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賭博的句子
1、只要不賭,還不是想吃什么吃什么。
2、賭網恢恢,輸而不漏。
3、澳門過三關,還不是想吃啥吃啥。
4、贏就贏粒糖,輸就輸間廠。
5、辛辛苦苦二十年,一賭回到解放前。
6、“賭”網恢恢,“輸”而不漏。
7、賭賭賭親朋好友齊上陣,輸輸輸兄弟反目不認人。
8、十個賭徒九個輸,傾家蕩產不如豬。
9、大賭誤國,小賭誤家,不賭不花是才能持家。
10、賭徒,賭到一無所有的時候或許才會戒賭。
11、賭賭賭親朋摯友齊上陣,輸輸輸兄弟交惡不認人。
12、小賭怡情,大賭要命,其實,大賭就是從小賭開始的。
13、賭賭賭,你可想過你的父母;撈撈撈,你可想過兒女書包。
14、新手怕老手,老手怕千手,千手怕失手,失手怕剁手。
15、愛拼才會贏,敢下就會紅那家小孩天天哭,那個賭友天天輸?
16、“小賭怡情,大賭要命”,其實,大賭就是從小賭開始的。
關于“賭博”的詩句
《戒賭歌》
“切莫賭,切莫賭,賭博為害甚于虎。猛虎有時不亂傷,賭博無不輸精光。切莫賭,切莫賭,賭博為害絕無樂。妻離子散家產破,落得頸項套繩索。賭輸無錢去做賊,遭致身敗名又裂。賭博無錢去搶劫,鐐銬沉重鋃鐺響。甚者為賭去殺人,相互毆殺不留情,及至雙方都氣絕,床上屋里血淋淋,兒哭仔啼驚鄉鄰。總之賭博有百害,勸君莫做賭博人,耕作勤!耕作勤!唯有勤勞出富人。賭博贏錢水中月,鋤頭底下出黃金。耕作勤!耕作勤!唯有勞動出能人。好逸惡勞終受苦,勤勞致富美前程。”
作者簡介:
吳獬(1841-1918),字鳳笙,湖南省臨湘市桃林鎮人。
吳天資聰穎,少年時代,五經四書皆已成誦,二十歲就讀岳麓書院。清光緒二年(1876)中舉。當時左宗棠任甘肅總督,欲聘吳為幕僚,吳以疾辭。
作者生平:
光緒二十二年
光緒二十二年(1896),任湖南沅州府學使,兼敦仁書院山長。后分別到臨湘莼湖書院、岳州金鶚書院、湖北通城青陽書院、衡陽石鼓書院、衡山研經書院、長沙岳麓書院、湖南高等師范以及南京三江高等師范、湖南優級師范等處講學,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淵博的知識,教誨弟子,影響遍及東南諸省。
吳在各書院講學時,敢于創新,不守一家之說;敢于對名家作品進行評論,努力推進民主進步思想。他編著《一法通》,作啟蒙教育之用;編纂《獬錄宣講》,破除迷信陋習;作《放足歌》,宣傳婦女解放。用這些通俗讀物鼓勵學生和民眾,從禁錮的封建禮教中解脫出來。
民國6年(1917),吳獬因年老體弱,返回故鄉桃林,辦私塾一所,親自督教,講授學生。民國7年2月,北洋軍南下,兵擾桃林,燒殺擄掠。吳獬憤然成疾,于是月去世。遺著今存《不易心堂集》和《一法通》等。
公元1918年舊歷二月初四,吳獬以78歲的高齡謝世,世人稱他為岳州一怪。
堵 賭 的詞語
賭注、
賭咒、
賭資、
賭棍、
賭氣、
賭博、
打賭、
賭本、
賭局、
賭具、
豪賭、
賭風、
賭錢、
賭窩、
賭場、
關賭、
賭戰、
賭蕩、
賭痞、
窩賭、
賭別、
賭當、
賭空、
賭力、
賭坊、
攤賭、
賭茗、
賭酒、
賭戲、
賭行、
轟賭、
賭快、
斗賭、
賭棋、
賭賽、
賭窟、
賭鬭、
賭籌、
箴賭、
賭拳
告誡喜歡賭博的人名言有哪些
明朝,廣西合浦縣有一才女,因父母包辦婚姻嫁給一賭棍。
一夜,丈夫賭桌失意,和幾個賭徒到鄰村盜牛,被村民抓獲扭送官府。才女將丈夫領回家后,便在廳堂上題了一首《戒賭詩》,讓丈夫銘記于心: 賭門歪道把人迷,半夜贏來半夜輸。
笑里藏刀相對戰,暗中舞弊兩相欺。 衣衫襤褸親朋笑,手腳骯臟骨肉離。
不信且看鄉黨內,貪賭喪命幾傷悲。 詩中直言賭博是“暗中舞弊”的騙局,而賭徒最終都以“骨肉離”,甚至“喪命”為下場。
清朝,有個叫施文炳的教書先生,為了挽救染上賭癮的“獨苗”,曾作《戒賭詩》: 貝者是人不是人,只為今貝起禍根。 有朝一日分貝了,到頭成了貝戎人。
這首詩運用文字組合,十分形象生動的啟迪與教悔,其效力竟猶如一劑清醒劑,比打罵、強禁收效大得多,可作為今日勸戒深陷賭毒者的良方。隱語含在其中:貝者合為“賭”,今貝合為“貪”,分貝合為“貧”,貝戎合為“賊”。
全詩通過對“賭、貪、貧、賊”的字形分析,將賭徒的行為、心態、后果以及下場融入詩中,形象地指出賭———貪———貧———賊,是賭徒們的必然之路;成“賊”之日,便是墜入“法網”之時。行此絕路,何苦來著?實為戒賭詩一絕。
清道光四年曾任高州知府的黃安濤寫有《戒賭詩》: “已將華屋付他人,那惜良田貽祖父。室人交織淚如雨,典到嫁時衣太苦,出門郎又搖攤去,廚下無煙炊斷午。”
該詩暴露了一些賭徒因嗜賭而徹底破產的事實,描寫得實在是觸目驚心,淋漓盡致。 清代吳文暉也有《賭徒》詩: 相喚相呼日征逐,野狐迷人無比酷。
一場縱賭百家貧,后車難鑒前車覆。 前兩句勾畫了賭徒的嘴臉、賭博迷人成癮的毒害;后兩句則充滿哲理,指出縱賭使許多人破產致貧,猶如警鐘,催人警醒。
清代蒲松齡的《日用俗字》詩云:“天下之傾家者,莫速于賭;天下敗德者,亦莫于博。 清代無名氏《賭博八害》詩云: 輸了拼命,贏了心驚; 見利忘義,翻臉無情。
打架斗毆,爭吵不休; 窮途末路,便下毒手。 浪費時光,危害健康; 昏昏沉沉,前途無望。
通宵達旦,精神不振; 干活失神,事故頻現。 狼藉名聲,婚姻難成; 縱然有家,各奔東西。
輸急紅眼,傾家蕩產; 明偷暗搶,鋃鐺入監。 一上賊船,再下困難; 苦頭吃盡,受害匪淺。
貽誤后代,風氣敗壞; 毒化社會,民族苦煎。 該首詩對“賭博八害”歷數其害,全面透徹,觸目驚心。
清代詩人吳獬在廣西荔浦任縣令,為禁止當地賭風,特作《戒賭歌》,張榜公布,告誡全縣百姓“切莫賭”。其歌云: 切莫賭!切莫賭!賭博為害甚于虎。
猛虎有時不亂傷,賭博無不輸精光! 切莫賭!切莫賭!賭博唯害絕無樂!妻離子散家產破,落得頸項套繩索!賭輸無錢去做賊,招致身敗又名裂;賭輸無錢去搶劫,鐐銬沉重鋃鐺響。甚者為賭去殺人,相互毆殺不留情;及至雙方都氣絕,床上屋里血淋淋,兒哭崽啼驚街鄰!總之賭博有百害,勸君莫做賭博人。
耕作勤!耕作勤!唯有勤勞出富人。賭博贏錢水中月,鋤頭底下出黃金。
耕作勤!耕作勤!唯有勤勞出能人。好逸惡勞終受苦,勤勞致富美前程。
古代民間有一首《戒賭詩》: 我今有忠言,勸君且莫賭;人道賭為安,誰知賭中苦?相對有戈矛,相交無肺腑;贏來隨意揮,輸了行殘酷;頃刻百萬翁,轉眼就抱股;寢廢通宵坐,熬夜揪肺腑;贏輸總歸誰,流入雜貨鋪;妻老辛苦來,不幸全家苦。 全詩以賭徒的口吻,哭訴賭徒的后悔,痛述賭博的危害性,一番勸誡,耐人尋味。
在民國時期,在民間廣為流傳著這樣三首《戒賭詩》,詩中以賭徒的口吻,哭訴著賭博的危害性,告誡世人要引以為戒。 其一: 我今有忠言,勸君且莫賭;人道賭為安,誰知賭中苦?相對有戈矛,相交無肺腑;贏來隨意揮,輸了行殘酷;頃刻百萬翁,轉眼就抱股;寢廢通宵坐,熬夜揪肺腑;贏輸總歸誰,流入雜貨鋪;妻老辛苦來,不幸全家苦。
其二: 天子九,地子九,四人坐下推牌九,輸去洋鈿九十九,老婆走到房門口:你這個殺千刀的走不走?害你爹,滿街游,害你娘,拿棒頭,害你兒,去放牛,害你女,做丫頭,害你老婆拎籃頭。 其三: 丈夫在外賭紅了眼,妻子在家哭腫了眼,兩個孩子餓昏了眼,梁上繩子正張著眼。
三首戒賭詩把賭博的害處描繪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