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就是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把文章進行批評和注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批注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的讀書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書頭上),可以是“旁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內容非常廣泛,大體可以歸納為4類;
1、注釋: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概念,立刻查工具書或參考書,把查詢結果寫在書頁的空白處.這樣,既幫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記憶,特別是為下次閱讀掃清了障礙.
2、提要:在讀書時,邊看邊思考,然后用精煉的語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記在段落之后.便于把握文章的脈絡,復習瀏覽時,可一目了然.
3、批語:讀書時,對文章用詞、采用手法及其好處、提出的觀點等等可能產生各種感想、見解、疑問,可以隨手把它們寫在書的空白處.如不立即記下,過后就不易想起這些寶貴的思想火花.
4、警語:在讀書時,發現優美語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穎說法及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記住!”“抄寫筆記”等字樣,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為今后重點閱讀提供條件.
“批注” 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準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
在原書地方寫你的真實的感受,寫不下可用其他紙張.有什么些什么.不拘一格.如果該書你準備閱讀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的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