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蜀的詩詞】
蜀中三首作者:鄭谷 年代:唐 體裁:七律馬頭春向鹿頭關,遠樹平蕪一望閑.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讀書山.江樓客恨黃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間.堤月橋燈好時景,漢庭無事不征蠻.夜無多雨曉生塵,草色嵐光日日新.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揚雄宅在唯喬木,杜甫臺荒絕舊鄰.卻共海棠花有約,數年留滯不歸人.渚遠江清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朱橋直指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云.窗下斫琴翹鳳足,波中濯錦散鷗群.子規夜夜啼巴樹,不并吳鄉楚國聞.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作者:王維 朝代:唐 體裁:七絕大羅天上神仙客,濯錦江頭花柳春.不為碧雞稱使者,唯令白鶴報鄉人.[出處]全唐詩:卷128_71蜀道難作者:李白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二、描寫蜀的詩詞
蜀中三首
作者:鄭谷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馬頭春向鹿頭關,遠樹平蕪一望閑。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讀書山。
江樓客恨黃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間。
堤月橋燈好時景,漢庭無事不征蠻。
夜無多雨曉生塵,草色嵐光日日新。
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
揚雄宅在唯喬木,杜甫臺荒絕舊鄰。
卻共海棠花有約,數年留滯不歸人。
渚遠江清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
朱橋直指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云。
窗下斫琴翹鳳足,波中濯錦散鷗群。
子規夜夜啼巴樹,不并吳鄉楚國聞。
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
作者:王維 朝代:唐 體裁:七絕
大羅天上神仙客,濯錦江頭花柳春。
不為碧雞稱使者,唯令白鶴報鄉人。
[出處]
全唐詩:卷128_71
蜀道難
作者: 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三、形容蜀國的詩句
送嚴黃門拜御史大夫再鎮蜀川兼覲省(岑參) 授鉞辭金殿,承恩戀玉墀。
登壇漢主用,講德蜀人思。副相韓安國,黃門向子期。
刀州重入夢,劍閣再題詞。春草連青綬,晴花間赤旗。
山鶯朝送酒,江月夜供詩。許國分憂日,榮親色養時。
蒼生望已久,來去不應遲。西蜀送許中庸歸秦赴舉(陳羽) 春色華陽國,秦人此別離。
驛樓橫水影,鄉路入花枝。日暖鶯飛好,山晴馬去遲。
劍門當石隘,棧閣入云危。獨鶴心千里,貧交酒一卮。
桂條攀偃蹇,蘭葉藉參差。旅夢驚蝴蝶,殘芳怨子規。
碧霄今夜月,惆悵上峨嵋。鳳棲梧/蝶戀花(程垓) 門外飛花風約住。
消息江南,已釀黃梅雨。蜀客望鄉歸不去。
當時不合催南渡。憂國丹心曾獨許。
縱吐長虹,不奈斜陽暮。莫道春光難攬取。
少陵辨得尋花句。覽皮先輩盛(崔璐) 河岳挺靈異,星辰精氣殊。
在人為英杰,與國作禎符。襄陽得奇士,俊邁真龍駒。
勇果魯仲由,文賦蜀相如。渾浩江海廣,葩華桃李敷。
小言入無間,大言塞空虛。幾人游赤水,夫子得玄珠。
鬼神爭奧秘,天地惜洪爐。既有曾參行,仍兼君子儒。
吾知上帝意,將使居黃樞。好保千金體,須為萬姓謨。
過隆中(崔道融) 玄德蒼黃起臥龍,鼎分天下一言中。可憐蜀國關張后,不見商量徐庶功。
華清宮三十韻(杜牧) 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仰窺丹檻影,猶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一千年際會,三萬里農桑。
幾席延堯舜,軒墀接禹湯。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北扉閑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厭未央。鉤陳裹巖谷,文陛壓青蒼。
歌吹千秋節,樓臺八月涼。神仙高縹緲,環佩碎丁當。
泉暖涵窗鏡,云嬌惹粉囊。嫩嵐滋翠葆,清渭照紅妝。
帖泰生靈壽,歡娛歲序長。月聞仙曲調,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玩兵師漢武,回手倒干將。
黥鬣掀東海,胡牙揭上陽。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
傾國留無路,還魂怨有香。蜀峰橫慘澹,秦樹遠微茫。
鼎重山難轉,天扶業更昌。望賢余故老,花萼舊池塘。
往事人誰問,幽襟淚獨傷。碧檐斜送日,殷葉半凋霜。
迸水傾瑤砌,疏風罅玉房。塵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鳥啄摧寒木,蝸涎蠹畫梁。孤煙知客恨,遙起秦陵傍。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奏章為得地,齚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厘亦恥言。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周鐘既窕槬,黥陣亦瘢痕。
鳳闕觚棱影,仙盤曉日暾。雨晴文石滑,風暖戟衣翻。
每慮號無告,長憂駭不存。隨行唯跼蹐,出語但寒暄。
宮省咽喉任,戈矛羽衛屯。光塵皆影附,車馬定西奔。
億萬持衡價,錙銖挾契論。堆時過北斗,積處滿西園。
接棹隋河溢,連蹄蜀棧刓。漉空滄海水,搜盡卓王孫。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掛跟。狐威假白額,梟嘯得黃昏。
馥馥芝蘭圃,森森枳棘藩。吠聲嗾國猘,公議怯膺門。
竄逐諸丞相,蒼茫遠帝閽。一名為吉士,誰免吊湘魂。
間世英明主,中興道德尊。昆岡憐積火,河漢注清源。
川口堤防決,陰車鬼怪掀。重云開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實剛腸者,形甘短褐髡。曾經觸蠆尾,猶得憑熊軒。
杜若芳洲翠,嚴光釣瀨喧。溪山侵越角,封壤盡吳根。
客恨縈春細,鄉愁壓思繁。祝堯千萬壽,再拜揖余樽。
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杜甫)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
嶷然大賢后,復見秀骨清。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歷職匪父任,嫉邪常力爭。
漢儀尚整肅,胡騎忽縱橫。飛傳自河隴,逢人問公卿。
不知萬乘出,雪涕風悲鳴。受詞劍閣道,謁帝蕭關城。
寂寞云臺仗,飄飖沙塞旌。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壯士血相視,忠臣氣不平。密論貞觀體,揮發岐陽征。
感激動四極,聯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廟丹青明。
匡汲俄寵辱,衛霍竟哀榮。四登會府地,三掌華陽兵。
京兆空柳色,尚書無履聲。群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
記室得何遜,韜鈐延子荊。四郊失壁壘,虛館開逢迎。
堂上指圖畫,軍中吹玉笙。豈無成都酒,憂國只細傾。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并。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
以茲報主愿,庶或裨世程。炯炯一心在,沉沉二豎嬰。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飛旐出江漢,孤舟輕荊衡。
虛無馬融笛,悵望龍驤塋。空馀老賓客,身上愧簪纓。
昔游(杜甫) 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寒蕪際碣石,萬里風云來。
桑柘葉如雨,飛藿去裴回。清霜大澤凍,禽獸有馀哀。
是時倉廩實,洞達寰區開。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臺。
君王無所惜,駕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給亦勞哉。
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肉食三十萬,獵射起黃埃。
隔河憶長眺,青歲已摧頹。不及少年日,無復故人杯。
賦詩獨流涕,亂世想賢才。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呂尚封國邑,傅說已鹽梅。
景晏楚山深,水鶴去低回。龐公任本性,攜子臥蒼苔。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杜甫)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
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嘆我凄凄求友篇,感時郁郁匡君略。
錦里春光空爛熳,瑤墀侍臣已冥莫。
四、關于川蜀的詩句
李白的《蜀道難》。
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五、請問關于四川(蜀)的古詩詞有哪些名篇名句請問關于四川(蜀)的古
蜀葵詠陳陶綠衣宛【一作去】地紅倡倡⑴,熏風似舞諸女郎。
南鄰蕩子婦無賴,錦機春夜成文章。蜀中寓懷李山甫千里煙霞錦水頭,五丁開得也風流。
春裝寶闕【一作鈿】重重樹⑴,日照仙州萬萬樓。蛙似公孫雖不守,龍如諸葛亦須休。
此中無限英雄鬼,應對江山各自羞蜀城懷古劉希夷蜀土【一作山】繞水竹,吳天積風霜。 窮覽通表里,氣色何蒼蒼!舊國有年代,青樓思艷妝。
古人無歲月,白骨冥丘荒。寂歷彈琴地,幽流【一作留】讀書堂。
玄龜埋卜室,彩鳳滅詞場。陣圖一一在,柏樹雙雙行。
鬼神清漢廟,鳥雀參秦倉。蜀中春日【一作雨】⑴鄭谷海棠風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不嫌蟻酒沖愁肺,卻憶漁蓑覆病身。
何事晚來微雨后【一作過】,錦江春學【一作似】曲江春?蜀【一作戎】葵花歌岑參《英華》作劉眘虛詩,注云:附見岑參詩⑴。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⑵。
【上二句與《韋員外家花樹歌》相重,他本多無此二句。】人生不得長少年⑶,莫惜床頭沽酒錢。
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蜀國偶題錢珝忽憶明皇西幸時,暗傷潛恨竟誰知?佩蘭應語宮臣道,莫向金盤進荔枝。
六、關于“樂不思蜀”的詩句有哪些
1. 《登科后》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2. 《客至》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3. 《西江月·頃在黃州》宋代: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4.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5.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宋代: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滟滪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七、寫詩句,帶一三五七九的
1.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回答者:清風厭倦漂泊 - 舉人 四級 11-30 20:09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魏萬之京【唐】李 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送人東游【唐】溫庭筠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回答者:hjfhhq - 狀元 十四級 11-30 20:16 友情送別詩詞 友情送別詩詞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倫理觀念:五倫: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 二,詩詞寫作的歷史背景:"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歌多用于友朋相離,詞多用于男女相別 第二節 唐前送別詩歌 第三節 唐人送別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八、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詩句 .
杜少府之任蜀州 詩篇名。
唐代王勃作。杜少府為作者友人。
詩中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慰勉即將分手的友人,意境開闊,一掃離別時的低沉情調,改變了漢魏以來送別詩的傳統格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quē)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別的詩,絕大部分是訴說難分難舍的心情,是憂愁悲苦的。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能辭!”②可以代表這類詩的基調。有沒有人把離別這件事看得很超脫,唱出豪邁的歌聲呢?有,不多。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其中很出色的一首。 【導讀】 一位朋友要遠去四川做官,詩人作此詩相贈。
全詩先收后放,先說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別之意,然后陡然一轉,說那里沒有朋友呢,男兒分別,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兒態呢?氣勢豪邁,意境開闊,尤其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成為千古名句。這首詩應當說是送別詩的精品。
【翻譯】 譯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知己,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譯文二: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
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濕衣裳。 譯文三: 雄偉的長安城有輔佐的三秦, 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別的情意, 因為都是離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內有一知己朋友, 縱使遠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鄰。
不要因為我們就要離別兩地, 就像普通兒女一樣淚濕衣襟。 譯文四: (即將告別)由三秦環繞護衛著的都城長安,(透過迷漫的)風煙(似乎能)望見(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同您(此時)都懷有惜別的心情,(因為我們)都是離鄉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內有著知心朋友,(即使)遠隔萬里(也)如近在咫 [zhí] 尺。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一帶) 人,初唐四杰之一。他是著名學者王通的孫子,很小的時候就寫得一手好文辭,有“神童”之稱,可惜不到三十歲就在渡海時落水而死了。
他做過幾任小官,卻兩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過的。留傳下來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較多,詩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
這首詩點明送別的地點是長安。他曾幾次到過長安。
這首詩有少年進取的精神,沒有消極頹唐的情緒,可能是詩人二十歲以前在長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時所作。少府,是當時對縣尉的通稱。
一作“蜀州”,在今四川省崇慶縣。“本文題目應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86年才改為“蜀州”當時王勃已故10年。
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帶。 [編輯本段]【詩句分析】 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后世稱它三秦。
這里可以理解為護衛。“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 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
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
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于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 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呢?我們同是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無限凄惻。
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 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凄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遠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我們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流淚沾巾啊!是對朋友的叮嚀, 熟悉漢魏詩的人,會發現這首詩同曹子建《贈白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種聯系。曹詩是這樣的:“心悲動我神,棄置勿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后展殷勤。憂思成疾疹,毋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王勃的詩,顯然受到曹詩的影響,是從曹詩脫化而來的,但兩者卻大有不同之處。
曹子建滿懷幽憤,⑤他的上述一番話是極無聊賴,強作排遣之詞,所以情思纏綿,語調沉郁。王勃雖然也經挫折,但畢竟年少,他的一番話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矯健、語調明快。
有人講,王詩勝過曹詩,我看倒也不見得。但王詩并非簡單的沿襲,而是自有獨到之處,所以同樣應當受到稱贊。
從文學史的角度欣賞這首詩,不難感到它有一股新鮮的氣息。初唐是我國古代一個強盛王朝的開端。
唐代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出現了高峰。延續二百年左右的詩歌的大革新大發展是以初唐為濫觴的。
王、楊、盧、駱等當時的詩壇健將是較早出現的開。
九、關于川蜀的詩句
李白的《蜀道難》。
蜀道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