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黑發”的詩句有哪些
1. 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 問春
東君去也如何?風皺纖鱗,煙抹羞蛾。恨白眼相看,青春不管,黑發無多。香絮引魚吞綠波,落花驚蝶夢南柯。隨處行窩,載酒吳船,擊筑秦歌。
3. 富子明壽
梨花院羯鼓撾晴,恰暮雨黃昏、新火清明。歌倚緱笙,香溫漢鼎,酒暖吳橙。賀綠鬢朱顏壽星,是輕衫矮帽書生。趁取鵬程,快意風云,唾手功名。
4. 丙子游越懷古
蓬萊老樹蒼云,不黍高低,狐兔紛壇。半折殘碑,空余故址,總是黃塵。東晉亡也再難尋個右軍,西施去也絕不見甚佳人。海氣長昏,啼鴂聲乾,天地無春。隔樓所見對望終日其媼若厭者遂下簾以蔽之織湘江一片波紋,窣下閑愁,隔斷詩魂。非霧非煙,影娥池上,香夢無痕。拍畫闌纖舒玉筍,啟紗窗推曬羅裙。飽看嬌春,倩得南薰,卷起梨云。
5. 七夕贈歌者
崔徽休寫丹青,雨弱云嬌,水秀山明。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水灑不著春妝整整,風吹的倒玉立亭亭。淺醉微醒,誰伴云屏?今夜新涼。臥看雙星。
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滴露和云,添花補柳,梳洗工夫。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秋日湖山偕白子瑞輩燕集賦以俾歌者赴拍侑樽秋聲一片蘆花,正落日山川,過雨人家。羨歌舞風流、太平時世、詩酒生涯。待楊柳晴春風躍馬,且桂華涼夜月乘槎。一曲吳娃,笑煞江州淚滿琵琶。
古人是怎么洗頭發的?
純天然種類,淘米水類這個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真心實在又容易獲得。包括但不僅限于大米,麩皮、糟糠、豆類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
2.形容黑發的詩句
1、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2、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養雛成大鶴,種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盡日舂。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唐·賈島《山中道士》
3、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
4、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5、鬢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6、鬢挽烏云,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鬢似烏云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8、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云。
9、翁嫗齊眉婦亦賢。小姑顏貌正笄年。頭發亂,髻鬟偏。愛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諶《漁父詞/漁父》
3.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詩句
別鄞女
宋王安石
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
今夜扁舟來訣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譯文:
王安石在做官任上,死了小女兒。三年任滿,他要離開到別的地方去了,古時交通不方便,他知道此去不大會回來上墳了。
一天夜里,他坐著小船,搖到了荒郊,走到他小女兒的墓前,他告訴小女兒,爸爸已經老了,滿眼憂傷的來看看你,跟你永別。
擴展資料:
白發人送黑發人事例
白發人送黑發人就是老人給年輕人送葬,比喻沒有按照天倫的循環去活著是悲哀的意思 ,也是比喻老年人苦命的像征。
1、趙本山
很多人知道趙本山和現任妻子有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兒女,卻不知道他與前妻葛淑珍也曾生育一個兒子趙鐵蛋,趙鐵蛋一生下來就患有很多疾病,比如軟骨癥、肺氣腫及心臟病。
而其中最要命的是心臟病,身體十分虛弱,趙本山與葛淑珍離婚后沒兩年,趙鐵蛋就病發離世,面對兒子的去世趙本山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
2、秦怡
秦怡是一個老藝術家,秦怡的美來自她的外表,更出于她堅毅柔韌的性格和信仰。秦怡的兒子因長期來患有精神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媽媽秦怡照料,為了這個兒子,秦怡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最終兒子在07年因病離世。
3、謝晉
謝晉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第三代導演代表之一。但他的三個兒子卻都命運坎,其中兩個兒子都患有智障,謝晉竟白發人送黑發人,先后經歷兩次喪子之痛。
38歲的大兒子謝建慶因哮喘去世,二兒子謝建慶因哮喘不幸去世,同為導演的謝衍在59歲時因肝癌病逝,謝晉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患有智障的小兒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4.形容頭發的詩句要詩句,作者可有可無,有了最好
無題 李商隱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經古行宮 杜牧 先皇一去無回駕,紅粉云環空斷腸.長恨歌 白居易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恃寵 曹鄴 三十六宮女,髻鬟各如鴉.河湟 杜牧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贈溪翁 王建 應得丹砂力,春來黑發新.傷春 陳與義 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北來人 劉克莊 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南歌子 溫庭筠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菩薩蠻 馮延巳 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菩薩蠻 馮延巳 欹鬟墮髻搖雙槳,采蓮晚出清江上.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山坡羊 王實甫 云松螺髻,香溫鴛被,掩香閨一覺傷春睡.。
5.形容黑發的詩句
1、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杜甫 2、頭發梳千下,休糧帶瘦容。養雛成大鶴,種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盡日舂。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
——唐·賈島《山中道士》 3、玉箏彈未徹,鳳髻鸞釵脫。 4、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5、鬢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6、鬢挽烏云,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鬢似烏云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8、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云。 9、翁嫗齊眉婦亦賢。
小姑顏貌正笄年。頭發亂,髻鬟偏。
愛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諶《漁父詞/漁父》。
6.形容“黑發”的詩句有哪些
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問春 東君去也如何?風皺纖鱗,煙抹羞蛾。
恨白眼相看,青春不管,黑發無多。香絮引魚吞綠波,落花驚蝶夢南柯。
隨處行窩,載酒吳船,擊筑秦歌。富子明壽 梨花院羯鼓撾晴,恰暮雨黃昏、新火清明。
歌倚緱笙,香溫漢鼎,酒暖吳橙。賀綠鬢朱顏壽星,是輕衫矮帽書生。
趁取鵬程,快意風云,唾手功名。丙子游越懷古 蓬萊老樹蒼云,不黍高低,狐兔紛壇。
半折殘碑,空余故址,總是黃塵。東晉亡也再難尋個右軍,西施去也絕不見甚佳人。
海氣長昏,啼鴂聲乾,天地無春。隔樓所見對望終日其媼若厭者遂下簾以蔽之織湘江一片波紋,窣下閑愁,隔斷詩魂。
非霧非煙,影娥池上,香夢無痕。拍畫闌纖舒玉筍,啟紗窗推曬羅裙。
飽看嬌春,倩得南薰,卷起梨云。七夕贈歌者 崔徽休寫丹青,雨弱云嬌,水秀山明。
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水灑不著春妝整整,風吹的倒玉立亭亭。
淺醉微醒,誰伴云屏?今夜新涼。臥看雙星。
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滴露和云,添花補柳,梳洗工夫。
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
秋日湖山偕白子瑞輩燕集賦以俾歌者赴拍侑樽秋聲一片蘆花,正落日山川,過雨人家。羨歌舞風流、太平時世、詩酒生涯。
待楊柳晴春風躍馬,且桂華涼夜月乘槎。一曲吳娃,笑煞江州淚滿琵琶。
古人是怎么洗頭發的? 純天然種類,淘米水類這個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
真心實在又容易獲得。包括但不僅限于大米,麩皮、糟糠、豆類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
7.描寫最長的頭發的詩句z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的~我以前看到過 今天上網時恰好看到樓主提問了 真巧~后面不是我寫的了啊:這是李白最著名的詩篇之一.劈空而來的第一句:“白發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張,說得簡直不近 情理.一個人的頭發,很少有超過他本身的長度的.李白的身度,據他在《上 韓荊州書》中的自我介紹是:“長不滿七尺”.參照有關歷史記載,在當時 是個中等個兒.以七尺的身軀,而有三千丈的頭發,不可能.如果說是每根 頭發的總和,也從來沒有這種描寫法.單看這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可是 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長.因為憂愁而頭發變白,這三千丈的白發,是內心愁緒的象征.“緣”,因為.“個長”,就是這么 長,現在有些地方還有“個長”、“個大”的口語.有形的白發被無形的愁 緒所替換,具體的事物轉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們注意的重點,從“白發” 而轉移到了“三千丈”這個數目.于是“白發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為 藝術的夸張,這句詩就成了絕妙的浪漫主義的構思,使人感覺到意趣橫生.然而自己要知道白發,必須對鏡.現在詩人在清亮的銅鏡里,看到了自 己的蕭蕭白發,知道是由于憂憤深廣所造成.這時有感慨了.于是又進入更 離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構思:我的滿頭白發,這么多,看來有三千丈了,是 因為心頭有無限的愁絲所造成的.這個明鏡,是沒有感情的,就該沒有愁緒 吧,怎么也映滿了秋霜呢?秋霜是白色的,這里詩人用來形容白發,更增加 了森冷的感覺.這種語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緒深沉的慨嘆.連無情 的明鏡,也都感染了愁緒了,也都很蕭索了,至于對鏡的本人,那還用說嗎?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的政治腐敗,亂象已成,詩人對整個局勢懷著很深的憂慮.自已 的理想不能實現,相反地受到壓抑和排擠.但是,有節操、有抱負的詩人,不肯迎合統治階級,他憤慨地嘆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 顏”(《夢游天姥吟留別》).這大約是他的愁緒郁結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