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談吐”的句子
1、他思維敏捷,談吐鋒利,駁得對方啞口無言。
2、他談吐幽默,博得了眾人的好感。
3、她雖荊釵布裙,但談吐不俗,舉止落落大方。
4、此人談吐不俗,引文用典,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5、他今天向領導匯報工作時,由于過度緊張而變得談吐不清、語無倫次。
6、小美舉止大方,談吐優雅,給人一種冰清玉潔的感覺。
7、看他文質彬彬,談吐不俗,是一位有為的年輕人。
8、彬彬有禮和談吐得體是文雅的標志。
9、他的行為舉止很紳士,公司的人都很喜歡他。
10、他彬彬有禮的樣子獲得了她的好感。
11、他談吐紳士,在場的人都很喜歡他。
12、紳士是一種美。
13、紳士是對他人的尊重。
14、修養是一束溫煦的陽光,閃耀著晴朗的美麗。
15、修養是一種人的內在素質,在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
2. 古詩古文中關于一個人談吐氣質的句子有哪些
古代文言文中形容一個人反復無常的句子有“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
(一)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這也是出爾反爾這一成語的出處。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人多用出爾反爾來形容一個人自己說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說話不算數。
(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出自唐代杜甫的古詩《貧交行》。詩曰:”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該詩是一首抨擊黑暗的詩,其主要目的,還在于鞭撻現實:古人以友情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輕薄”越發顯得突出。詩開篇“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主要是描述的是一些勢力小人,反復無常,變化翻臉就像翻翻手掌那樣隨意,這樣紛紛雜雜的事和人,是如此之多,何必去計較數落呢?”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是說像鮑叔牙對待管仲的這種貧富不移的交道,今人已經視如糞土。古人以友情為重,重于磐石,而相形之下,“今人”的“輕薄”越發顯得突出。
(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論語·述而》中記述有孔子的一句話,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今意為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也就是說,坦蕩之人不為事擾,面無懼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則反復無常,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變壞于事。無獨有偶,在《論語集注》記載有程子的一句話,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憂戚”,也是說君子按照天地的規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適安寧。小人則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憂慮算計,心無常態。
3. 形容“談吐”的句子
1、他思維敏捷,談吐鋒利,駁得對方啞口無言。
2、他談吐幽默,博得了眾人的好感。 3、她雖荊釵布裙,但談吐不俗,舉止落落大方。
4、此人談吐不俗,引文用典,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5、他今天向領導匯報工作時,由于過度緊張而變得談吐不清、語無倫次。
6、小美舉止大方,談吐優雅,給人一種冰清玉潔的感覺。 7、看他文質彬彬,談吐不俗,是一位有為的年輕人。
8、彬彬有禮和談吐得體是文雅的標志。 9、他的行為舉止很紳士,公司的人都很喜歡他。
10、他彬彬有禮的樣子獲得了她的好感。 11、他談吐紳士,在場的人都很喜歡他。
12、紳士是一種美。 13、紳士是對他人的尊重。
14、修養是一束溫煦的陽光,閃耀著晴朗的美麗。 15、修養是一種人的內在素質,在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
4. 形容人幽默、搞笑的成語或話語句子
1.插科打諢成語拼音:chā kē dǎ hùn成語解釋:科:古代戲曲用語;插科:指劇中人的表情和動作;諢:戲謔;開玩笑;打諢:用詼諧的語言相戲謔。
指演劇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逗引觀眾發笑。現也指在鄭重場合中插入的戲謔動作或言語。
也作“撒科打諢”、“攙科散諢”。成語出處:明 高明《琵琶記 副末開場》:“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與妻賢。”
2.風趣橫生成語拼音:fēng qù héng shēng成語解釋:形容十分幽默、詼諧。成語出處:曾樸《孽海花》第35回:“這樣風趣橫生的事,只有請笑庵自講最妙。”
3.涉筆成趣成語拼音:shè bǐ chéng qù成語解釋:涉筆:動筆;趣:意味;意趣。一動筆就趣味盎然。
成語出處: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00回:“讀了些四庫奇書,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閑,涉筆成趣,每于長夏余冬,燈前月夕,以文為戲,年復一年,編出《鏡花緣》一百回。”
4.妙語連珠成語拼音:miào yǔ lián zhū成語解釋: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成語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5.談笑風生成語拼音:tán xiào fēng shēng成語解釋: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
風生:有興致;很風趣。成語出處: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后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5. 形容人談吐的詞語
【出詞吐氣】:猶談吐。
【出言吐詞】:猶言談吐。指說話。
【出言吐氣】:猶言談吐。指說話。
【出言吐語】:猶言談吐。指說話。
【鳳嘆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談吐、議論。
“咳”也寫作“欬”。比喻言辭精當,議論高明。
也形容文詞極其優美。【口齒伶俐】: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
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口吻生花】:比喻談吐文雅。【捫虱而談】:捫:按。
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
【捫虱而言】:捫:按;言:交談。一面捺著虱子,一面交談著。
形容談吐從容,無所畏忌。【談吐風生】:談話機敏風趣。
同“談吐生風”。【吐屬不凡】:吐屬:談吐,措辭。
指言談話語或詩文的遣辭用意不同凡響。【吐屬大方】:吐屬:談吐,措辭。
指言談話語或詩文的遣辭用意得體自然。【淵涌風厲】:如水之涌,如風之疾。
比喻談吐滔滔不絕。【珠璣咳唾】:珠璣:珠玉。
比喻談吐或文詞美如珠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描寫人談吐幽默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