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渡之戰的詩句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背景]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二、包含昌月的詩詞
《穆陵大禮圖》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丹青百丈鵝溪絹,縹軸南郊大禮圖。
官隸威儀猶是漢,山河風景已非吳。
秋陰汾水年年雁,月黑連昌夜夜狐。
輦路莫驚荒草暗,鮧膏燈滅出金鳧。
《建昌渡暝吟》
年代: 唐 作者: 韋莊
月照臨官渡,鄉情獨浩然。鳥棲彭蠡樹,月上建昌船。
市散漁翁醉,樓深賈客眠。隔江何處笛,吹斷綠楊煙。
《次韻李秬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晁補之
寒巖幽霧不曾開,殘雪猶封宿草荄。
一萼故應先臘破,百花渾未覺春來。
慚非上苑青房比,誤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橫斜還許落金杯。
三、魏晉南北朝的詩句有哪些
魏晉南北朝詩選〔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注】: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東漢末年,以黃巾軍為代表的農民革命武裝,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王朝的腐朽統治。曹操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裝,接著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逐個地打敗了其他地方割據勢力,最后統一了北方,形成了與吳、蜀相峙的三國鼎立局面,并為日后的晉朝進一步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他又采取了一些打擊豪強、抑制兼并、廣行屯田的措施,對當時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戰亂中度過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動亂,表現了他統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積極,風格慷慨悲壯。
他的詩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樂府古題,明顯地表現了對漢代樂府的繼承關系。他的文章也一變東漢以來的典雅繁縟,而以"清峻通侻"著稱,顯示著他崇尚刑名,反對儒學傳統的突出特點。
魯迅曾稱他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曹操的著作今有輯本《曹操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魏武帝詩注》較為詳備。
蒿里,指死人所處之地。蒿,同,枯也,人死則枯槁,故云。
《蒿里行》是漢樂府《相和歌。相和曲》中的一個曲調名,是當時人們送葬時所唱的挽歌。
這里是曹操按照舊題寫作的新辭。作品敘述了袁紹等軍閥討伐董卓不成,轉而互相攻戰,給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
這表現了作者對割據勢力的痛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同時也暗含著作者要削平戰亂,建立一個統一國家的愿望。〔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注】:《短歌行》是漢樂府的曲調名,屬《相和歌·平調曲》。
這里是曹操按舊題寫作的新辭。從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一文看,此詩可能作于建安十三年征孫權的前夕。
原作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一首。作品反映了曹操為實現他統一全國的政治理想而廣泛招攬人才的急切心情。
第一節調子比較低沉,這是時代亂離和漢末以來社會上流行的頹廢人生觀在作者思想上引起的回波反響。從第二節起調子變化,作品出現新境界,新場面。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抑揚頓挫,慷慨激昂,是不可多得的四言警句。〔曹操〕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觀滄海》是《步出夏門行》第一首。《步出夏門行》是漢樂府曲調名,屬《相和歌·瑟調曲》。
曹操曾用這個舊題寫過新辭,全詩共四首,前面有"艷"(序歌)。正當東漢末年,中原地區軍閥混戰的時候,活動在遼西一帶的烏桓民族強盛起來。
他們攻漢州郡,掠虜漢民,成為北部的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垮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袁紹死,袁紹的兒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中去了。
當時曹操的處境是,南有盤據荊襄一帶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弟勾結的烏桓,形勢是嚴重的。曹操采用了謀士郭嘉的意見,于建安十二年(207)八月,出奇兵襲擊烏桓,大破烏桓于柳城(今遼寧省興城縣西南)。
九月,勝利回師。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就作于回師的途中。
《觀滄海》描寫了碣石山下深秋的海景,通過寫景,自然巧妙地抒發了作者對于當時的社會動亂,生計艱難,人心不定的種種憂慮,并暗含著他削平割據、穩定時局、建功立業的壯志雄圖。作品情景交融,境界場面極其壯闊。
〔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注】:《龜雖壽》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首。
作品從哲學角度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他否定方士們關于神仙的種種妄談,也否定當時社會上流行的那種消極頹廢和及時行樂,而表達了自己的一種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與豪邁氣概。〔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
四、落紅的詩句
【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天仙子】中華詩詞-北宋-張先
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
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傷流景。
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
云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
風不定。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綺羅香】 中華詩詞-南宋-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在。
驚粉重、蝶宿西園,
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
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
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綠生時,
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水龍吟】中華詩詞-北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