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的詞語
生氣勃勃、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蔥蔥蘢蘢、郁郁蔥蔥。
一、生氣勃勃白話釋義:生命力強,富有朝氣。朝代:清作者:袁枚出處:《隨園詩話》卷十五:“余讀之,生氣勃勃,悔知公未盡。”
翻譯:我讀了之后,感到富有朝氣,后悔沒有知道你的全部。二、枝繁葉茂白話釋義:枝葉繁密茂盛。
朝代:明作者:孫柚出處:《琴心記》:“祝小姐枝繁葉茂。”翻譯:祝小姐富有朝氣。
三、生機勃勃白話釋義: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朝代:近代作者:張天民出處:《創業》:“油田一片生機勃勃,繁忙興旺的景象。”
四、蔥蔥蘢蘢白話釋義:意思是形容草木茂盛。朝代:近代作者: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材上冊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出處: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樹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五、郁郁蔥蔥白話釋義:狀態詞。(草木)蒼翠茂盛。
也說郁郁蒼蒼。朝代:漢作者:王充出處:《論衡·恢國》:“初者,蘇伯阿望春陵氣郁郁蔥蔥。”
翻譯:最初的時候,蘇阿伯的望春陵還是草木蒼翠茂盛的。
2.關于草木茂盛的詞語有哪些
朝氣蓬勃、欣欣向榮、郁郁蔥蔥、郁郁蒼蒼、蔓蔓日茂一、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解釋】: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為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
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出自】:近代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二、欣欣向榮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解釋】:欣欣:形容草木生長旺盛;榮:茂盛。形容草木長得茂盛。
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出自】: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譯文】:草木長得茂盛,泉水流得歡快。三、郁郁蔥蔥 [ yù yù cōng cōng ]【解釋】:形容草木蒼翠茂盛。
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出自】:漢·王充《論衡·吉驗》:“城郭郁郁蔥蔥。”
【譯文】:城里面草木蒼翠茂。四、郁郁蒼蒼 [ yù yù cāng cāng ]【解釋】:猶言郁郁蔥蔥。
草木蒼翠茂盛的樣子。【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仰視巖石松樹,郁郁蒼蒼,如在云中。”
【譯文】:抬頭看看巖石松樹,蒼翠茂盛,仿佛如在云中。五、蔓蔓日茂 [ màn màn rì mào ]【解釋】:蔓蔓:形容長久。
天長日久,一天天茂盛起來。【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禮樂志》:“蔓蔓日茂,芝成靈華。”
【譯文】:天長日久,一天天茂盛起來,芝草成了有生命力的精華。
3.形容草木的詩句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風吹草低見牛羊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澹蕩,冷浸琪花瑤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風吹草低見牛羊 。
誰言寸草心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4.描寫“夏天樹木茂盛”的詩句有哪些
1、《初夏即事》
宋代: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譯文:石橋和茅草屋繞在曲岸旁,濺濺的流水流入西邊的池塘。 晴朗的天氣和暖暖的微風催生了麥子,麥子的氣息隨風而來。碧綠的樹蔭,青幽的綠草遠勝春天百花爛漫的時節。
2、《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譯文: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3、《三月晦日偶題》
宋代: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譯文:節令風物不斷遞換,變化常新;癡心兒女,你們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那五彩繽紛的花朵凋謝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不也一樣使你合意歡心!
4、《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5、《初夏游張園》
宋代: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譯文: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里嬉戲,梅子已經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游了東園又游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醉醺醺了。園子里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后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