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上字的古詩
1.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宋代:歐陽修(一說朱淑真)《生查子·元夕》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代:李白 《靜夜思》
3.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唐代: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代:張九齡《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5.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6.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唐代:李德裕《故人寄茶》
7.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代:趙嘏《江樓舊感 / 江樓感舊》
8.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0.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五代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上(音:shàng),漢字,下面的一長橫代表水平線,上面的一短橫是指示性符號,表示位置在水平線以上這一概念,屬指事造字方法。和下是反義詞。
字義
〈名〉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線,線上一短橫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義:高處;上面。
(2) 同本義
上,高也。--東漢·許慎《說文》
宛丘之上兮。--《詩·陳風·宛丘》施于松上。--《詩·小雅·頡弁》
冬時有嗽上氣疾。--《周禮·疾醫》
云上于天干。--《易·需》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荀子·勸學》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上榮(飛檐。屋檐兩端的挑角);上檉(門框上端的橫梁);上漏下濕(形容屋舍破舊,不蔽風雨);上網(系在箭靶上方的繩子);上丹田(道家謂人的兩眉之間為上丹田);上下肩(上邊和下邊,也指左右兩邊)。
(4)上天;天帝
文王在上。--《詩·大雅·文王》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5) 又如:上方(天上仙界皇帝);上干天怒(惹起上天震怒);上仙(天上的神仙);上穹(上天;天帝);上皇(天帝);上神(神靈;天神);上都(指天宮)。
(6)上級;尊長;社會的最高層
觀袁守雖得民,然自喜輕上,其禍非外至也。-- 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宋·蘇軾《教戰守》
(7) 又如:上流(上輩);上蒸下報(晚輩男人和長輩女子通奸叫"蒸"或"烝";反之叫"報");上戶(富家巨室);上廳(官署);上憲(上司;上級官員);上上乘(等級最高的);上位(高位,顯達的職位;特指君位,帝位);上冢(指首輔,朝廷大臣);上坐,上席(受尊敬的席位)
(8) 君主;皇帝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呂氏春秋·察今》
上使外將兵。--《史記·陳涉世家》輔臣以上意為辭。公(袁可立)于末坐抗聲曰:"特相公不肯耳!"--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訃聞,上遣官視葬,有司陳祭,博士弟子員鄉三老俎豆之于學宮之旁。--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9) 又如:上用(皇帝用的規格);上裁(皇帝裁定);上國(漢代諸侯稱帝室為上國,后多指國都京城);上苑(供帝王打獵、玩耍的園林);上林(泛指帝王的園囿)
(10)工尺譜里的"do"稱為上 。(11) 時間,時候。
三歲上讀得書,五歲上屬得對。--宋·佚名《張協狀元》
(12)方位詞,邊,畔
送我乎淇之上矣。--《詩·墉風·桑中》
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蘇武》
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明史·海瑞傳》
(13)由低處到高處:高山高樓。
(14)按規定時間進行某種活動:上班上學。
二、誰知道古詩中帶有戴字的詩句有什么
晨星理荒歲,戴月荷鋤歸-----------------飲酒,陶淵明 戴天惟慶幸,選地即殊尤.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宋璟戴颙常執筆,不覺此身非. 《送少微上人入蜀》李端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尋. 《云陽觀寄袁稠》李端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 《戴勝詞》王建戴馮遙避席,祖逖后施鞭.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元稹戴勝飛晴野,凌澌下濁河. 《春閨思》令狐楚戴花紅石竹,帔暈紫檳榔. 《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白居易戴鈴健鶻隨聲下,撼佩驕驄弄影行. 《少年行》雍陶。
三、含有上字的詩句
題竹林寺 朱放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始聞秋風 劉禹錫
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憶江上吳處士 賈島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題岳陽樓 白居易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安定城樓 李商隱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初入武夷 李商隱
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送人游吳 杜荀鶴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岳祠 高明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感遇 張九齡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木蘭辭 南北無名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題榴花 朱熹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侍宴 沈佺期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殤獻壽樂鈞天。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 元好問
高原出水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入若耶溪 王籍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送別詩 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長恨歌 白居易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四、含有下字的詩詞
飛流直下三千尺 《惜花吟》鮑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歡,莫待春風總吹卻。
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松花香。妝成罷吟恣游后,獨把芳枝歸洞房。
《賦得含峰云》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云。玉葉依巖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陣影,逐吹起羅文。非得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過溫湯》李治 溫渚停仙蹕,豐郊駐曉旌。路曲回輪影,巖虛傳漏聲。
暖溜驚湍駛,寒空碧霧輕。林黃疏葉下,野白曙霜明。
眺聽良無已,煙霞斷續生。《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縣。
一面施鳥羅,三驅教人戰。暮云成積雪,曉色開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覺林野變。北風勇士馬,東日華組練。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復憶磻溪便。歲豐將遇賢,俱荷皇天眷。
《千秋節宴》李隆基 蘭殿千秋節,稱名萬壽觴。風傳率土慶,日表繼天祥。
玉宇開花萼,宮縣動會昌。衣冠白鷺下,帟幕翠云長。
獻遺成新俗,朝儀入舊章。月銜花綬鏡,露綴彩絲囊。
處處祠田祖,年年宴杖鄉。深思一德事,小獲萬人康。
《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李適 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
萬實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歡心暢遐邇,殊俗同車書。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鏘鏘間絲生,濟濟羅簪裾。
此樂匪足耽,此誠期永孚。《賦戚夫人楚舞歌》李昂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顏如花。
閨中歌舞未終曲,天下死人如亂麻。漢王此地因征戰,未出簾櫳人已薦。
風花菡萏落轅門,云雨裴回入行殿。日夕悠悠非舊鄉,飄飄處處逐君王。
閨門向里通歸夢,銀燭迎來在戰場。相從顧恩不雇己,何異浮萍寄深水。
逐戰曾迷只輪下,隨君幾陷重圍里。此時平楚復平齊,咸陽宮闕到關西。
珠簾夕殿聞鐘磬,白日秋天憶鼓鼙。君王縱恣翻成誤,呂后由來有深妒。
不奈君王容鬢衰,相存相顧能幾時。黃泉白骨不可報,雀釵翠羽從此辭。
君楚歌兮妾楚舞,脈脈相看兩心苦。曲未終兮袂更揚,君流涕兮妾斷腸。
已見儲君歸惠帝,徒留愛子付周昌。《菩薩蠻》李曄 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
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遠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飄飄且在三峰下,秋風往往堪沾灑。
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思夢時時睡,不語長如醉。
早晚是歸期,蒼穹知不知。《黃臺瓜辭》李賢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雜歌謠辭?黃臺瓜辭》李賢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和題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丹景山頭宿梵宮,玉輪金輅駐虛空。
軍持無水注寒碧,蘭若有花開晚紅。武士盡排青嶂下,內人皆在講筵中。
我家帝子傳王業,積善終期四海同。《幸白鹿觀應制》蘇颋 碧虛清吹下,藹藹入仙宮。
松磴攀云絕,花源接澗空。受符邀羽使,傳訣注香童。
詎似閑居日,徒聞有順風。《扈從溫泉奉和姚令公喜雪》蘇颋 清道豐人望,乘時漢主游。
恩暉隨霰下,慶澤與云浮。泉暖驚銀磧,花寒愛玉樓。
鼎臣今有問,河伯且應留。《經三泉路作》蘇颋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漸賒。
竹障山鳥路,藤蔓野人家。透石飛梁下,尋云絕磴斜。
此中誰與樂,揮涕語年華。《閑園即事寄韋侍郎》蘇颋 結廬東城下,直望江南山。
青靄遠相接,白云來復還。拂筵紅蘚上,開幔綠條間。
物應春偏好,情忘趣轉閑。憲臣饒美度,聯事惜徂顏。
有酒空盈酌,高車不可攀。《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后望終南山見示之作》蘇颋 奕奕輕車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極,中路視咸陽。委曲漢京近,周回秦塞長。
日華動涇渭,天翠合岐梁。五丈旌旗色,百層枌橑光。
東連歸馬地,南指斗雞場。晴壑照金戺,秋云含璧珰。
由余窺霸國,蕭相奉興王。功役隱不見,頌聲存復揚。
權宜珍構絕,圣作寶圖昌。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湯。
冢卿才順美,多士賦成章。價重三臺俊,名超百郡良。
焉知掖垣下,陳力自迷方。《相和歌辭?胡無人行》徐彥伯 十月繁霜下,征人遠鑿空。
云搖錦更節,海照角端弓。暗磧埋砂樹,沖飆卷塞蓬。
方隨膜拜入,歌舞玉門中。《胡無人行》徐彥伯 十月繁霜下,征人遠鑿空。
云搖錦車節,海照角端弓。暗磧埋沙樹,沖飆卷塞蓬。
方隨膜拜入,歌舞玉門中。《送特進李嶠入都袝廟》徐彥伯 特進三公下,臺臣百揆先。
孝圖開寢石,祠主卜牲筵。恩級青綸賜,徂裝紫橐懸。
綢繆金鼎席,宴餞玉潢川。北斗分征路,東山起贈篇。
樂池歌綠藻,梁苑藉紅荃。騎轉商巖日,旌搖關塞煙。
廟堂須鯁議,錦節佇來旋。《郊廟歌辭?儀坤廟樂章?昭升》薛稷 陽靈配德,陰魄昭升。
堯壇鳳下,漢室龍興。伣天作對,前旒是凝。
化行南國,道盛西陵,造舟集灌,無德而稱。我粢既絜,我醴既澄。
陰陰靈廟,光靈若憑。德馨惟享,孝思烝烝。
《儀坤廟樂章二首》薛稷 陽靈配德,陰魄昭升。堯壇鳳下,漢室龍興。
伣天作對,前旒是凝。化行南國,道盛西陵。
造舟集灌,無德而稱。我粢既潔,我醴既澄。
陰陰靈廟,光靈若憑。德馨惟饗,孝思烝烝。
乾道既亨,坤元以貞。肅雍攸在。
五、含有字的詩句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六、句中包含“上”字的詩句有哪些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往歲,馬死于二陵,騎驢至澠池。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減字木蘭花?已卯儋耳春詞 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送魏大從軍 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七、求帶有以下字的古詩詞
影: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寒
梅花
(唐)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疏
【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元)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暮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唐)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辭
【從軍行】(楊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倚
【望江南】(溫庭筠"唐)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