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怎么滅亡的?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滅亡原因有重文輕武;割讓“燕云十六州”;聯金抗遼、聯蒙抗金決策失誤;統治階層對軍事的無知、無能、不作為;朝政腐敗等。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并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后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后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后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后,南宋滅亡。
滅亡原因:
1、重文輕武,以文制武的方針,造成了軍隊內相互牽制,動輒掣肘,弊病叢生;
2、后晉石敬瑭割讓的“燕云十六州”,使漢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無法抵御外族騎兵;
3、聯金抗遼、聯蒙抗金決策失誤,只看到了遼(金)的強大,沒看到金(蒙)的危脅;
4、統治階層對軍事的無知、無能、不作為,導致了開封防御戰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敗,政治內斗嚴重,以及軍費開支較大,百姓負擔過重。
宋朝的滅亡跟哪些因素有關?詳細點
就整體而言,宋朝是我國歷史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但同時,宋朝卻又是一個在軍事上極其衰弱的時期,宋朝的滅亡原因是非常復雜的,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缺乏北方屏障。五代十國時期幽云十六州等戰略要地的丟失,使得宋朝先天地失去了抵御北方民族進攻的一道屏障。宋朝建國之初曾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兩次用兵都以失敗告終。
二、宋朝軍事制度的缺陷。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發生唐朝因地方軍閥坐大而最終滅亡的現象,在國家邊患未除的情況下,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剝奪了軍事將領的兵權,以文官帶兵,造成軍中“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荒唐局面,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
三、宋朝財政制度的缺陷。唐代時地方收入一部分解歸中央,一部分留歸地方自用,而宋代則要求地方財政收入全部解入中央,地方毫無積存。這樣,當發生外敵入侵時,地方便無錢無糧組織抵抗,只能坐等中央救援。
四、士族制度的衰落。經過唐朝之后,士族制度可以說從根本上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科舉取仕,凡要進入官場,必先經過寒窗十載的苦讀。士族制度有其先天缺陷,但也具有一定優勢,士族家庭子弟在從政前,受家族的熏陶,大多具有一定的政治經驗。而科舉取仕使得一部分毫無政治經驗的寒門子弟一夜之間身居高位,難免目光短淺,造成吏治混亂。
五、理學的發展。在傳統儒家理論里,講究的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記·曲禮》),所以民間大多不受禮儀約束,而崇尚勇武。銀沒侍宋代理學興起后察磨,更強調禮對世俗社會的約束,要求禮制從一家一戶,一言一行做起,要求禮下庶人,“熟講勉行,切于人倫日常之用”,從而實現崇化導民的目標。當民間生活也被納入到禮的范圍內以鋒吵后,尚勇的精神、俠的精神也就消失迨盡了,軍隊的戰斗力也就會相應下降。
六、歲幣導致的惡性循環。宋朝對外戰爭連連失利,不得不大量輸出歲幣,而大量的歲幣無疑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導致農民起義不斷爆發。頻繁暴發的農民起義又不斷消耗著軍隊的戰斗力,導致對外戰爭新的戰敗。戰敗——賠款——百姓負擔加重——農民起義暴發——鎮壓農民起義——戰斗力削弱——對外戰爭失利,在這樣一個不斷地惡性循環中,宋朝的國力、軍隊的戰斗力被消耗殆盡,必然要走向最滅亡。
七、外交上的顢頇。這方面主要表現在南宋時期,面對日益強大的蒙古,宋朝始終在蒙古“我們一起消滅它,然后平分”的謊言下,充當蒙古的打手。南宋時期,蒙古無疑是各種勢力中實力最強的,南宋的正確選擇應該是合縱抗蒙,而不是與蒙古連橫結盟,這樣才能維持一種平衡。
八、國防資源的缺乏。中國的地形特征決定了北方作戰,必須要以騎兵為主,但由于塞北及西北出產良馬的地區,都不在宋朝手中,結果宋朝只能把馬寄養在民間,平時耕種,戰時出征。這就造成馬的品種低下,缺乏訓練,一到戰場上,很容易戰死。
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北宋在建國之初,在地理上就面臨十分危險和尷尬的局面。首先是喪失天險,北方強大的契丹遼國占據了天險燕云十六州,對南方的中原王斗沖朝有絕對的兵種和地理優勢,在以后崛起的金國也一樣。其次是首都地理位置十分被動,中國古代建都往往在西安、洛陽、成都、北京等地,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是憑借天險易守難攻的城市,可開封不是,開封汴梁地處黃河南岸,周圍皆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無險可守,這種地理上的先天不足造成的軍事劣勢是十分致命的。
2,宋軍與金軍相比,確有差距。其主要差距既不在于裝備,更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軍隊的素質與管理。宋軍本來就問題不少,士兵員額不足、老弱者充斥其中、軍事訓練極不正常,將領貪財贖貨、經商營利、中飽私囊、私役士兵、克扣軍餉。而徽宗又將軍隊長期交由根本不懂軍事、只知討好皇上的宦官童貫、佞幸高俅主管。棗銷拍他們“自恃昵幸,無所忌憚,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多占禁軍,以充力役”,以致軍政腐敗。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作趙宋,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960年,后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凳羨匡胤為帝,趙匡胤改國號為宋,定都汴梁。后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及西夏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金國兵臨汴梁,次年滅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宋朝滅亡的原因,宋朝怎么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