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首宋詞并帶有詳細解析(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
《一剪梅》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就表現手法及其含義來看,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銷翠葉殘”相類似。
同樣是說荷花凋殘,秋天來了。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詩意:“菡萏香銷”,無疑是不及“紅藕香殘”那樣既通俗又是色澤鮮明;“翠葉殘”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銷”一樣,是指秋來荷葉落。
但“玉簟秋”,卻不同了,又有一層新的意思。如果說,“紅藕香殘”是從客觀景物來表現秋的到來,那么,“玉簟秋”就是通過作者的主觀感受——竹席生涼來表達秋的到來。
一句話里把客觀和主觀、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顯然,同是七個字,但它的涵義就比之李璟句豐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陳廷焯贊賞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白雨齋詞話》)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但這一句“精秀特絕”,卻是事實,并非過譽。
李清照本來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牽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疏的景象,免不了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總是要想辦法排愁遣悶的,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當泣,而是借游覽以遣悶,下兩句就是這樣引出來的: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就是說,我輕輕地解開了綢羅的裙子,換上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輕”字,很有份量,“輕”,是輕手輕腳的意思。它真實地表現了少婦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隨就獨自上小船了。下句“獨”字就是回應上句的“輕”字的。
“羅裳”,是絲綢制的裙子。“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
這里用“羅裳”和“蘭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為這是富貴人家之所獨有。
這兩句的涵義,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寫湘夫人乘著桂舟來會湘君;也不同于張孝祥的《念奴嬌》:“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寫張泛舟在廣闊的洞庭湖上的興奮心情。而是極寫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獨上蘭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閑情逸致的游玩。
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其實,“獨上蘭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極何以出此?然而,它不過是象“舉杯消愁愁更愁'一樣。
過去也許雙雙泛舟,今天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過,李清照畢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這種愁苦歸咎于對方的離別,反而設想對方也會思念著自己的。所以,她宕開一筆,寫道: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前兩句是倒裝句。這幾句意思是說,當空中大雁飛回來時,誰托它捎來書信?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望著呢!“誰”,這里實際上是暗指趙明誠。
“錦書”,即錦字回文書,這里指情書。作者這么寫,看似乎淡,實則含蓄有韻味:一、它體現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極其深厚、真摯,以及李清照對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為如果她對趙明誠感情淡薄,或有所懷疑,就不會想象“云中誰寄錦書來”,而是必然發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所以,這里作者這樣寫,不言情而情已自見。
這種借寫事來抒情,正是在藝術創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覺具體生動。
單說“誰寄錦書來”,未免顯得抽象。作者借助于雁能傳書的傳說,寫道:“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
這就通過大雁翔空,形象地表達了書信的到來,使人可看得到,摸得著。雖然這種寫法,并非自她始,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飛雁傳書,顯然畫面更為清晰,形象更為鮮明,這種點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三、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在這夜景里,即使收到情書,無疑是高興的。
但光是這樣理解,還不可能發掘“月滿西樓”句的真正含義。雁傳書信,固可暫得寬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
其實,在喜悅的背后,蘊藏著相思的淚水,這才是真實的感情。“月滿西樓”句和白居易《長相思》的“月明人倚樓”含義相似,都是寫月夜思婦憑欄望遠的。
但李作較之白作似乎進了一步,關鍵在于“西”字,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會思念著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順此思路開展了: 花自飄零水自流。
有人說,這是寫李清照慨嘆自己“青春易老,時光易逝”。要是這樣,那么,下面“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兩句,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其實,這一句含有兩個意思:“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
它體現了李清照的感嘆語。
2.兩句帶“舟”字的古詩詞除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興盡晚回
李世民 【賜房玄齡】 太液仙舟迥,西園隱上才.未曉征車度,雞鳴關早開. 崔國輔 【相和歌辭·采蓮曲】 玉溆花紅發,金塘水碧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李白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崔顥 【雜曲歌辭·長干曲四首】 君家定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崔顥 【雜曲歌辭·長干曲四首】 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崔顥 【雜曲歌辭·長干曲四首】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施肩吾 【雜曲歌辭·古曲五首】 可憐江北女,慣唱江南曲.搖蕩木蘭舟,雙鳧不成浴. 盧照鄰 【葮川獨泛】 倚棹春江上,橫舟石岸前.山暝行人斷,迢迢獨泛仙. 崔國輔 【采蓮曲】 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王維 【輞川集·南垞】 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萍池】 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開.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南垞】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欹湖】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崔顥 【長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崔顥 【長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祖詠 【別怨】 送別到中流,秋船倚渡頭.相看尚不遠,未可即回舟. 儲光羲 【江南曲四首】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王昌齡 【送劉十五之郡】 平明江霧寒,客馬江上發.扁舟事洛陽,窅窅含楚月. 劉長卿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問張南史】 楚城今近遠,積靄寒塘暮.水淺舟且遲,淮潮至何處. 孟浩然 【北澗泛舟】 北澗流恒滿,浮舟觸處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問舟子】 向夕問舟子,前程復幾多.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波. 李白 【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潘閬 酒泉子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柳永 早梅芳*喜遷鶯 海霞紅,山煙翠.故都風景繁華地.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芰荷浦溆,楊柳汀洲,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籌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我里.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便恐皇家,圖任勛賢,又作登庸計. 柳永 笛家弄*笛家 花發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輕暖清明后.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是處王孫,幾多游妓,往往攜纖手.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懷,盡成感舊.別久.帝城當日,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十千沽酒.未省、宴處能忘管弦,醉里不尋花柳.豈知秦樓,玉簫聲斷,前事難重偶.空遺恨,望仙鄉,一餉消凝,淚沾襟袖. 柳永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 定風波 佇立長堤,淡蕩晚風起.驟雨歇、極目蕭疏,塞柳萬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車向此,人人奔名競利.念蕩子、終日驅驅,爭覺鄉關轉迢遞.何意.繡閣輕拋,錦字難逢,等閑度歲.奈泛泛旅跡,厭厭病緒,邇來諳盡,宦游滋味.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算孟光、爭得知我,繼日添憔悴. 柳永 歸朝歡 別岸扁舟三兩只.葭葦蕭蕭風淅淅.沙汀宿雁破煙飛,溪橋殘月和霜白.漸漸分曙色.路遙山遠多行役.往來人,只輪雙槳,盡是利名客.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云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歲華都瞬息.浪萍風梗誠何益.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柳永 采蓮令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 柳永 夏云峰 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覺、疏弦脆管,時換新音.越娥蘭態蕙心.逞妖艷、昵歡邀寵難禁.筵上笑歌間發,舃履交侵.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柳永 傾杯*傾杯樂 離宴殷勤,蘭舟凝滯,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云鎮聚.算人生、悲莫悲於輕別,最苦正歡娛,便分鴛侶.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慘黛蛾、盈盈無緒.共黯然消魂,重攜纖手,話別臨行,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頻耳畔低語.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從今盡把憑鱗羽. 柳永 破陣樂 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霽色榮光,望。
3.請問 關于愛情的宋詞
關于愛情的宋詞可多了。
雨霖鈴(柳永)鵲橋仙(秦觀)一剪梅(李清照)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這些是我們讀書時都讀過的,還有很多,推薦給你一些名句。 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云山千疊。
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辛棄疾《念奴嬌》)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辛棄疾《祝英臺近》)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臺近》)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姜夔《長亭怨慢》)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念奴嬌》)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姜夔《暗香》)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吳文英《風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吳激《人月圓》)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蔡松年《鷓鴣天》)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趙秉文《青杏兒》)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元好問《清平樂》) 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元好問《邁陂塘》) 恨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 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段克己《蝶戀花》) 千古盈虧休問(王沂孫《眉嫵》) 對西風,誰與招魂(白樸《奪錦標》) 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王惲《鷓鴣天》) 行人忍聽啼烏怨,笛里關山落葉風(仇遠《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薩都剌《小闌干》) 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 碧云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消魂處(張翥《踏莎行》)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回到幽閨(劉基《眼兒媚》)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楊基《菩薩蠻》) 酒省明月照窗紗(夏言《浣溪沙》)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蘭閨人倦,多愁牽夢,難成易碎《水龍吟》) 神魂蕩漾,暗拋紅淚《水龍吟》) 綠綺手中彈,揮弦白雪寒(陳洪綬《菩薩蠻》) 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陳子龍《點絳唇》)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陳子龍《訴衷情》) 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柳如是《金明池》) 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聲緩緩,滴泠泠。
雙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點點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錢飛片片,濕盡煙花,珠淚無人見。 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屈大均《鵲踏枝》) 已過清明風未轉,妾處春寒,郎處春應暖(屈大均《鵲踏枝》) 嫩綠似羅裙,寸寸銷魂。
春心抽盡為王孫。不分東風吹漸老,色映黃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幾完缺(吳偉業《賀新郎》)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陳維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朱彝尊《解佩令》) 鐘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朱彝尊《高陽臺》)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王士稹《蝶戀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處凄涼否(顧貞觀《金縷曲》)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蝶戀花》)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納蘭性德《采桑子》) 風一更,雨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長相思》) 雨洗秋濃人淡(厲鶚《謁金。
4.帶“錦”字的唐詩宋詞元曲都有那些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釵頭鳳》
李白《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盧照鄰 【文翁講堂】
錦里淹中館,岷山稷下亭。
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猶疑市,苔深不辨銘。
烏夜啼 陸游
我校丹臺玉字,君書蕊殿云篇。錦官城里重相遇,心事兩依然。
攜酒何妨處處,尋梅共約年年。細思上界多官府,且作地行仙。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 杜牧
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
天子繡衣吏,東吳美退居。
有園同庾信,避事學相如。
蘭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江山九秋后,風月六朝余。
錦帙開詩軸,青囊結道書。
霜巖紅薜荔,露沼白芙蕖。
睡雨高梧密,棋燈小閣虛。
凍醪元亮秫,寒鲙季鷹魚。
塵意迷今古,云情識卷舒。
他年雪中棹,陽羨訪吾廬。
[于義興縣,近有水榭。]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草 杜牧
岸蘚生紅藥,巖泉漲碧塘。
地分蓮岳秀,草接鼎原芳。
雨派潀漴急,風畦芷若香。
織篷眠舴艋,驚夢起鴛鴦。
論吐開冰室,詩成曝錦張。
貂簪荊玉潤,丹穴鳳毛光。
西江月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
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已遣蛾眉等候
出塞(春寒有感)
鶯未老。花謝東風掃。秋千人倦彩繩閑,又被清明過了。
日長破夜長眠,別聽笙簫吹曉。錦箋封與怨春詩,寄與歸云縹緲。
皮日休 【夜會問答十】 錦鯨薦,碧香紅膩承君宴。幾度閑眠卻覺來,彩鱗飛出云濤面
一剪梅
記得同燒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獨自睚昏黃。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錦字都來三兩行。千斷人腸。萬斷人腸。雁兒何處是仙鄉。來也恓惶,去也恓惶。
一絡索
羞見監鸞孤卻。倩人梳掠。一春長是為花愁,甚夜夜,東風惡。
行繞翠簾珠箔。錦箋誰托。玉觴淚滿卻停觴,怕酒似、郎情薄。
一落索
錦帳如云處。高不知重數。夜深銀燭淚成行,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飛泥污。問花花訴。不知花定有情無,似卻怕、新詞妒。
上西平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夜來風雨,春歸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詩如錦,筆如神。能幾字、盡殷勤。江天日暮,何時重與細論文。綠楊陰里,聽陽關、門掩黃昏。
《水仙子。彈唱佳人》 徐再思
玉纖流恨出冰絲 瓠齒和春吐怨辭
秋波送巧傳心事 似鄰船初聽時
問江州一司馬何之 青衫淚
錦字詩 總是相思
曲玉管》: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盡善盡美飛下汀洲,思悠悠
5.有沒有詩詞中帶有華麗兩個字的
帶有華麗兩字的詩詞有很多:比如:
1、更不貪人間華麗(元·無名氏·《水龍吟》)
2、若蘭錦字多華麗(元·袁華·《無題擬李商隱(四首)》)
3、春晝華麗(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4、迥野韶華麗(宋·姚述堯2·《南歌子》)
5、山川華麗(元·侯善淵·《沁園春》)
6、棄華麗(元·馬鈺·《滿庭芳 贈眾女姑》)
7、春日逞華麗(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8、春日逞華麗(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9、華麗不相宜(元·馬鈺·《南柯子》)
10、人間華麗(元·劉處玄·《驀山溪》)
11、空想當年華麗(宋·張榘·《摸魚兒》)
12、日華麗池光(南北朝·謝朓·《奉和隨王殿下詩 三》)
13、年華麗綺宮(唐·李世民·《守歲》)
14、妍華麗茲晨(唐·柳宗元·《戲題階前芍藥》)
15、嘆詞章、過人華麗(宋·趙彥端·《看花回》)
16、誰數錦英華麗(元·朱唏顏 ·《桂枝香 壽馬宣差詠桂》)
17、度堂匪華麗(唐·杜甫·《營屋》)
18、日華麗山川(宋·黃庭堅·《次韻師厚五月十六日視田悼李彥深》)
19、神燭光華麗(唐·陸龜蒙·《懷仙三首》)
20、敢求華麗(元·許有壬·《水龍吟 游三臺》)
21、敢求華麗(元·許有壬·《水龍吟 游三臺》)
22、脈光門華麗美(元·王哲·《醉蓬萊 此首原有脫誤》)
23、又恐著他華麗(元·馬鈺·《西江月 長安運同惠道袍》)
24、厭華麗、糲食粗衣(元·馬鈺·《滿庭芳 混元劉法師升化,以詞贊之》)
25、京城華麗所(魏晉·陸機·《為周夫人贈車騎詩》)
26、薌茅館山居少華麗(宋·蘇轍·《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27、華麗於中瑩(元·王哲·《掛金燈 劉蔣庵》)
28、道史詞華麗(宋·陳長方·《王正自挽詩》)
29、耳目厭華麗(宋·陳師道·《平翠閣》)
30、春工別與鉛華麗(宋·陳襄·《和子瞻沿牒京品憶吉祥牡丹見寄》)
31、金瓶玉籌固華麗(宋·王洋·《又謝丁執中寄黃龍菜》)
32、春華麗詞藻(宋·喻良能·《送高炳如粹天臺》)
33、元才詞華麗(宋·周繕·《磨崖碑》)
34、華麗豈不好(宋·郭印·《和光亭》)
35、制作極華麗(宋·梁介·《南定樓》)
36、山居少華麗(宋·蘇轍·《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六薌茅館》)
37、日華麗仙掌(明·孫蕡·《羅浮歌寄洛陽李長史仲脩》)
38、到筵中、下筆華麗(宋·無名氏·《傾杯序/傾杯樂》)
39、萬態變通兮華麗春脂(宋·釋正覺·《像維那寫老病阿師像請贊》)
40、素華麗高闕(明·蔣山卿·《禁城雪霽望西山》)
等等……
6.求 總結一下:在傳統詩詞中的一些事物的固定意想或暗示
詩歌傳統意象歸納 在詩歌中,作者筆下的意象,已經不是純粹的客觀事物,而是滲透了作者的主觀情感,經過歷代詩人反復的繼承和發展,積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蘊。
詩詞中較為常用的傳統意象: 植物類:松、竹、梅、蘭、菊、柳、桃花、海棠、牡丹、杜鵑、梧桐、楓葉、落花等; 動物類:鴻雁、孤鴻、鷓鴣、燕子、杜鵑(子規、望帝、杜宇)、蟬等; 器物類:羌笛、蘆管等; 景物類:浮云、霜月、夕陽、綠窗、高樓、西樓、東籬、南浦、新亭、關山、煙花等。 杜鵑 “杜鵑”是古典詩詞中很常見的意象。
神話傳說古代的巴蜀地區有個君主叫杜宇,稱帝后號為望帝,死去以后變化為杜鵑,又叫子歸,在暮春時節,經常悲鳴不已,叫聲凄厲,甚至叫得連嘴都出了血,似乎在叫“不如歸去”,聽者無不為之動容。杜鵑因為有這種傳說,它就成為不幸者的象征,也成為不幸的人們詠嘆的對象。
在鳥類當中,它成了悲哀的化身。如李商隱“望帝春心托杜鵑”。
離家外出的人聽到它的叫喚“歸去”聲音,就更加思念家鄉,詩人往往在表現懷念故鄉情感、抒寫離愁別恨的時候,喜歡利用杜鵑這一形象。如崔涂《春夕旅懷》“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表達游子思鄉。
也有詩詞借用杜鵑啼血的意旬,表達憂國志士的忠誠、愛國之意,如文天祥《金陵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由于杜鵑啼叫的時候,春天的花已經落了,詩人也用杜鵑的出現來惋惜百花凋零、春已歸去的情況,如辛棄疾的《賀新郎》“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東籬 表現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超凡脫俗的感覺。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面山”。
表現高雅、疏淡、飄逸的情趣和潔身自好的品格。 南浦 屈原《九歌》“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水邊送客,離愁別緒。
南浦也叫“別浦”。 鷓鴣 古人當不情愿遠行又不得不遠行的時候,聽到鷓鴣“行不得”的叫聲,心里便會產生更悲涼、傷痛的感受,所以借用其聲來抒寫逐客流人之情。
有時也表達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如辛棄疾《菩薩蠻》中“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表達的是自己親身參與抗金恢復的愿望和理想無法實現的無奈。 鴻雁 第一,大雁是一種候鳥,定期往返于南北方,我國絕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陣飛過,這就使許多滯留外鄉不能按期回家的人對比自己,生發出無限的憂思,在大雁身上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
如孟浩然《早寒有懷》“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表達的是游子漂泊思鄉之情。第二,大雁傳遞音訊,傳達思人之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大雁總是結隊遷徙,在途中常會由于受獵人射擊等原因掉隊,成為孤雁。
往往用“孤雁”“孤鴻”“斷鴻”來喻人,表達詩人或孤獨、或孤高、或受盡迫害等情感,如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杜甫《孤雁》等。
浮云 指漂泊不定的云,往往與遠行的游子相聯系,如李白《送游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把天空飄蕩的白云看成是行蹤不定的游子。浮云也比喻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如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浮云比喻一切邪惡的勢力。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中“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蒙蔽皇上。 綠窗 唐宋貴族婦女喜歡在春夏之季貼綠色窗紗,綠窗往往表示一種溫暖的家庭氣氛,或一種閨閣情境,如劉方平《月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綠綺 第一,綠綺原是古琴的名稱,在唐宋詩詞中借為琴的代稱。如賀鑄《小梅花》“愁無已,秦綠綺,歷歷高山與流水”。
第二,形容傍晚云色的美麗,如《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落霞沈綠綺,殘月懷金樞”。第三,指代綠色的絲織品。
如周密《西江月》“綠綺紫絲步障,紅鸞彩鳳仙城”。 綠云 第一,形容女性頭發的美麗,濃密而烏黑發亮的樣子。
如韋莊《灑泉子》“綠云傾,金枕膩,畫屏深”。第二,形容云色的美麗,如晏幾道《清平樂》“春云綠處,又見歸鴻去”。
第三,指茂密的樹葉,如白居易《云居寺孤桐》“一株青玉立,千葉綠云委”。第四,指竹子,如李白《遠別離》“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西樓 詩人多選“西樓”,而不選“北樓”“南樓”,如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許渾“滿天風雨下西樓”,李清照“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晏幾道“西樓月下當時見,淚粉偷勻”。所以,西樓僅僅是一個象征性概念,或指閨房,曾經聚會之所,孤獨寂寞的居所,登高望懷遠的地點等。
憑欄 即依靠著欄桿站著,在詩詞中或表示懷遠,或表示憑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丁香結 比喻心中郁結的憂愁。
如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馮延巳《醉花間》“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都是比喻心中的憂愁。 新亭 表示愴懷故國,表達憂國傷時的悲憤之情。
如辛棄疾《水龍吟》“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 落紅 “紅”在詩詞中常常是“花”的代名詞,且一般指凋殘的花,多加“落”“亂”“殘”等字。
落花撩動了無數詩人的情思,在詩人看來,落紅是春。
7.短一點的宋詞
宋詞詞牌中,字數少的有:十六字令16字,搗練子27字,憶江南27字,漁歌子27字,西樓月27字,壽陽曲27字。
1、《蒼梧謠·天》宋代:蔡伸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釋義:
天啊,不要讓這一輪圓月照得我這離家的人無法安眠。面對滿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個她在哪兒呢?月宮里,只有桂樹的影子斑斑駁駁,無人賞看。
2、《搗練子·云鬢亂》五代:李煜
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
釋義:
美人頭發蓬亂,晚妝不整齊,因愁帶恨的雙眉像遠山一樣聚在一起。白嫩的小手斜托著面頰,靠在欄桿上,也不知在為誰傷心淚流。
3、《搗練子·望書歸》宋代:賀鑄
邊堠遠,置郵稀。附與征衣襯鐵衣。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
釋義:
對敵斗爭的邊防前線,離得很遠很遠,傳送文件的驛站異常的稀少。趕緊把自己做的征衣寄給丈夫穿。只有在夢中多次與親人相見的愿望尚可實現。只盼望冬去春來能得到親人的回信。
4、《杵聲齊·砧面瑩》宋代:賀鑄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
釋義:
搗衣石的表面因年長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潔平滑,杵聲協調、齊整。搗完制成衣服給丈夫寄去,可是在題寫姓名、附就家信時卻止不住涕泣連連。寄到玉門關已是萬里之外了,可是戍守邊關的人還在玉門關的西邊。
5、《搗練子》宋代:賀鑄
斜月下,北風前。萬杵千砧搗欲穿。不為搗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釋義:
頭頂一輪斜掛在星空的寒月,迎著吹未的瑟瑟北風,我在為遠征的丈夫搗平著御寒的衣服。不停地搗啊搗,我的念遠之心好似無數的砧杵都快被搗碎了。我并不是由于總給你搗平御寒的衣服而徹夜不眠,而是借著給你搗衣來打發那難熬的漫漫長夜,除卻這度日如年的孤苦和辛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詞牌
8.有淚字的唐詩宋詞有哪些
宋詩 《淚》 錦字梭停掩夜機,白頭吟若怨新知。
誰聞隴水回腸后,更聽巴猿拭袂時。 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曉玉壺欹。
多情不待悲秋氣,只是傷春鬢已絲。 《落花》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其二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夸。 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
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哪忍觸。
《病起荊江亭即事》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春日》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唐詩 韋應物:送楊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仁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零淚緣纓流。
杜甫:月夜 今夜〔鹿阝〕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盧綸:李端公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 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于 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圭阝〕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