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的來歷是什么?
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并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
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后,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類別繁多,數不勝數。
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語言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
民間諺語大全
動手成功,伸手落空。
想喝甜水自己挑。
路要自己走,關要自己闖。
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家有斗量金,不如自己有本領。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不怕別人瞧不起,就怕自己不爭氣。
眼望高山,腳踏實地。
不圖一時亂拍手,只求他日暗點頭。
看到了目標,并沒有到達目的地。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雖然有了好種子,慶賀豐收還太早。
要想成功,必須走完從說到做這段路。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道兒是人走出來的,輒兒是車軋出來的。
表示“明知占了便宜,還不知足”的成語或歇后語有哪些?
表示“明知占了便宜,還不知足”的成語或歇后語有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得隴望蜀、得了便宜還賣乖、人心不足蛇吞象。
1、得寸進尺[dé cùn jìn chǐ]: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例句:有人感激過你的善良嗎,貌似他們只會得寸進尺。
2、貪得無厭[tān dé wú yàn]:厭:滿足。 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例句:傾其所有,在貪得無厭面前,依舊是跌停的零。斷壁殘垣,在兩廂情愿心中,終歸是流年如錦。每個人都有喜歡的一首歌,你是他唱錯的一個音。
3、得隴望蜀[dé lǒng wàng shǔ]: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例句:自古以來,就有白蛇和青蛇,白玫瑰與紅玫瑰,男人得隴望蜀防不勝防。不如別防了,剩下精力多掙點錢,或者美容保養。
4、得了便宜還賣乖[dé pián yí mài guāi ]:得到好處或實惠賣弄乖。
例句:懷念你說我得了便宜還賣乖時的溺愛。
5、人心不足蛇吞象[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例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諺語什么不知飽足,諺語的來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