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愛國之義詩詞鑒賞
【滿江紅】
南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作品譯文
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洗雪。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發誓吃敵人的肉,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作品鑒賞
岳飛的這首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發沖冠”的妙,表明這是臘首戚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而此時秋霖乍止,風澄煙凈,光景自佳,翻助郁悶之懷,于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著“瀟瀟雨歇”四字,筆鋒微頓,方見氣度淵靜。
開頭凌云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個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絕,此十四字,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壯志,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埋;馳驅何足言苦,堪隨云月共賞。(此功名即勛業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后,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于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勉語,說與人體會。雄壯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現壯懷,英雄忠憤氣概,凜凜猶若神明。金兵入據中原,亦可能敗退“匈奴”實不足滅,踏破“賀蘭”直搗黃龍并非夸大其辭。“饑餐”、“渴飲”一聯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有論者設: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遙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西北欃槍未滅,千萬鄉關,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干,他作《虞美人》詞,也說:“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西北”、“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兇奴”,是無可非議。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用文學家眼光視之結束全篇,神氣十足,無復豪發遺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飛頭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計,宋皇朝自棄戰敗。“莫須有”千古奇冤,聞者發指,豈可指望他率軍協同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詞不以文字論長短,若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之條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課也。
上一個是古代的,當代愛國主義詩詞也不少,如:
祖國啊,我的祖國 舒婷
你是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你是額頭上熏黑的礦燈
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你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的勒進我們的肩膊
—— 祖國啊!我苦難深重的祖國!
你是貧困
你是悲哀
你是我們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芹世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輪陵— 祖國啊!我苦難深重的祖國!
你是簇新的理想
正要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你是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你是掛著眼淚的笑窩
你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 祖國啊!我充滿希望的祖國!
我是你十六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總和
你用傷痕累累的**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吧
——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詩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筆觸,回溯了祖國數百年來貧困、落后的歷史。詩人用“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國長期處于貧窮和落后的狀態。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祖國和人民沒有因“貧困”而喪失希望,只是長期以來希望太渺茫,像“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未落地面。用一組意象,描繪出處于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形象。新生的祖國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線上”。以發自肺腑的語言傾吐了獻身祖國的熱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朱自清的愛國詩賞析,跪求愛國之義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