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春柳的詩句5條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2.描寫春柳的古詩
描寫春柳的古詩如下:
詠柳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送別
作者: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新柳
作者: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詠柳
作者: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楊柳枝詞
作者: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3.有誰知道關于(春柳)的詩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雄《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唐 杜甫《臘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落花滿春猓?枇?承綠?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宋·張來《春日》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宋·蘇軾《一叢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宋·李清照懈戀花》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宋·陸游《馬上作》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
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維(唐) ——《渭城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唐)——《竹枝詞》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錢塘湖春行》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鞏[宋]——《詠 柳 》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唐)—《詠柳》
4.含楊柳的詩句古詩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上馬不促鞭,反折揚柳枝,碟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煙柳斷腸處”
“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此橋,折柳贈別”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年年柳色,灞橋傷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輕輕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后會甚時節”
“西城楊柳弄輕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一絲柳,一寸柔情”
“楊柳依依”
“依依離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菲菲”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離別。”
“九華山路云遮寺,清戈江村柳拂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揚子江頭楊柳青。楊花愁煞渡江人。”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別酒半酣。”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煩惱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草色青青柳色黃流。”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人言柳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柳絲挽斷腸牽斷。”
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稱。若待上林花似景,出門俱是看花人。”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桃紅復合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枝柳,長慶二年春。”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可憐濯濯春楊柳,攀折將來就纖手。妾容與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獨久。”
5.含"柳"的詩句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柳絕句 【唐】杜牧 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
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
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柳 【唐】羅隱 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
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憑君一贈行,幾回折盡復重生。
五株斜傍淵明宅,千樹低垂太尉營。 臨水帶煙藏翡翠,倚風兼雨宿流鶯。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當時歌吹聲。 柳 【唐】裴說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
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詠柳 【唐】吳融 自與鶯為地,不教花作媒。
細應和雨斷,輕只愛風裁。 好拂錦步障,莫遮銅雀臺。
灞陵千萬樹,日暮別離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先翠報春歸。
解籠飛靄延芳景,不逐亂花飄夕暉。 啼鳥噪蟬堪悵望,舞煙搖水自因依。
五株名顯陶家后,見說辭榮種者稀。 詠柳 【唐】薛逢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
曾飄紫陌隨高下,敢拂朱闌競短長。 縈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庭柳 【唐】姚系 裊裊柳楊枝,當軒雜佩垂。
交陰總共密,分條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攬結更傷離。
愛此陽春色,秋風莫遽吹。 柳 【唐】張旭 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
請君細看風流意,未減靈和殿里時。 柳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6.帶有柳字的詩句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盛煙柳滿皇都。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
春風爭擬惜長條。
城外看風滿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夢斷香銷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沈園)
詠 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秦觀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韋莊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李白
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歐陽炯
7.描寫春柳的古詩有哪些
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春柳"詩,改正了林狀元的一些錯別字: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雄《寒食》)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唐 杜甫《臘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筠《題望苑驛》)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宋·張來《春日》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宋·蘇軾《一叢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
(宋·李清照《蝶戀花》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宋·陸游《馬上作》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 》)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宋·曾 鞏《詠 柳 》)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8.寫春柳的古詩詞
寫春柳的古詩詞: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 宋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詠柳》 唐 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洞仙歌·詠柳》 宋 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 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 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念奴嬌·詠柳》 宋 秦觀 纖腰裊裊,東風里、逞盡娉婷態度。
應是青皇偏著意,盡把韶華付與。 月榭花臺,珠簾畫檻,幾處堆金縷。
不勝風韻,陌頭又過朝雨。 聞說灞水橋邊,年年春暮,滿地飄香絮。
掩映夕陽千萬樹,不道離情正苦。 上苑風和,瑣窗晝靜,調弄嬌鶯語。
傷春人瘦,倚闌半餉延佇。 《驀山溪·詠柳》 宋 姜夔 青青官柳,飛過雙雙燕, 樓上對春寒,卷珠簾,瞥然一見。
如今春去,香絮亂因風, 沾徑草,惹墻花一一教誰管。 陽關去也,方表人腸斷。
幾度拂行軒,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織錦,紅葉浪題詩。
煙渡口,水亭邊,長是心先亂。《減字木蘭花·詠柳》 宋 趙長卿 柳絲搖翠。
翠幄籠陰無限意。不絆行舟。
只向江邊絆客愁。 月明風細。
分付一江流去水。嬌眼傷春。
誰是章臺欲折人。 《一剪梅·詠柳》 明 夏完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
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
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詠柳》 唐 薛逢 弱植驚風急自傷,暮來翻遣思悠揚。
曾飄紫陌隨高下,敢拂朱闌競短長。 縈砌乍飛還乍舞,撲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頻攀折,漸擬垂陰到畫堂。 《詠柳》 唐 李咸用 日近煙饒還有意,東垣西掖幾千株。
牽仍別恨知難盡,夸炫春光恐更無。 解引人情長婉約,巧隨風勢強盤紆。
天應繡出繁華景,處處茸絲惹路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