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名里帶射字的詩詞有哪些
射鳶詩
【朝代】魏晉【作者】劉楨
【原文】
鳴鳶弄雙翼。飄飄薄青云。我后橫怒起。意氣凌神仙。發機如驚焱。三發兩鳶連。流血灑墻星。飛毛從風旋。庶士同聲贊。君射一何妍。
日射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隱
【原文】
日射紗窗風撼扉,
香羅拭手春事違。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鸚鵡對紅薔薇。
觀騎射
【朝代】唐代【作者】李益
【原文】
邊頭射雕將,走馬出中軍。遠見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射雕騎
【朝代】唐代【作者】馬戴
【原文】
蕃面將軍著鼠裘,酣歌沖雪在邊州。
獵過黑山猶走馬,寒雕射落不回頭。
2.含射字的成語有哪些
含射字的成語有哪些? :
射人先射馬、
指天射魚、
羿氏舛射、
光彩射目、
弋不射宿、
含沙射影、
三日仆射、
光彩射人、
胡服騎射、
射利沽名、
彈射利病、
東風射馬耳、
射石飲羽、
姑射神人、
邀名射利、
挽弩自射、
附耳射聲、
射像止啼、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懸弧射矢、
羿射九日
3.帶射的成語
拼音:gū yè shén rén
成語:姑射神人
典故: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出處:《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
成語:含沙射影
典故: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出處: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南朝宋·鮑照《苦熱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成語:胡服騎射
典故: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成語:射石飲羽
典故:飲:隱沒;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頭里,隱沒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發箭的力量極強。后也形容武藝高強。
出處:《呂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
成語: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典故: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成語:羿射九日
典故:形容為民除害的英勇行為。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
成語:指天射魚
典故:向著天空去射河里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出處:漢·劉向《說苑·尊賢》:“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
4.含有射和成的成語
帶射的成語:
羿氏舛射: 羿氏:夏代有窮國的君主,善于射箭;舛:差錯。羿射箭出來差錯。指有才華的人也會有失誤
射利沽名: 謀取財利和名譽。
射利沽名: 飲:隱沒;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頭里,隱沒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發箭的力量極強。后也形容武藝高強。
射像止啼: 比喻威名遠震,使人畏服。
射影含沙: 相傳江南水中有毒蟲名蜮,人在岸上,影見水中,即以氣為矢,或含沙以射人。及著皮肌,其瘡如疥,中影者亦病。后因稱陰謀中傷他人為“射影含沙”。
射魚指天: 向天射魚。比喻雖勞而必無所獲。
指天射魚: 向著天空去射河里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帶成的成語:
望子成名、
立地成佛、
成事不說、
率爾成章、
成龍配套、
成群結伙、
福壽天成、
成家立業、
脫口成章、
滴水成河、
畫虎不成、
不安小成、
涉筆成趣、
成年累月、
著有成效、
玉成其美、
白手成家、
累足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