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下兩漢的樂府詩
樂府詩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r飲馬長城窟行
r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r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r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r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r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r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r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r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r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r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愛情與生命的體味 r上邪
r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r有所思
r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r上山采蘼蕪
r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
r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r“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r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r“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
r“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r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
r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r陌上桑
r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r長歌行
r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兩漢詩歌包括漢樂府詩和,推薦一下兩漢的樂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