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寫過最著名的詩是什么
李白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最有名 的幾首古詩有《將進酒》《靜夜思》
《俠客行》《夢游天姥吟留別》 《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渡荊門送別》《望天門山》 《登金陵鳳凰臺》《蜀道難》等等 。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參考資料
劉建華編譯.唐詩宋詞元曲鑒賞辭典.北京:現代出版社,2017-05-01
二、李白寫過那些著名的古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蜀道難(李白)
噫吁唏。 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
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
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
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
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
畏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
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 □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
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
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
側身西望長咨嗟。
俠客行(李白)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
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
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
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
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
白首太玄經。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秋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三、李白一共寫過多少首詩
中國李白網
李白(701—762)是中國繼屈原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盛唐時代 思想文化哺育出來的時代驕子,他的思想和詩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時代特征。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后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四、李白寫的很著名的詩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秋浦歌(李白)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五、李白都寫過什么詩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
李白(701—762)是中國繼屈原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盛唐時代 思想文化哺育出來的時代驕子,他的思想和詩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時代特征。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后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他一共寫了多少首已經無據可查。
六、李白寫過哪些詩
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 [草堂集] …………………………………………………………… 1 [李翰林集] ………………………………………………………… 1 [李太白文集] ……………………………………………………… 1 [李翰林集] ………………………………………………………… 4 [分類補注李太白詩] ……………………………………………… 5 [唐翰林李太白詩集] ……………………………………………… 6 [分類李太白詩] …………………………………………………… 7 [唐李杜詩集] ……………………………………………………… 8 [唐李白詩集] ……………………………………………………… 9 [唐翰林李白詩類編] ………………………………………………10 [唐李白詩] …………………………………………………………11 [李翰林分類詩] ……………………………………………………12 [李翰林全集] ………………………………………………………13 [李詩通] ……………………………………………………………14 [李太白全集] ………………………………………………………15 [李太白文集輯注] …………………………………………………16 [李太白詩集注] ……………………………………………………17 [重刻李太白全集] ……………………………………………… … [李白集校注] ………………………………………………………18 [李白全集編年注釋] ………………………………………………19 [李翰林詩范德機批選] ……………………………………………20 [李詩選注] …………………………………………………………21 [李詩選] ……………………………………………………………22 [李太白詩選] ………………………………………………………23 [李詩抄評林] ………………………………………………………24 [李杜律詩] …………………………………………………………25 [李翰林詩選] ………………………………………………………26 [李詩選] ……………………………………………………………27 [李律七宮頗解] ……………………………………………………28 [李詩鈔述注] ………………………………………………………29 [李詩五言辯律] ……………………………………………………30 [李詩評選] …………………………………………………………31 [唐李白話] …………………………………………………………32 [李詩緯] ……………………………………………………………33 [詩緯李集] …………………………………………………………34 [李詩宜解] …………………………………………………………35 [瑤臺風雷] …………………………………………………………36 [李白詩選] …………………………………………………………37 [李白詩] ……………………………………………………………38 [李白詩選] …………………………………………………………39 [白話注解李白詩選] ………………………………………………40 [音注李太白話] ……………………………………………………41 [李太白詩集] ………………………………………………………42 [李杜詩選][李白與杜甫]…………………………………………43 [李白詩選] …………………………………………………………44 [李白詩選注] ………………………………………………………45 [李白詩選注] ………………………………………………………46 [李白詩選讀] ………………………………………………………47 [李白詩選] …………………………………………………………48 [李白詩選講] ………………………………………………………49 [李白詩選注] ………………………………………………………50 [李白文選] …………………………………………………………51 [李白選集] …………………………………………………………52 參考資料: http://**Article_*?ArticleID=1211。
七、李白寫的優美詩句
李白作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創作了很多描寫山的古詩,很難說哪一首是寫的最好的,下面介紹幾首最經典最、廣為流傳的供樓主欣賞。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八、李白寫過的詩哪些
望廬山瀑布
早發白帝城
將進酒
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汪倫
詠苧蘿山
塞下曲六首
靜夜思
望天門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鳳凰臺
長相思二首
把酒問月
獨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薩蠻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行路難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荊門送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
長干行
贈孟浩然
春思
軍行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
憶舊游。。
蜀道難
長門怨
送友人
白頭吟
草書歌行
關山月
白馬篇
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難
春夜洛城聞笛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行路難 其二
子夜四時歌:
夏歌
古朗月行
古風其二十四
月下獨酌其一
古風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遠
秋風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
遙有此寄
連理枝
金陵酒肆留別
北風行
憶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樂
塞上曲
白鳩辭
怨情
日出入行
獨漉篇
山中問答
江南春懷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鸚鵡洲懷禰衡
勞勞亭
子夜四時歌:
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時歌:
秋歌
金門答蘇秀才
學古思邊
玉階怨
妾薄命
結客少年場行
子夜四時歌:
冬歌
采蓮曲
飛龍引
謝公亭(蓋謝脁、范云之所游)
烏夜啼
久別離
送別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有所思
臨江王節士歌
擬古其九
古風其二
古風其三
九、李白在什么時期都寫過什么詩,最好詳細一點,謝謝
李白的三個時期的劃分我認為應該這么來算:1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
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
代表的詩:《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他以《莊子》里講的那個攪動天海的大鵬自比,對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滿自信,受到世人嘲笑,還以孔子(宣父)“后生可畏”的話為自己辯解。詩人在政治上十分天真,實際他未必具備政治家的才干,他的“大言”遭冷笑并不奇怪。
然而作為詩人,他卻是個天縱之才,是一只遨游天海的大鵬。他一生作詩人,政治上無作為,在他自己看來是不幸,可是對中國文學來說,卻是大幸。
唐詩如無李白,那就同華美的大廈抽掉一根棟梁,那才是極大的遺憾呢。在這個時期他的寫景的詩也是很好的,如<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第2個時期: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代表詩:《古風五十九首》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云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霓〔ní倪〕,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這是諷刺皇帝身邊得勢的佞幸人物。他們坐著華貴的大車招搖過市,蕩起漫天灰塵。
一些宦官(中貴)錢多得不得了,修起宏麗的住宅。替皇帝開心的斗雞人,也坐著帶華蓋的車耀武揚威。
他們鼻孔朝天,噴出的氣息仿佛吹動了天空的云霞(極言其驕橫),路上行人被嚇得不敢靠近。最后詩人慨嘆,社會上再也沒有許由(洗耳翁)那樣的賢人了,誰還能分出好人(堯)和壞人(跖)呢?傳說古代的圣君唐堯要把帝位讓給許由;許由聽說后認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河邊去洗耳朵,他被認為是厭棄名利的賢人。
跖,是傳說中古代的“大盜”,當然是作為壞人的代名詞。唐玄宗后期政治腐敗,王朝走下坡路,李白敏感到這一點,在詩中給以暴露和諷刺。
第三個時期: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戰城南》去年戰,桑干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秦家筑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野戰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yuān淵〕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這首詩用的是漢代樂府詩的題目,有意學習樂府詩的傳統,但比漢代那首《戰城南》寫得更形象,更深刻。唐玄宗好大喜功,連年征戰,百姓遭難,這首詩即為此而發。
一、李白寫過多少詩
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
5、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最細膩的景物描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7、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最摧人淚下詩句: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10、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