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詩里的神話傳說有哪些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洞庭水湄秋草依風,詩人李白不禁 聯想起娥皇女英的神仙往事,“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 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晚唐詩人李商隱,用“情詩”一般的美麗語言,諷刺了 唐代那些迷信長生不老之術的皇帝。“瑤池阿母”是誰? “八駿巡游”又是什么故 事?…… 神話是人類童年的產物,充滿神奇幻想的神話故事,把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
中國有著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幾千年來流傳不衰。富有浪 漫主義精神的詩人們,將這些久傳不衰的神話傳說入詩,詩的意境與神話故事完美 結合,留給了我們神奇絢爛的神話傳說的世界。
二、在詩句中引用神話傳說故事,并賦予新意,這樣的詩句有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5、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2
三、有關神話傳說的古詩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云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并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夢林。 蹉跎游子意,眷戀故人心。
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游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云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飖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愿似流泉鎮相續。 峽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猿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2.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滿江紅 【宋】何師心 一水飛空,揭起珠簾全幅。 不須人卷,不須人軸。
一點不容飛燕入,些而未許游魚宿。 向山頭、款步聽疏音,清如玉。
三峽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龍浴。
更兩邊瀟灑,數竿修竹。 曉倩碧煙為繩束,夜憑新月為鉤曲。
問當年、題品是何人,黃山谷。
四、神話的古詩
《李憑箜篌引 》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晏 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五、關于神話故事的古詩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讀《山海經》陶淵明〔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李憑箜篌引
唐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飖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2.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六、古詩詞中的典故傳說
一、引用歷史典故。
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提到孫權、劉裕、劉義隆、廉頗等幾個歷史人物及他們的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對時事的看法,表達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和壯志難酬的慨嘆。
此外,經常入典的歷史故事有:“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對大將武功的推崇;“新豐客”“新豐”,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任用;“楚狂”“接輿”,喻不滿現實、佯狂處世的隱士,用來抒發牢騷,或表示甘于隱匿的思想;“青冢”即昭君冢,用來描寫塞外景色,抒發征人悲壯凄涼的情懷;“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歸云”“五湖煙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激流勇退,遨游江湖,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南冠”“楚囚”,指被羈絆的正義之士,或指詩人身陷囹圄;“王謝堂前燕”,以王謝家族盛衰為喻,寄托吊古傷今的情懷;“高山流水”“伯牙琴”,指知己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以及在才學、技藝方面的互相了解與合作。
二、引用神話傳說。
如李商隱《無題》中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海上三神山也,自古以為是可望而不可即之地;“青鳥”,是西王母跟前的信使,專為她傳遞音信。詩人借“蓬山”比喻意中人遠隔萬重的仙境,與會無期,怎不令人愁絲縈懷?只好請“青鳥”去殷勤問候,表達了詩人對意中人的惦念之情和內心的無限惆悵。
借用神話傳說入典的,常見的還有:“滄海桑田”,比喻時局變化和人事變遷;“爛柯人”暗示了在外時間的長久,又表現出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回雁峰”,相傳雁到此不再南去,遇春而回,表達返回故國的愿望;“桂魄”“蟾桂”,代稱月亮;“化鶴”“歸鶴”,表示人生變幻,反映一種消極的出世思想;“赤松子”指仙人,表現尋仙訪道的思想和生活;“七夕”“鵲橋”“星橋”“牽牛織女”等,常用來寫男女愛情的忠貞;“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多用來詠懷與巫峽有關的古跡,或寫男女戀情;“天狼”,表示有戰事;“折桂”,指登科及第。
三、引用、化用前人語句。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兩句,早在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中就用“心若懷冰”來比擬心靈的純潔,后來鮑照《白頭吟》中用“清如玉壺冰”比喻清白高潔的品格,再后來唐人用“冰壺”比喻為官清廉高潔。這樣,在王昌齡的這兩句詩句中,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更能表達自己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引用前人詩句入典,常見的還有:“玉樹后庭花”“后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后主制作的樂曲,這靡靡之音使陳朝走向滅亡,后人用這首曲表淫靡之音、亡國之音;“陽春白雪”,用來稱贊那些不容易被大眾接受的高雅的藝術作品;“關山”“關山月”,是邊地音樂,表達遠離家鄉、戍守邊關的將士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二毛”,指人屆中年,頭發斑白,表示年歲漸長,日見衰老;“山陽聞笛”“聞笛”,表示追念故友,緬懷友誼;“五柳先生”“五柳”,指高人隱士,或高人隱士隱居之地;“采薇”,表示隱退之志,以示高潔;“式微”,表示國勢或門祚衰落,或自己政治上不得意,打算歸隱田園;“登樓”,表示登高遠眺,千里江山盡收眼底的情景,同時又喚起思家念鄉,懷念故國的憂傷情緒;“魯叟”,孔子的代稱,有時也比喻老儒,常借此感嘆道之不行,個人不得施展其抱負;“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也比喻活躍的思想、不羈的性格;“新亭淚”“新亭風景”,表示對國勢衰頹、山河變色的感傷,寄寓愛國憂時的情懷等。
七、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后羿射日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
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
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里去進讒言,使天帝終于疏遠了后羿,最后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后羿打獵為生。
嫦娥奔月后翌射殺了九個烈日之后,太陽月亮交相生輝,寰宇從此炎涼。玉帝念其功偉,讓西王母給其仙丹,讓他在月圓之夜,吃丹飛天。
列入眾仙,并賜廣寒宮一座。旨云。
“ 正是十五月如銀,瓊樓玉宇可登臨,世間百姓抬頭看,后翌射日萬世吟”后翌接到詔書后,告訴了他的姐姐嫦娥,這是一位好姐姐,后翌總是把些事告訴她,快樂,痛苦,得意,失意。每當這時嫦娥總是聽著,她的招牌是她的笑容,誰也沒有見她哭過,后翌得到了玉帝的圣旨,也就想到的是嫦娥。
嫦娥還是那樣的淡,:“你覺得好,你就去吧!“,她竟然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后翌的快樂頓時不著邊際。
十五這天的夜晚就到了,后翌來看嫦娥姐姐。姐姐倚門望著她。
“今天就要走了?”“是的““天上很好嗎?““應該很好的,天上的一切都是好的。”后羿眼神中有著無限憧憬。
“也許吧!“嫦娥不再說什么。依然是那一笑。
后翌望著嫦娥,若有所思。“來,今天十五,你和我,對月成三人,咋們來個一醉方休“ 后翌說道。
天邊的月色被浮云遮住,其實天上并沒有那一輪。嫦娥察覺到了這點,一抹若有似無的嘲笑從她嘴角邊揚了起來。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吧。“心里狠狠的說道。
轉過頭,淚水流了下來。兩淚漣漣帶著溫度滑入酒杯中。
嫦娥的身子微微的晃了起來嫦娥,你怎么了?“嫦娥轉過身來 “沒什么“,忽地一笑。“后翌,你上了天堂,還會想念我嗎?““會的,我會常來看你:”,后翌說這句話時連自己都不敢相信,人間天堂,本來就屬于兩個世界,難道這是永別。
后翌不忍多想。“天上一日,地下多年,等你上去轉個把月,姐姐就歸于那短松崗了,別騙姐姐開心,只要記的姐姐就行了”。
嫦娥還是淡淡的笑著,也許她想哭,但是她這么的笑著。后翌望著這個女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微笑,就這么走了嗎,就離開這個每日在夕陽中待我歸來,輕輕拂去我身上塵土,給我溫柔一笑的女子了嗎,就離開那個總是鼓舞我.,勇敢去做,萬事無懼的女子嗎,就離開那些喝酒談心,互相依偎的歲月了嗎?后翌發覺自己已經不能夠離開這個女子,離開她的微笑,她的關懷。
而這些原本只有在失去時才能感覺到的啊,可是這個女子,總是云淡風輕,沒了我,她還是可以這樣美麗的笑著。我或許再也看不到她了,就讓我記住她笑的真好。
后翌心里這么想。舉起酒杯,一干而盡,酒中有一種苦澀的滋味,真奇怪喝完這酒的感覺會這么的痛楚。
后翌抬起頭。嫦娥那雙明如秋水的眼睛正脈脈含情地望著后翌,后翌亦回望她,四目相對……后翌發現她那笑容后有兩行淚水順著臉頰流過。
他終于明白了酒的苦澀。嫦娥也會有的苦澀。
沒有狂風大作、沒有電閃雷鳴,枝頭的秋蟬也在這一刻變得格外沉靜。“天上很好嗎?“ 嫦娥問“不知道,但我知道現在最好 “。
一輪明月從浮云中飄出來,紅色的月亮映在嫦娥和后翌的眼球中,他們久久的凝視著。‘那正值良辰美景,還看我干什么,知道該做什么嗎“ 嫦娥笑了,笑容如同一朵盛開的白蓮綻放在如水的月色之中。
‘當然知道““嫦娥,賞月了!“ 后翌激動的喊道。現在他們可以盡情的享受著月光,后翌抱著嫦娥,而嫦娥唱著那首歌。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后記:當我把這個故事公布于眾的時候,有個叫逢蒙的人也傳著另外一個故事,那就是大家熟知的………….,其實那一天,這個逢蒙正在后翌的門外轉,一只黑貓從房頂上串到對面的樹上,逢蒙迷糊中只看到黑影一躍,接著聽到后翌激動得在喊, 嫦娥,上(賞)月了!,所以理所當然,這個逢蒙就以為……..。想想后翌這么英勇純情的人物,怎么會落的那么慘的下場,都是逢蒙編的唄。
因為后來誰也沒見到他倆。他們早已一頁扁舟,云游四海,過神仙一般的日子去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后翌還幸好沒有上天,玉皇為了掩人耳目,說是讓后翌上天,其實是想替幾個孩子報仇治他的罪呢,那個廣寒宮,科學家都上去都看到了,除了大大小小的坑,和一些破爛石頭之外什么也沒有,而且還一半火熱,一半涼,那是人住的。
八、神話故事的古詩四行
關于神話故事的古詩不過,屈原的九歌是。
一)九歌·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ěr],璆[qiú]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zhèn],盍[hé]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fú]兮拊[fǔ]鼓,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jiǎn]兮姣[jiāo]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二)九歌·云中君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jiǎn]將憺[dàn]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biāo]遠舉兮云中;
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三)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猶,蹇[jiǎn]誰留兮中洲;
美要眇[miǎo]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yuán]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邅[zhān]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綢,蓀[sūn]橈兮蘭旌;
望涔[cén]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女嬋媛[chán yuán]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chán yuán],隱思君兮陫[fèi]側;
桂棹兮蘭枻[yì], 斫[zhuó]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qiān]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lài]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
朝騁騖[wù]兮江皋,夕弭[mǐ]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jué]兮江中,遺余佩兮澧[lǐ]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