子雙手捧起火炭,蒙在臉上閃電般地擦 “洗”一下,手中搓揉著渾圓的火球,毫不在意。
第二天早晨,“刀桿”就被綁在了草坪中央——二十多米高的兩根樹桿并排豎著,中間用36 把鋒利的長刀做橫檔,刀口向上。在歡呼聲中,闖過“火海”的大漢,穿著大紅袍,戴著布 帽,飛快地跑向刀桿,踩著刀刃,一個跟著一個地爬上去,兩只手緊握著上層檔上的鋒刃,直 到桿頂。
相傳刀桿節出自明代。麓川土司勾結外寇,兵部尚書王驥奉命三征麓川,因為傈僳族將士英 勇殺敵,叛亂終于平息了。
王尚書雖是漢人,卻盡心盡力幫傈僳族兄弟建設邊卡,改良耕地,保 護森林,伺養牲畜,讓傈僳族人民有吃有穿。為保衛疆土,王尚書還從傈僳族男人中挑選壯漢, 操練武藝,抵御外亂。
就在這時,皇帝聽信讒言,說王尚書要造反,把王尚書召回京城,并于二 月初八用毒藥把他害死。傈僳族兄弟為紀念王驥,把二月初八定為刀桿節,紀念他為傈僳族人民 所做的一切。
三、關于傈僳族的資料就一個人都沒有么
傈僳族 (英文名稱Lisu Li-Su Lisaw)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發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國、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個跨國性質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云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國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線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領土于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后逐步遷到
傈僳族少女
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云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里、德昌等縣。傈僳族為氐羌族后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著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傈僳族主要從事農業。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飾很有特點,婦女穿繡花上衣,麻布裙,喜歡戴紅白料珠、珊瑚、貝殼等飾物;男子穿短衣,外著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掛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獲,結婚。出獵和蓋房等時節,他們都要盡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萬物有靈,崇拜祖光。傳統節日有闊什節(過年)、刀桿節、收獲節等。傈僳族郵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
傈僳族圖騰
。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動物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傳統樂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蘆笙等。
四、描寫“騰沖”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騰沖的詩句有五:
一、在和順古鎮
在這里 ,是什么
吸引了我的目光,
是牽著長藤的石榴,
還是不知去向的小河?
是垂著串花的火鳥蕉,
還是泛著青色的鐵柵門?
藍天下,我倚著石欄微笑,
我微笑著站在這極邊之地,
因為我在遐想,
那我的極邊之地呢?
是否如同這和順古鎮,
即便再過六百年,
也同樣不會是,
滿目枯樹和遍野荒草。
二、火山之死
幾萬年前,
你活著的時候,
有著怎樣的火熱情腸,
高黎貢山的偉岸,
有多讓你心生愛戀,
而你,最后是累了嗎?
不過幾萬年而已,
地還未老,天還未荒,
你卻已經死去,
不再跳舞,不再歌唱,
安靜得令人心痛,
只剩下黑色的灰燼,
述說著曾經火紅的愛情。
三、遠征軍
仰視這樣一座小山,
滿坡的青石墓碑,
我似乎感覺到,
一個又一個的靈魂,
在對我微笑,
那是無怨無悔的微笑,
如今的野人山,
還是那樣恐怖嗎?
還會那樣猙獰嗎?
我難復自己的內心,
唯有鞠躬鞠躬再鞠躬,
我明白,轉過身,
也許,即將開啟的,
也同樣是一次,遠征。
四、翡翠之城
我忽然覺得,
嫉妒這樣的心態,
是因翡翠而起,
試問蒼天,
為何如此厚此薄彼?
就連冰冷的石頭,
也生得如此美艷,
美艷的翡翠之城啊!
我要冷漠,
我要貶低,
我要排斥,
甚至,我要敵視!
五、疊水河瀑布
別出心裁的神啊!
你在展示你的杰作嗎?
一條長長奔騰的畫布,
從眾神的手中傳過,
高高低低,層層疊疊,
陽光下水霧彌漫,
我駐腳期待,
期待那一輪彩虹,
可是,彩虹在哪里?
我明白,不是,
每一次期待都能幸運,
而我,卻心甘情愿,
任憑水霧打濕我的頭發。
作者:佚名
【簡介】
騰沖隸屬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處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東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相鄰。市區距省會昆明606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截至2014年,騰沖市幅員面積584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148.075公里,轄11鎮、7鄉,2014年,總人口(常住人口)65.99萬人;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3.4億元。
騰沖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沖在西漢時稱滇越,大理國中期設騰沖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
騰沖主要旅游景區有火山群國家公園、疊水河瀑布、北海濕地保護區、國殤墓園、艾思奇故居等。
2016年12月7日,騰沖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6月,騰沖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五、傈僳族在全國是否屬于少數民族
是少數民族之一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后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云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里、德昌等縣。傈僳族為氐羌族后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著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傈僳族主要從事農業。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飾很有特點,婦女穿繡花上衣,麻布裙,喜歡戴紅白料珠、珊瑚、貝殼等飾物;男子穿短衣,外著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掛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獲,結婚。出獵和蓋房等時節,他們都要盡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萬物有靈,崇拜祖光。傳統節日有闊什節(過年)、刀桿節、收獲節等。傈僳族郵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
傈僳族圖騰
。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動物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傳統樂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蘆笙等。
六、傈僳族湯泉詩會節日的起源與賽歌的規模、形式及內容
湯泉詩會是云南傈僳族的民間傳統活動。
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四舉行。它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山神眾仙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和十五,都要來到麻甫里都和登梗里都兩個溫泉沐浴潔身。
于是傈僳族祖先便決定在這里舉行湯泉詩會,時間定為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過去,人們一到溫泉,便先要殺雞祭神。
據說從前這里有個慈悲的山神,每年都為趕會的人們準備許多上好炊具。不料,一個黑心的老財主存心坑害大家,他在山神為趕會的人準備的銅鍋里煮狗肉,在金碗里放狗血,結果觸犯了山神的戒規。
從此,趕會的人就再也用不上山神的炊具了。 不過善良的傈僳族人至今仍未忘記慷慨的山神。
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賽歌。 一般每天要賽幾十首,有古歌,也有現代民歌,唱到高興處, 可連唱7天7夜。
在賽歌中,有一首民歌是貫穿詩會始終的, 即謳歌愛情和勞動的長詩《湯泉戀歌》,它是一部傈僳人世代 傳承的抒情長詩,敘述的是一對青年歷經3年在溫泉邊三度 相愛的故事。 。
七、描寫麗江水詩句
描寫麗江水的詩句如下: 1、古城夜空茶酒香,游人如織賽馬幫。
小橋流水垂柳倒。今日已非古時廊。
——《夜游麗江古城》作者:藍色港灣 2、高原水鄉不虛名,小橋流水楊柳亭。十里酒吧千年月,絕勝江南別樣情。
玉龍雪峰白云飛,藍月湖波翠如翡。甘海子草色漫天,牧歌遙遙駿馬歸。
——《麗江行》作者:司馬秋風 3、翠色山巒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曲巷,歲月久悠增。
——《尋麗江古城》 天凈 4、邊陲古城氣勢雄,遍布名勝醉春風。遙望玉龍瓊山峻,俯視墨潭泉液通。
萬朵茶花一半山,千翠綠樹十三峰。佛洞煙霞鎖翠微,金沙虎跳騰碧空。
——《滇西游記》 5、深夜不能眠,舉杯無管弦。美酒英雄淚,明月佳人眼。
離家千萬里,彩云照西南。兄弟情義在,豪飲醉不還。
——《麗江感懷》作者:簡雷 擴展資料: 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后期),地處云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里。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巖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等景點。
麗江為第二批被批準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