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打籃球的基本要素和規則!
一、體力。 體力是打好籃球的關鍵,沒有充沛的體力,那打好籃球是一個空談。體力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力量不足,腳步跟不上,投籃手型變形,等等諸多不利因素。再投籃好的人,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也會手型變形。所以,充沛體力是打好籃球的基礎。 有人說,長跑鍛煉體力。是的,這個沒錯,但是籃球不同于足球,足球有時候需要長距離的跑動,對于足球來說長跑鍛煉是很必要的。籃球相對于足球場地小,不用偏重長跑來鍛煉體力,用長跑來熱身恢復還是必需的。 我提供的鍛煉方法是老師教我們的,用沖刺跑來鍛煉體力。100米沖刺跑,屬于無氧鍛煉。如果體力基礎有限,可以用60米左右來替代。方法很簡單:用盡全力來沖刺到達終點,然后慢慢走到起點,等到體力逐漸恢復,然后繼續沖刺,達到身體的極點為止。到達極點后,可以用400米慢跑來慢慢恢復。期間要注意保持體溫,讓身體逐漸適應沖刺的狀態。這樣鍛煉,既可以鍛煉體力,又可以在籃球場上有快攻的優勢。 二、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并不完全是彈跳,彈跳是必需的但不是絕對的,彈跳的可以說是小腿和跟腱甚至包括腳趾的配合所產生的爆發力的結果。而下肢力量代表的是是你整條腿的力量。它決定了你可以站在你需要的位置,決定了你不會被對手隨意的“挪動”,不會因為各種情況而無謂的跌倒。 下肢力量的鍛煉方法,用跑步來鍛煉肌肉,就用上面的100米沖刺方法。鍛煉大腿力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扛杠鈴,這是一個有氧練習,注意好呼吸。10公斤杠鈴或者更重,這個量力而行。蹲下,扛起來,再蹲下,再扛起來。感覺到疲勞,就休息,恢復后接著練習,根據身體條件,制定訓練強度。沒有杠鈴條件的,可以用蹲起跳,蛙跳,或者單腿蹲立,甚至用武術的“扎樁”等無器械鍛煉來代替。 我以我同學為例子闡述一下下肢力量的重要性。我的同學是校隊的中鋒,他身高197CM。而低我們一級的學弟中有一個達到了205CM,而且彈跳出眾,輕松雙手灌籃,在校隊里學弟只是我同學的替補。而且學弟所在的班也有好幾個是校隊的,說實話在校隊正選方面他們有些不服,好幾次挑戰我們班,20分鐘比賽我們每次都贏他們24分以上,最低的分差是24分。 在中鋒的對抗上,學弟明顯下肢力量對抗處于下風。進攻要位進不了低位,彈跳優勢始終發揮不出來,被我同學死死卡住,他只能在三秒區外跳投。防守方面,被我同學輕松用后轉身,突破擠開,又或者擋開空當被其他同學輕松突破上籃或者跳投。 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劉玉棟。他并不是很高,他跳的也不高,他投籃很準,不過很少人能蓋的了他,他的有些投籃點是自己用下肢力量擠出來的。 身高是一個相對的優勢,但不是絕對的。運用好基本功才能打好籃球。
平時打籃球的一些基本規則?
1.走步,平常運球時不能直接走。上籃時必須在3步以內起跳,否則就是走步
2.打手,對方運球時、投籃時或者抱著球不動時不能碰他的手。否則就是打手
3.阻擋,在兩個人相撞的地方,防守者后到那個地方就阻擋。要是進攻者后到那個地方,進攻者就是帶球撞人
還有平常打球時沒有3秒之說的,畢竟不是專業比賽。其他一些基本規則稍微打球時間長一點就會知道了,不用著急
籃球有怎么規矩新手
籃球規則(15) rr犯規 rr一、犯規是違反規則的行為,含有與對方隊員的身體接觸或違反體育道德的舉止。 rr第二、對犯規隊員要進行登記,隨后按規則的有關條款進行處罰。 rr接觸 rr一、從理認上講,籃球運動是一項“沒有接觸”的競賽活動。然而10名隊員在有限的場地上高速度地移動,顯然不可能完全避免身體接觸。 rr二、如果確實為了去搶球(正常的籃球動作)而發生身體接觸,而此接觸沒有把被接觸的對方置于不利,這樣的接觸則可當作意外情況不必給予處罰。 rr三、從背后發生接觸是不政黨的籃球動作。通常后面的隊員對此接觸負責任,因為就他與球和對方隊員來說是處于不利的位置。 rr注解:在身體接觸的問題上作出決斷時必須遵照下列基本原則: rr一、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避免接觸是每一個隊員的責任。 rr二、任何隊員在占位時只要不發生身體接觸,都有權在規則的限定范圍內到達沒有被對方隊員占據的正常地面位置。 rr三、如果發生了接觸犯規,則由造成接觸的隊員負責。 rr侵入犯規 rr一、侵入犯規則是在活球、球進入比賽狀態或死球時涉及與對方隊員接觸的隊員犯規。 rr二、隊員不準通過伸展臂、肩、髖、膝、腳或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擋、拉、推、撞、絆等動作來阻礙對方行進;也不準使用任何粗野動作。 rr定義1、陰擋:是陰止對方隊員行進的身體接觸。 rr2、撞入:是持球或不持球的隊員推動或移動到對方隊員軀干上的身體接觸。 rr3、從背后防守:是防守隊員從對方隊員的背后與其發生的身體接觸。即使防守隊員正在試圖去搶球,與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也是不正當的。 rr4、用手攔陰:是防守隊員在防守狀態中用手接觸對方隊員,或是陰礙其行動或是幫助防守隊員來防守對手的動作。 rr5、接人:是干擾對方隊員移動自由而發生的身體接觸。能用身體的任何部位來造成這個(拉人)接觸。 rr6、非法用手:發生在隊員試圖用手搶球接觸了對方隊員時,如果僅僅接觸了對方隊員持球的手,則被認為是附帶的接觸。 rr7、推人:是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強行移動或試圖移動已經或沒有控制球的對方隊員時發生的身體接觸。 rr8、非法掩護:是試圖非法拖延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對手到達希望到達的場上位置。 rr罰則:在所有情況下都要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入犯規。此外: rr一、如果對沒有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 rr1、由非犯規隊在距發生犯規地點最近的界外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 rr2、如果處以犯規隊罰則,則規則第五十八條將生效。 rr二、如果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 rr1、如果投中籃,要計得分并判給一次罰球。 rr2、如果2分投籃沒有成功,則判給兩次罰球。 rr3、如果3分投籃沒有成功,則判給3次罰球。 rr三、如果控制球隊的隊員發生犯規: rr由非犯規隊在距發生犯規地點最近的界外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 rr注解: rr一、垂直原則 rr1、在籃球場上,每一位隊員都有權擁有他所在的地面位置以及在他上面的空間(圓柱體)。 rr2、這個原則保護隊員所占據的地面位置和他上面的空間。 rr3、一旦隊員離開了他的垂直位置(圓柱體)并與已經確立了垂直位置(圓柱體)的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則離開了垂直位置(圓柱體)的隊員要對此接觸負責。 rr(1)對于防守隊員垂直地離開地面(不超出他的圓柱體)或在圓柱體內全面伸展他的雙手和雙臂,則不必判罰。 rr(2)進攻隊員無論是在地面還是騰起在空中,都不得與防守隊員發生接觸,或用他的手臂來擴展他自己的額外空間。 rr二、合法防守位置 rr1、當達到下述狀態時,防守隊員就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 rr(1)他正面對對手 rr(2)雙腳以正常的跨立姿勢著地。兩腳之間的距離一般與其身高成正比。 rr2、合法防守位置垂直伸展到他的上空9圓柱體0。他可以將雙臂舉過頭,但雙臂必須是在這假想的圓柱體內并保持垂直姿勢。 rr三、防守控制的球隊員 rr1、在防守控制球的隊員(他正持球或運球)時,時間和距離的因素不適用。 rr2、每當對手在持球隊員前面占據了(甚至是在一瞬間占據了)合法防守位置,持球隊員都必須預料到對方的防守,并必須準備停步或改變方向。 rr3、防守隊員在占據他的位置之前,必須不造成身體接觸來建立合法防守位置。 rr4、一旦防守隊員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他必須保持這個姿勢(見下述第5項),即不得伸展他的臂、肩、臀或腿去阻止從他身邊通過的運球隊員。 rr5、當裁判員對“阻擋或持球隊員撞入”的情況作出裁決時他要運用下列原則: rr(1)防守隊員必須以面對持球隊員并且雙腳著地來建立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rr(2)防守隊員為了保持這個防守位置,他可以保持靜止或側移或后撤。 rr只要該側移或后撤被認為是正常的防守移動,在保持這個防守位置的移動中,一腳或雙腳可以在瞬間離開地面。 rr(2)防守隊員必須是先到位,并且接觸必須發生在軀干部位。 rr如果接觸發生在軀干部位,則應該認為防守隊員已經先到位。 rr如果答上述三條,則是持球隊員造成犯規。 rr四、騰空的隊員 rr1、從場上某處跳起在空中的隊員有權落回原地點。 rr2、他有權落在場上另外地點,只要: rr(1)在起跳時該地點尚未被對手占據; rr(2)起跳點和落地點之間的直線通道尚未被對手占據。 rr3、如果隊員已跳起并落地,可是其動量使他碰撞在他落地附近已占據合法防守位置的對方隊員,則該跳起隊員對接觸負責。 rr4、當對方隊員已跳起在空中后,隊員不得移至該跳起隊員的路徑上。 rr5、移至一個騰空的隊員身下并發生接觸總是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 rr五、防守不控制球的隊員 rr1、不控制球的隊員有權在場上自由移動并占據任何未被另外隊員已占據的位置。 rr2、時間和距離的因素要適用。這意味著防守隊員不能占據一個如下這樣的位置: rr(1)如此靠近正在移動中的對方隊員,使該對手沒有足夠的距離停步或改變他的方向。 rr(2)如此快地插入正在移動的對方隊員的路徑,使該對手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距離停步或改變他的方向。 rr此距離與對方隊員的速度直接成比例,不得小于1步,不得多于2步。 rr如果隊員在占位時不顧時間和距離的因素并與對方隊員發生身體接觸,他對接觸負有責任。 rr3、一旦防守隊員已占據合法防守位置,他不得伸展臂、肩臀或腿來阻止從他身旁路徑通過的對手前進。然而他可轉身或將手臂置于身前和貼近身體以避免受傷。 rr4、一旦防守隊員已占據合法防守位置: rr(1)他可以轉移或側移或后撤,以使自己保持在對手的路徑上。 rr(2)他可以迎著對手前移,然而如果發生身體接觸,他對此負責。 rr(3)他必須注意空間的因素,也就是按上述第2項(2)所示,他和對手間的距離。 rr六、掩護----合法的和非法的 rr1、掩護發生在隊員試圖延誤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對手到達希望到達的場上位置時。 rr2、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處于下列情況時是合法掩護: rr(1)當發生接觸時靜立不動(靜立在他的圓柱體內)。 rr(2)發生接觸時已經兩腳著地。 rr3、正在掩護對手的隊員處于下列情況時是非法掩護: rr(1)發生了接觸時正在移動。 rr(2)發生了接觸時是在靜立對手的視野之外建立掩護,沒有給出適當的距離。 rr(3)發生了接觸時對移動中的對方隊員沒有考慮時間和距離的因素。 rr4、如果掩護建立在靜立對手的視野之內(前面或側面),則該隊員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只要在不發生接觸的情況下盡量靠近對手。 rr5、如果掩護建立在靜立對手的視野之外,掩護隊員必須允許對手向他邁出正常的一步而不發生接觸。 rr6、如果對方隊員在移動,時間和距離的因素就要適用,掩護隊員必須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被掩護者能停步或改變方向來避開掩護。 要求的距離不得小于正常的1步,但不必超過2步。 rr7、對與已建立了合法掩護的隊員發生任何的接觸,由被掩護的隊員負責。 rr七、阻擋 rr1、如果試圖去做掩護的隊員在移動中與靜立的或后退的對方隊員發生接觸,則構成了阻擋犯規。 rr2、如果隊員不顧球,面對著對方隊員并隨著對方隊員的移動而移動,除非涉及到其它因素,該隊員應對隨后發生的任何接觸負主要責任。 rr所謂“除非涉及到其它因素”是指被掩護的隊員故意推人、撞人或拉人。 rr3、隊員在場上占據位置時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當對方隊員試圖從他身邊通過時,它們必須放下(在圓柱體內 )。如果隊員不能將臂或肘放下,發生接觸就是阻擋或拉人。 rr八、用手觸及對方隊員 rr1、用單手或雙手觸及對方隊員本身未必是犯規。然而,當對手位于某隊員的視野之內就沒有理由用手去辨別,并且這種動作可被視為非法的身體接觸。不管是否獲得利益,裁判員必須宣判。 rr2、如果任何一種方式的接觸限制了對方隊員活動的自由,這樣的接觸是犯規。 rr3、運球隊員不可使用前臂或手來阻止對方隊員獲得球。此類舉動能獲得規則未提及的利益和導致雙方隊員增加身體接觸。 rr九、居中策應 rr1、垂直原則也適用于居中策應。 rr位于居中策應的進攻隊員和防守他的隊員都必須尊重彼此的垂直權利(圓柱體)。 rr2、策應隊員不得用肩或臀將對方隊員擠出他所占的位置,也不得用伸展肘或臂來干擾對方隊員活動的自由。 rr3、防守隊員不得非法地使用臂、膝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干擾策應隊員活動的自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新手打籃球必須知道的規則,新手打籃球的基本要素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