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 歇后語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歇后語】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出處】:晉·苻朗《苻子·方外》:“太公涓釣于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釋義】:姜太公: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幫助武王伐紂的功臣。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句歇后語
姜太公就是姜子牙
傳說商朝末期,有個叫姜太公的有識之土,因不滿于當時的黑暗政治,隱居在渭水邊上,但又很想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常常在皤溪釣魚,釣法很奇特,魚鉤是直的,放在離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鉤上沒有魚餌.過路人看到他這樣垂釣都暗暗發笑,他卻一本正經地說:“愿者上鉤來”.后來周文王打獵來到渭水邊,與姜太公談得很投機,就請他做了國師.姜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消滅了商朝.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別人的圈套.
姜太公釣魚的歇后語是什么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是因為有一次周文王姬昌四處尋訪碰虛念賢才,一次在河邊看到一垂釣的老翁,釣魚用的魚鉤是直的。于是他很好奇,就問老翁:“直譽遲的魚鉤怎么釣得上魚呢?”老翁說:“愿者上鉤。”周文王覺得老翁說話不凡,認為是個奇才笑困,于是就和他談了很久,發現他真的很有治國才能,于是就拜為軍師。這個老翁就是姜子牙,及姜太公。
姜太公釣魚的歇后語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并敬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鋒蔽螞,很難獲銀埋得文王賞識。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大家知道,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鉤(那其實也不能叫鉤了)、不用魚餌,釣到了很多魚。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動跟他交談,發現這真是個大有用之才,招入帳下。后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商紂統治,建立了周朝。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姜太公在日照釣魚歇后語,姜太公釣魚 歇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