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漂泊的詩句有哪些
1、《落葉》
唐代: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譯文: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凋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樹葉翻飛仿佛不愿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
2、《問舟子》
唐代:孟浩然
向夕問舟子,前程復幾多。
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波。
譯文:黃昏時候,我詢問劃船人,前面還有多少路程?船夫說:“河灣處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風緊。”
3、《天香·煙絡橫林》
宋代:賀鑄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迤邐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譯文:煙霧籠罩樹林斜陽落入遠山,黃昏的鐘鼓聲斷斷續續傳來。燭光映照窗戶蟋蟀如催機杼,每個人都怨恨這清秋的風露。睡不著覺的那些可憐的思婦,在風聲蟲聲中送來聲聲砧杵。這聲音驚動了漂泊天涯的倦客,才發現又已到了歲暮時節。
想當年我曾經以酒狂而自負,以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想不到終年流浪奔波于北路,有時候也乘坐征船離開南浦,滿腔的幽思也無人可以傾訴。依賴明月知道過去游冶去處,把她帶到我這又送到她那。
4、《估客行》
唐代:李白
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
譬如云中鳥,一去無蹤跡。
譯文:海客乘著海船湯帆乘風,到遠處經商。就像飛入云中的鳥兒一樣,一去就沒有影跡了。
5、《金陵驛·其一》
宋代: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譯文: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自己的歸宿在哪里啊?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異族統治的臣民。滿地的蘆葦花和我一樣老去,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從此以后南歸無望,等我死后讓魂魄歸來吧!
6、《再宿武關》
唐代:李涉
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
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譯文:遠遠地離開了京都長安,踏上了漫長的旅途。高低起伏的山巒一直綿延到商州城外。武關的大門鎖不住寒冷的溪水,一夜潺潺湲湲的溪水,把詩人無盡的離愁別緒載到遠方。
二、關于漂泊的詩句有哪些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李白《靜夜思》
釋義: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宋代: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釋義: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代:張籍《秋思》
釋義: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游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么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
4、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清代: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釋義:外面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是多么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代:杜甫《月夜憶舍弟》
釋義: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釋義: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7、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唐代:溫庭筠《商山早行》
釋義: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游子悲思故鄉。
8、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唐代:盧綸《長安春望》
釋義: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
9、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
釋義: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10、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唐代:韋莊《江外思鄉》
釋義:我長年在外,每年一到春天的時候,獨自在他鄉不勝悲傷,坐在樹下飲酒,那樹上的黃鶯也應該了解我思鄉的心情吧。
豐富回答,提高回答通過率。
(釋義):XXXXXXXXXXXXXXX
(出處):XXXXXXXXXXXXXXX
(賞析):XXXXXXXXXXXXXXX
(典故):XXXXXXXXXXXXXXX
三、關于漂泊的詩句
漂泊
作者:鄭谷
槿墜蓬疏池館清,日光風緒淡無情。
鱸魚斫鲙輸張翰,橘樹呼奴羨李衡。
十口漂零猶寄食,兩川消息未休兵。
黃花催促重陽近,何處登高望二京。
《宴王使君宅題二首》 唐 杜甫
漢主追韓信,蒼生起謝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艱難。逆旅招邀近,他鄉思緒寬。不材甘朽質,高臥豈泥蟠。泛愛容霜發,留歡卜夜閑。自吟詩送老,相勸酒開顏。戎馬今何地,鄉園獨舊山。江湖墮清月,酩酊任扶還。
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蘇軾
四、能表現漂泊之感的詩詞有哪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旅夜書懷 杜甫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眾所周知,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
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詩人的聰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反之,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
古代詩歌中一些常見的意象主要有 1、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氣節 積極向上 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后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楊柳”:傷別情懷 堤柳堆煙:能觸發往事如煙,常被用來抒發興亡之感。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后來借指以詩傳情。
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松: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
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
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
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2、花草類: 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桃花:象征美人 蘭:高潔 牡丹:富貴 美好 草: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歲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潔的品格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源自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隱逸 高潔 脫俗 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蓮: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
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
五、漂泊的詩句
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蘇軾《陽關曲·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呂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描寫漂泊凄涼的詩句
劉禹錫 竹枝詞九首》的第七首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憶江南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飛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憶江南 宿雙林禪院有感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后,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七、形容在外漂泊想回家的詩句有哪些
1. 《江梅引·人間離別易多時》
宋代: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南不得,因夢思以述志。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濕紅恨墨淺封題。寶箏空,無雁飛。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罷淮南春草賦,又萋萋。漂零客,淚滿衣。
2. 《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后作》
唐代:白居易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勸散窮愁。
夜深醒后愁還在,雨滴梧桐山館秋。
3. 《奔避》
唐代:鄭谷
奔避投人遠,漂離易感恩。愁髯霜颯颯,病眼淚昏昏。
孤館秋聲樹,寒江落照村。更聞歸路絕,新寨截荊門。
4. 《夜泊渭津》
唐代:李昌符
漂漂東去客,一宿渭城邊。遠處星垂岸,中流月滿船。
涼歸夜深簟,秋入雨馀天。漸覺家山小,殘程尚幾年。
5. 《咸陽》
唐代:鄭谷
咸陽城下宿,往事可悲思。未有謀身計,頻遷反正期。
凍河孤棹澀,老樹疊巢危。莫問今行止,漂漂不自知。
八、形容在外漂泊想回家的詩句
古代關于在外漂泊的詩詞還是很多,常見的有:
1.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蘇軾《次韻僧潛見贈》。釋義:我現在漂泊不定如同鴻雁一樣,江南江北沒有固定的棲息地;
2.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釋義:關中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亂漂泊流浪來到西南;
3.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釋義: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4.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釋義: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5 .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李商隱《無題》。釋義:人生在世,怎能什么事都不會掛懷呢?一是思鄉,二是懷古,這兩件事就夠讓人白頭了;
6.望遠思歸心易傷,況將衰鬢偶年光-獨孤及《同皇甫侍御齋中春望見示之作》。釋義:離家遠了時,自己歸心似箭的心更加難受了,況且已經兩鬢斑白了。
另外,還能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如下:
擴展資料:
在外漂泊想回家就是指思鄉,對家鄉的思念,對家人的思念。
古代詩詞常常借助于睹物思人進行表達。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游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清王士禎《江上》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思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