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幾個名家對宋詞的評論,急求~~~~~~~
李煜在藝術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后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
對其的畫,宋代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
惜無書畫傳世于后。 詞 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
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
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
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后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后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后世尊稱他為“詞圣”。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其主要成就表現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內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
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人間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后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
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
《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柔之美,確是不同于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
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
《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
據近代多數學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
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
2. 大家所喜歡的宋詞名句.
宋詞的話呢,我喜歡滿多的:
1、范仲淹的《漁家傲》中那句:“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該句足以與《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句媲美,在寫景上,壯闊雄渾。
2、晏殊的《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惋惜與欣慰之情交織,流暢含蓄,工巧渾成,可謂千古名句。
3、歐陽修《浪淘沙》中“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該句將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較,融別情于賞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散無常,是絕妙之筆。
4、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婉約詞的名篇《雨霖鈴》,我覺得全篇都是名句,最膾炙人口的是那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妙筆構語,成為千古名句。寫離情寫到這種程度的詞作不多啊!
5、柳永《蝶戀花》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感情真摯而執著,沉痛而柔厚,不愧為千古名句。
6、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全詞都好,該詞風格雄健,內容清新,富于想象,所以有人說,中秋詞自從有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以后,其他人的詞就全每人讀了。
7、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此就不多講了。
8、秦觀《望海潮》中“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文字精密,一個“亂”字,點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思路幽絕,令人激賞。
9、晁沖之《臨江仙》“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詞人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晁補之的弟弟,因與蘇軾交往,受到新黨政治迫害,該詞追憶昔日歡娛和友情,這兩句寫得情深語重,但又給人灑脫、開朗的感覺,余味無窮。
10、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首詞語言明白如話,富于民歌風味,情深意切,情景妙合,十分別致。
3. 對唐詩宋詞的評價
說一下諸葛亮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從綜合國力來看。
諸葛亮接手的蜀國,是一個剛剛遭受彝陵慘敗,元氣大傷的蜀國,是一個內憂外患的蜀國。彝陵之戰,蜀國喪失了數萬東出的精銳部隊,喪失了無數的軍資器械,喪失了傅彤、程畿、張南、馮習、杜路、劉寧、黃權、馬良這樣的將領人才,新生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
再者,除了彝陵之戰,蜀國的其他人才也相繼損失。章武二年(222年),蜀國太傅許靖、尚書令劉巴、驃騎將軍馬超又相繼逝世,使得蜀國的人才危機雪上加霜。
除了人才危機以外,南中問題也越來越需要處理。在蜀國建立初期,南中越崔夷首領高定率眾反叛,軍至新道縣結果被李嚴擊敗。
而漢嘉郡太守黃元,聽說劉備在永安病重,于章武二年十二月起兵反叛。次年三月,黃元又利用諸葛亮赴永安探望劉備的機會,率軍火燒了臨邛縣。
最后被蜀軍所平。雖然這兩次叛亂都被平定,但由于蜀國建立時間不長,“南撫夷越”的措施一直未能得到執行。
而且蜀國之主劉備又于章武三年病逝。 彝陵新敗、元氣大傷、人才危機、黃元叛亂、南中問題以及新喪國主,這些都是蜀國的內憂。
而蜀國的外患,指的孫劉聯盟的破裂。前面在分析“隆中對”時已經提到過了。
東和孫權在“隆中對”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劉備、諸葛亮只是在荊州完全被奪,兩路夾擊中原的戰略意圖完全無法實施的基礎上,才愿意和孫吳做徹底決裂的。
在彝陵戰敗后,新生蜀國的國力幾近耗竭,而這時與東吳的敵對關系卻仍未得以改善。這時的蜀國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僅要面對宿敵曹魏,又多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孫吳。
如果長期與孫吳這樣敵對下去,蜀國就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動與危機,而“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目標,也就更難得到實現了。 以“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說法來稱之,實在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從政治角度來看。由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可以說是三國之中,最有條理的一個國家。
在其執政最初二三年時間里,采取閉關息民的方法,立求恢復蜀國元氣,隨后平定了南中,得用南中地區的富饒,進一步充實了國力,再加上以“嚴刑峻法”來打擊“專權自恣”的貪官污吏和地方豪強,蜀國上下呈現出一片清明、安定的局面。 在政治上也是非常優秀的。
但是蜀國畢竟建國不久,如果從劉備取得益州開始算起,一直到諸葛亮逝世不過就20年時間。而與曹魏已歷三世前后40年的歷史相比,顯然不如曹魏歷史長久。
再者,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的執政水平也是較高的。做為同樣是優秀政治家的曹操,他的執政能力和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而其后的魏國政治總體框架也是基本由曹操構建的。
曹丕在其執政的六、七年時間里,也相繼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措施,如頒布了一些有利或關心庶民的詔令;禁止婦人、宦官、外戚干預政事;選用智謀賢德之士;推行九品官人之法。曹睿則在諸葛亮逝世前,也表現出比較優秀的政治才能。
如在善為軍計、明察斷獄、容人直諫、不殺諫臣等方面,都有過比較杰出的表現。 因此,在曹操、曹丕、曹睿前期(指諸葛亮逝世前),魏國的政治情況也是較好的,但曹魏要比蜀漢早建立20年,這20年時間對于一個處于發展中的政權來說,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曹魏就總體**勢來看,仍要優于蜀漢,其統治根基也要比蜀漢來得穩固。 從軍事方面來看。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是否強盛,最主要的標準就是看該國的軍隊的多寡。而兵與民的關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它具體表現為:兵來自于民,民眾的數量制約著兵眾的數量,這是一個絕對數量指標;另一個是相對數量指標,指軍隊的絕對總量與民眾總數量的比例。 因為兵是靠民養活的,所以兵與民之間必須要有個適當的比例。
蜀國地寡人少。地不過一州,人口總數不過九十萬。
而曹魏卻擁有九州之地。據《通典》上記載,魏亡時有人口440萬之多!當然是諸葛亮執政時期,魏國是否有如此之多的人數值得疑問。
但退而求其次地說魏國有三百多萬人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蜀國當時的軍隊總數約有14萬左右,其平均不到二戶就要養一名士兵的比例,幾已到蜀國對軍隊承擔力的極限。
即使是這樣,仍然比魏國40多萬的軍隊,規模要小得多。故“蜀兵輕銳”這一情況,是客觀實在的。
補充: 諸葛亮被《三國演義》大為美化后,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智的化身。 但最近,批評諸葛亮的人越來越多,說他“不足以言智”。
對詞,我覺得應該對諸葛亮作出正確的評價。 雖說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畢竟不是神,因此他當然有缺點,而最主要的缺點是出在人事問題上。
尤其是他對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劉備投降,諸葛亮居然根據骨相說他久后必反,這多么荒唐。
雖然孔明未能殺死魏延,卻對魏延抱有成見,認為他不忠不義。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實不然。
雖然魏延不斷被孔明排斥,卻仍中心地效勞與蜀國,屢建奇功:斬王雙,戰張頜等都足以證明魏延是個不可忽視的人才。孔明最錯的是在毫無根據之下,留下錦囊殺死了魏延。
諸葛亮在人事上的失誤還有讓馬謖守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中原失敗、關羽守荊州的失誤,從某種意義上是諸葛亮一手造成的。 在識人方面,劉備明顯。
4. 給一些宋詞的經典名句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第一名:姜夔 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
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象筆鸞箋,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邊煙雨。 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第二名:李煜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第三名: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 綠肥紅瘦。
見有人來,?i襪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吹簫人去玉樓空, 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 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 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第四名:辛棄疾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將軍百戰聲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第五名:蘇軾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
5. 宋詞中千古絕唱,萬世流芳,的名言佳句
1).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3).勸人寬容,凡事要看得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后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后悔 (4)堅強的意志\堅定的決心 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躊躇。
拿破侖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人性的弱點》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名言警句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名言警句 (5)關于愛情 真正的愛就要把瘋狂的或是近于淫蕩的東西趕得遠遠的。
柏拉圖 名言警句 (6)關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法)孟德斯鳩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時常自省——認識自己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
(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
(德國)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一個。
(日本)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
(非洲)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
(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
(蘇聯)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
(美國) 當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國) [學習學習]名言警句精選(音序排列) B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 還有其它: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
(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6. 關于宋詞的詩句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風詞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燕子樓 張仲素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