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牛的詩詞名句.
【標題】:牛 【年代】:唐 【作者】:李嶠 【體裁】:五律 【內容】:-------------------- 齊歌初入相,燕陣早橫功。
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下。 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標題】:小重山 喻牛子 【年代】:元 【作者】:王哲 【體裁】:詞 【內容】:-------------------- 堪嘆犢兒不喚牛。
性如湍水急,碧波流。只知甘乳做膏油。
長隨母,擺尾囗搖頭。漸漸騁無休。
奔馳山谷路,入溪溝。未從韁絆恣因由。
貪香草。怎曉虎狼憂。
【標題】:五歌·放牛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內容】:-------------------- 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 鄰肩抵尾乍依隈, 橫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斷塹無端入,背上時時孤鳥立。 日暮相將帶雨歸,田家煙火微茫濕。
【標題】:畫牧牛贊 【年代】:北宋 【作者】:黃庭堅 【內容】:-------------------- 鼻之柔也,以繩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縱而不蹊人之田,其誰早服之。 【標題】:詠牛應制 【年代】:唐 【作者】:許圉師 【體裁】:五絕 【類別】:動物 【內容】:-------------------- 逸足還同驥,奇毛自偶麟。
欲知花跡遠,云影入天津。 【標題】:飲牛歌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門外一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 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 牛能生犢我有孫,世世相從老故園。
【標題】:病牛 【年代】:宋 【作者】:李綱 【體裁】:七絕 【內容】:--------------------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人生得飽萬事足,拾牛相齊何足言! 。
二、描寫牛的詩句
關于牛的詩句 牛 唐·李嶠 齊歌初入相,燕陣早橫功。
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下。在吳頻喘月,奔夢屢驚風。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詠牛應制 唐·許圉師 逸足還同驥,奇毛自偶麟。
欲知花跡遠,云影入天津。牧童詞 唐·張籍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饑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壟頭。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
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牛牛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
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唐·顧況 昆侖兒,騎白象,時時鎖著師子項。奚奴跨馬不搭鞍,立走水牛驚漢官。
江村小兒好夸騁,腳踏牛頭上牛領。淺草平田攃過時,大蟲著鈍幾落井。
杜生知我戀滄洲,畫作一障張床頭。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織女嫁牽牛。
將牛何處去 唐·元結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官牛 唐·白居易 官牛官牛駕官車,浐水岸邊般載沙。一石沙,幾斤重,朝載暮載將何用。
載向五門官道西,綠槐陰下鋪沙堤。昨來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馬蹄。
右丞相,馬蹄蹋沙雖凈潔,牛領牽車欲流血。右丞相,但能濟人治國調陰陽,官牛領穿亦無妨。
田家詞 唐·元稹 牛吒吒,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種得官倉珠顆谷。
六十年來兵蔟蔟,月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驅牛駕車食牛肉。
歸來攸得牛兩角,重鑄鋤犁作斤劚。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愿官早勝讎早覆。
農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牧童詞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代牛言 唐·劉叉 渴飲穎川水,饑喘吳門月。
黃金如可種,我力終不歇。五歌·放牛 唐·陸龜蒙 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
鄰肩抵尾乍依隈,橫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斷塹無端入,背上時時孤鳥立。
日暮相將帶雨歸,田家煙火微茫濕。牧童詞 唐·儲光羲 不言牧田遠,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
方將憂暑雨,亦以懼寒陰。大牛隱層坂,小牛穿近林。
同類相鼓舞,觸物成謳吟。取樂須臾間,寧問聲與音。
詠臥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單火燎身。閑向斜陽嚼枯草,近來問喘為無人。
耕牛 宋·梅堯臣 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雖窮田疇,腸未飽芻菽。秋收風雪時,又向寒坡牧。
畫牧牛贊 宋·黃庭堅 鼻之柔也,以繩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縱而不蹊人之田,其誰早服之。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人生得飽萬事足,拾牛相齊何足言!飲牛歌 宋·陸游 門外一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
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
牛能生犢我有孫,世世相從老故園。老牛 元·宋無 草繩穿鼻系柴扉,殘喘無人問是非。
春雨一犁鞭不動,夕陽空送牧兒歸。牧牛詞 明·高啟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騎牛歌 清·陸師 牛背兒童自放歌,頭頭注澗復逾坡。問渠何法牛馴擾,鞭撻無驚芻牧多。
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老黃牛 臧克家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三、關于牛的名言要20句,不重復,盡量有名些的名言警句.
牛的諺語: 牛不吃水強按頭:比喻強迫人做不愿作的事。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犢子追兔子,有勁使不上:指受某種條件限制,有力氣也使不出來。
牛耕田,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對手再強也會有辦法制伏。
牛套馬,累死倆:套:指套車。指一快一慢,互相牽掣。
比喻做事難以合作。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胡拉亂扯,二者毫不相關 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指不憑空說大話,要看真本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 魯迅 老牛亦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風吹草低見牛羊。――《樂府詩集·敕勒歌》 系向牛頭充炭直。
――唐·白居易《賣炭翁》 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聊齋志異·促織》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純離為牛。――《左傳·昭公五年》 東鄰殺牛。
――《禮記·坊記》 牛曰太牢。――《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
四、形容人牛逼的語句
舉世無雙
舉足輕重
出類拔萃
出神入化
萬古流芳
氣勢磅礴
英姿勃發
英姿颯爽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斷
蓋世無雙
博學多才
見多識廣
才高八斗
學富五車
文武雙全
雄韜偉略
雄才大略
爐火純青
高瞻遠矚
汗牛充棟
英勇無敵
百折不撓
德藝雙馨
富甲一方
流芳千古
獨當一面
獨霸一方
中流砥柱
濟世之才
所向無敵
所向披靡
學亙古今
學貫長虹
聲撞四野
氣吞山河
力挽狂瀾
力能扛鼎
五、現代古詩描寫牛的詩句,兩句以內
明代詩人李東陽的《北原牧唱》:“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兒唱歌牛載歸.兒家在原牛在坂,歌聲漸低人更遠……”描繪出一派令人向往的田園牧歌風情.南宋大詩人陸游的《飲牛歌》:“門外一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牛能生犢我有孫,世世相從老故園.”表達出對牛的關心.田園山野幽趣,牧童騎跨牛背,橫吹竹笛,擴大了詩人的表現天地和浪漫的詩興.宋雷震《村晚》詩云: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借題發揮,也是歷代詩人經常采用的手法,清代畫家楊晉,在自己的畫作《柳塘春牧圖》上題詩:牧童牛背綠楊煙,斷續歌聲獨往返.不與人間榮辱事,滿蓑風雨亦堯天.清楚地表白了畫家不愿參與人間榮辱之事的爭搶,即便再大風雨也如過上了堯天舜日的好日子.元曲作家楊守中取元曲代牛申冤,把牛的一生甘苦訴了個罄盡,借牛直面控訴社會的不公.明代詩人高啟的《牧牛詞》:“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詩人筆下的牧童與牛朝夕相處、相依為命,心疼“牛勞牛饑”,更擔心牛被賣掉.再如宋代梅堯臣的《耕牛》:“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雖窮田疇,腸未飽芻菽.秋收風雪時,又向寒坡牧”.耕牛被繁重的耕作勞動弄破了脖子,沒有時間看顧自己瘦弱的牛犢,早出晚歸,饑寒交迫,詩人對耕牛的艱辛困苦傾注了深深的同情.元代宋無的《老牛》詩則為奉獻一生的老牛鳴不平:“草繩穿鼻系柴扉,殘喘無人問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動,夕陽空送牧兒歸.”正因為牛勤勞淳樸,任勞任怨,富于自我犧牲精神,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得到詩人的贊美.贊頌牛埋頭苦干、樂于奉獻的精神,以牛比人和自喻,是歷代詠牛詩歌的主調.唐代詩人元稹的《田家詞》生動地描寫了牛在干旱田地上耕作的勞累:“牛吒吒,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種得官倉珠顆谷.六十年來兵蔟蔟,月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驅牛駕車食牛肉.歸來攸得牛兩角,重鑄鋤犁作斤劚.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愿官早勝讎早覆.農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宋代孔平仲的《禾熟》通過一個秋收場景,刻畫了牛只知耕作、從不索取、隨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形象.其詩寫道: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唐代詩人劉叉有一首《代牛言》:“渴飲穎川水,饑喘吳門月.黃金如可種,我力終不歇.”牛渴時喝渾濁的河水,饑時對月喘著粗氣,艱辛的勞動創造了無數的財富,仍不得休息.“黃金如可種,我力終不歇”,揭露了統治者的貪婪,詩中的牛分明是封建社會勞動人民被壓迫、剝削生活的寫照.南北宋時期的名臣李綱堅決主張抗金和革新內政,罷相貶官后曾寫下《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人生得飽萬事足,拾牛相齊何足言!”他以樸實的筆墨勾勒出病牛的崇高形象,贊頌了病牛的堅韌品格和精神境界.實際是以病牛自喻抒發抱負:雖然遭受打擊,弄得筋疲力盡,仍然要以國家興亡和蒼生為念,表現出可貴的奉獻精神.白石老人詠牛詩,格調清新,小小之事,人詩人畫,別有風趣.就兒時放牧祖母給系一銅鈴事,畫成畫并題上了不只一首詩,云:祖母聞鈴心始歡,電曾總角牧童還,兒孫照樣耕春雨,老對犁鋤汗滿顏.白石老人一生,以牛自喻,到老還提醒自己,“不愁忘歸路,旦有牛蹄跡”.現代文豪魯迅曾自喻為牛,他說過:“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他的《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詩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聯,更是廣為傳頌的名句;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寫的《老黃牛》“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一詩,熱情稱贊了牛的勤奮;臧克家先生的“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也有的寫作“老牛亦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詩句表現了奮斗不息的“老黃牛”精神,人們經常引用以自勉,許多人還誤以為是古詩中的名句.總之,詠牛詩通過描繪和贊美牛的美好形象,歌頌了勞動、奮斗和奉獻精神.多讀讀詠牛詩可使人的心靈和感情升華.郭沫若先生用現代白話詩寫了一首《水牛贊》,直白地贊頌了人類的朋友水牛,語言質樸誠懇,對水牛作了高度的評價,稱頌水牛是“中國國獸,獸中泰斗”,同時也針對丑惡的一方(地主老財、狗等),作了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鞭撻.詩一開頭就大聲高呼:水牛、水牛、你最最可愛,你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堅毅、雄渾、無私、拓大、悠閑、和藹,任是怎樣的辛勞,你都能夠忍耐,你可頭也不抬,氣也不喘…… 此外,牛還常常成為詩人描寫自然風光特別是農村田園景象的亮點,增加了詩境的意趣和韻味,比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南北朝·無名氏);入坡。
六、形容男人牛逼的詞語
虎背熊腰
體壯如牛
尖嘴猴腮
賊眉鼠眼
面如重棗
唇若涂脂
豹頭環眼
燕頷虎須
聲如巨鐘
聲若巨雷
勢如奔馬
相貌堂堂
威風凜凜
細眼長髯
游蕩無度
助惡匹夫
人中呂布
馬中赤兔
德廣才高
禮賢下士
英才卓躒
忠果正直
志懷霜雪
嫉惡若仇
七、寫牛的詩句有哪些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來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 ----魯迅
老牛明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臧克家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蘇軾《詠海南》
五歌·放牛
【唐】陸龜蒙
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
鄰肩抵尾乍依隈,橫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斷塹無端入,背上時時孤鳥立.
日暮相將帶雨歸,田家煙火微茫濕.
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牧牛詞
【明】高啟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
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
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八、描寫牛的古詩句
1、農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唐·元稹《田家詞》
2、鄰肩抵尾乍依隈,橫去斜奔忽分散。——唐·陸龜蒙《五歌·放牛》
3、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宋·陸游《飲牛歌》
4、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高啟《牧牛詞》
5、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醉酒歌》
6、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兒唱歌牛載歸。——李東陽《北原牧唱》
7、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宋·李綱《病牛》
8、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唐·儲光羲《牧童詞》
9、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唐·元結《將牛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