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怎么給小朋友解析呢
告訴小朋友們說
小朋友們呀,其實說話也是有藝術的哦,有一種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有意思的語言叫歇后語呢。
歇后語有兩個部分組成哦,就像小朋友你們有大名還有小名一樣,
歇后語的前部分是引子,就像是謎語的謎面一樣。
后部分是謎底,十分的有趣哦
后附官方解釋,供你參考理解組織自己的語言: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
請大家多說幾個歇后語,謝謝!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沒能耐
阿二吹笙——濫竽充數
阿二當郎中(中醫醫生〕——沒人敢請纖尺
阿二滿街串——吊兒郎當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慶嫂倒茶——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挨著火爐吃海椒(辣椒〕——里外發燒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雞—鎮豎雹—拿別人出氣
挨打的烏龜——縮脖子啦
挨了巴掌賠不是——奴顏媚骨
挨了刀的皮球——癟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nian〕了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風箏——節節高;節節上升
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矮子觀光——隨聲附和
矮子過河——安(淹)心
矮子里面拔將軍——將就材料;短中取長
矮子爬樓梯——巴不得(迫切御帆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上下為難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癡心妄想
矮子坐高凳——上下夠不著;上下為難
木偶跳舞----自有牽線人
東邊日出西邊雨----說他無晴(情)也有晴(情)
司馬遇文君---- 一見鐘情
葉公好龍----假愛
電影里面談戀愛----假情假意
無病呻吟---裝模作樣
孔夫子穿西裝---又土又洋
水仙不開花---裝蒜
反穿皮襖---裝羊(洋)
一個人拜把子---你算老幾
一張紙畫個鼻子---好大的臉
七歲伢兒看了八年牛---里手不過了
門牌上畫個鼻子---好大的臉哪
螞蟻戴眼鏡---沒有那么大臉面
給你麥芒---豈當針(真)
宰相肚里能撐船---寬宏大量
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
麻雀子想生雞蛋---怎開口的
黃連做笛子---苦中尋樂
三歲小孩看了九年牛---還不會呀
孔明夸諸葛亮---自夸自
孔夫子門前賣<<論語>>---自稱內行
勸告文貼在背上---專給別人看
公雞飛上屋背---到頂了
人群里的禿子---頭顯眼
馬褂上穿背心---隔(格)外一套
頂禮膜拜---一幅奴才相
駝子壞了腿---卑躬屈膝
狗見了主人---搖頭擺尾
啞巴拜年---少說話多磕頭
棺材頭上畫花---討好鬼
坐轎子罵人---不識抬舉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心人
狗坐筲箕---不識好歹
大車拉煎餅---攤(貪)得多了
小禿脫帽子---頭明(圖名)
小孩哭粑粑---要得整數
見了壽衣也想要---貪心鬼
衣食不愁想當官,得了皇帝想神仙---貪得無厭
冉高鳴在奇葩說瘋狂輸出歇后語獲稱歇后語大全,他都有哪些經典的金句?
《奇葩說》大家都看了嗎?其中有一個名叫冉高鳴的大男孩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那個不贊成前任點評app上線并且說如果該app上線就是“線上陵園”的那個瘋狂“輸出”的男孩。
在《奇葩說》中的冉高鳴。大家最近有觀看《奇葩說》嗎?其中有一位選手叫做冉高鳴。他在節目中說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在說段子一樣,讓人覺得不僅好笑而且也很現實。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冉高鳴在節目中說了“金句”有哪些。
“戀愛的時候很多特點是一體兩面,愛你的時候是優點,不愛就變成了缺陷。激沒”
“白娘子愛她,她就是知恩圖報的人間絕色,不愛她,她就是披著人皮的千年母蛇。灰姑娘愛她,她就是水晶鞋公主,不愛她,她就是到點還鞋的拼單假名媛。”
“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鴨子拉車,自不量力
白骨精放屁,滿滿妖氣
屎殼郎噴香水,不值一聞
光著腚拉磨,核鉛衫轉著圈丟人”
以上等等都是冉高鳴在節目中的“經典歇后語”,不僅讓人覺得笑點滿滿,仔細想想其中的道理,也確實現實的可怕。人生一世,難得糊涂,大概就是說得冉高鳴這樣的人吧。因為太過于清醒,所以想要糊涂都是很難得的,那么也就不得不面對清醒時的痛苦了。
不得不說《奇葩說》這檔節目也改腔確實讓我們見識到了語言的魅力,雖然說的都是一些“奇葩的”話語,但是哪一句話不是含有他深刻的道理呢?或者沒有引得我們沉思呢?
所以人活一世,最好也難得的糊涂幾次才行,不然太過于清醒,反而難以承受這人世間的殘酷,最后“傷痕累累,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歇后語的居處開門見山
(愚公)的居處——開門見山。
典故:
傳說,在很久以前,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分別在冀州的南邊和黃河的北邊。這兩座山又高又大,山里的人外出需要繞很遠的路,非常不方便。
北山腳下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人,他快九十歲了,身體卻依然十仔鋒分硬朗。愚公認為不能任由大山擋住山里的路,就說服家人和自己一起挖山。
愚公一家說做就做,第二天就開始拿著鐵鍬挖山。他們每挖出一點兒土石,就用背簍運到渤海邊。愚公的鄰居家有一個念清晌小男孩,他看到愚公一家在挖石頭,也蹦蹦跳跳地跑過去幫忙。
一個叫智叟的老頭看到后,嘲諷說:“愚公,你都快九十歲了,慢慢就會連路都走不動了,又怎么能挖完這兩座大山呢?”
愚公卻堅定地說:“我死了,我的兒子可以挖,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可以繼續挖,我的子子孫孫沒有窮盡,山卻不會變高,又怎么會挖不完呢?”
天帝聽說后,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于是命兩位神仙背走了這兩座大山。從此,山里的人出門,再也不用繞遠路了。
擴展資料
開門見山[kāiménjiànshān]
【意思】:比喻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進入正題,不繞圈子。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太白天才豪逸,語多率然而成者…太白發句,謂之開正唯門見山。”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說話或寫文章
【近義詞】直言不諱、單刀直入
【反義詞】旁敲側擊、閃爍其辭
【造句】住在這里,最令人心醉的就是開門見山,與陶淵明更有把酒東籬的心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大男孩的歇后語怎么說,歇后語怎么給小朋友解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