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相應的成語
黃發垂髫: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含飴弄孫、天倫敘樂、抱子弄孫
怡然自樂:怡然自得、自得其樂、悠然自得、逍遙自得、自由自在
一、黃發垂髫相應的成語
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含飴弄孫、天倫敘樂、抱子弄孫
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釋義】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系,后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譯文】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往事。弟弟們英俊優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
2、兒孫滿堂 [ér sūn mǎn táng]
【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后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兒孫滿堂喜蛋喜餅富含美好的寓意。
【出處】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發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3、含飴弄孫 [hán yí nòng sūn]
【釋義】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南朝 范曄《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譯文】我現在只能含著糖逗小孫子玩,而不能重新復出料理政務。
4、天倫敘樂 [ tiān lún xù lè ]
【釋義】敘天倫之樂,父子、兄弟的快樂。
【出處】高中語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出現的詞語,原句為:我呆呆地看著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敘樂”的匾。
5、抱子弄孫 [ bào zǐ nòng sūn ]
【解釋】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譯文】如果不是天崩地陷,當又何愁,只要抱著兒子弄孫,天有樂趣
二、怡然自樂相應的成語
1、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釋】: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譯文】:黃帝醒來后,內心感覺到愉快而有所收獲
2、自得其樂 [ zì dé qí lè ]
【解釋】: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出自】: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白翎雀生于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鳴,自得其樂。”
【譯文】:白翎雀生在烏桓沙漠的土地,雌雄和鳴叫,從得到的快樂
3、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釋】:悠然:閑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舒適。形容悠閑而舒適。
【出自】:唐·房玄齡等《晉書·苻堅載記·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咸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譯文】:自己不參與他們的聚會,幾乎不與他們交往,因此以為是浮華的人都輕輕地笑了。悠閑而舒適,不將這些放在心上。
4、逍遙自得 [ xiāo yáo zì dé ]
【解釋】: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出自】:戰國莊子《莊子·讓王》:“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譯文】:白天出門辛勤地工作,太陽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逍遙于天地間,無拘無束,安閑自得
5、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形容沒有約束,十分安閑隨意。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曰:‘見后如何?’師曰:‘自由自在。’”
【譯文】:說:‘見到后會怎么樣?’老師說:‘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