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鳴”字的詩句有哪些
雞鳴桑樹顛,狗吠深巷中——陶淵明《歸去來》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績《入若耶溪》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1.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木蘭詩 / 木蘭辭》 南北朝·佚名
2.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木蘭詩 / 木蘭辭》 南北朝·佚名
3.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4.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 唐·李白
5.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短歌行》 魏晉·曹操
6.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 唐·王維
7.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8. 杜鵑啼血猿哀鳴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
9. 揚云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離騷》 先秦·屈原
10.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離騷》 先秦·屈原
11. 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離騷》 先秦·屈原
12.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13.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白居易
14.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 清·袁枚
15.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歸園田居·其一》 魏晉·陶淵明
16.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曹丕
17.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漢·佚名
2.含有鳴字的詩句
1.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 雞鳴桑樹顛,狗吠深巷中——陶淵明《歸去來》
3.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績《入若耶溪》
4.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5. 獨吟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1、讀音: [míng ]
2、基本釋義:
1.鳥獸或昆蟲叫:~囀。~唱。~叫。~禽。鳥~。
2.發出聲音,使發出聲音:~響。~奏。孤掌難~。
3.聲明,發表意見、情感:~謝。~冤。百家爭~。
4.聞名,著稱:“以文~江東”。
3、詳細釋義:
〈動〉
6. (會意。從口,從鳥。本義:鳥叫)
7. 同本義
4、組詞:
鳴叫 轟鳴 鳴謝 鳴笛 哀鳴 共鳴 鳴鏑 雷鳴 鳴鞭 爭鳴鳴囀 嘯鳴 悲鳴 耳鳴
3.帶“聲”的詩句有哪些
帶“聲”的詩句如下:
1. 唐·白居易《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2. 唐·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 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 唐·劉禹錫《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古人為何愛鐘愛帶“聲”作詩?
古人多愛通過“聲”來作詩,一方面,生活中處處皆聲音,搜集大量的創作素材。另一方面,可以烘托整個詩的氣氛,更形象的表達詩人的情感。
參考資料
顧青 .唐詩三百首.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01月
4.帶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一鳴驚人、百家爭鳴、鳴金收兵、鳴金收軍、鳴冤叫屈、鳴鑼開道、鳴鑼喝道、鳴鳳朝陽、鳴于喬木、鳴玉曳履、鳴玉曳組、鳴鐘列鼎、鳴雁直木、鳴珂鏘玉、鳴鶴之應、鳴鼓而攻、鳴鼓而攻之、鳴野食蘋、鳴琴而治、鳴鐘食鼎、雞鳴狗盜、山鳴谷應、耳鳴目眩、鐘鳴鼎食、自鳴得意、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龍鳴獅吼、狐鳴狗盜、狐鳴篝火、狐鳴魚書、雞鳴候旦、雞鳴起舞、驢鳴狗吠、鸞鳴鳳奏、東鳴西應、潮鳴電摯、狐鳴魚出、長鳴都尉、鰲鳴鱉應、雞鳴犬吠、雞鳴狗吠、蟲鳴螽躍、鼉鳴鱉應、鸮鳴鼠暴、蛙鳴狗吠、鐘鳴鼎列、鐘鳴鼎重、蛙鳴鴟叫、嚶鳴求友、蛙鳴蚓叫、狐鳴篝中、鶴鳴九皋、雞鳴而起、雞鳴戒旦、雷鳴瓦釜、驢鳴犬吠、蛙鳴蟬噪、黿鳴鱉應、鐘鳴漏盡、潮鳴電掣、鶴鳴之士、狐鳴梟噪、雞鳴馌耕、鳳鳴朝陽、肥遯鳴高、飛遁鳴高、鼎食鳴鍾、井底鳴蛙、一命鳴呼、牝咮鳴辰、鏘金鳴玉、一牛鳴地、朝陽鳴鳳、戛玉鳴金、肥遁鳴高、鼎食鳴鐘、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弄口鳴舌、擂鼓鳴金、擊鼓鳴金、風不鳴條、鼓樂齊鳴、孤掌難鳴、龍躍鳳鳴、電閃雷鳴、不平則鳴、漏盡鍾鳴、牝雞牡鳴、梧鳳之鳴、牝雞晨鳴、雄雞夜鳴、瓦釜之鳴、不平而鳴、哽噎難鳴、漏盡鐘鳴、狗盜雞鳴、鼎食鐘鳴、篝火狐鳴、鴻雁哀鳴、河清社鳴、鐘響磬鳴、鼓角齊鳴、金鼓齊鳴、鸞鳳和鳴、人頭畜鳴、瓦釜雷鳴、得意自鳴、難鳴孤掌、鳳鳴鶴唳、鳳鳴麟出、……。
5.含“黃鸝”的詩句有哪些
1.《聞黃鸝》唐代:柳宗元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2.《絕句》唐代: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4.《蜀相》唐代:杜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5.《破陣子·春景》宋代:晏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6.《三衢道中》宋代:曾幾——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7.《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8.《清平樂·春歸何處》宋代:黃庭堅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9.《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唐代: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10.《水調歌頭·游覽》宋代:黃庭堅——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
11.《好事近·夢中作》宋代:秦觀——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12.《清明日》唐代:溫庭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13.《秋思》唐代:李白——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
14.《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宋代:王安石——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15.《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宋代:曹組——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