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好詞好句
大象傳64句皆可作為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云雷,屯。君子以經綸。 4.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5.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6.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7.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8.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9.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10.上天下澤.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11.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12.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 .
13.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14.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15.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16.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17.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18.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19.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20.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21.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22.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23.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24.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25.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26.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7.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食。 28.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2 9.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30.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31.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32.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33.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34.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35. 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36.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37.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38.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39.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40.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41.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42.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43.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44.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45.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46.地中升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47.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48.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49.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50.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51.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52.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53.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54.澤中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55.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56.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57.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58.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59.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60.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61.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62.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63.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64.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另外收集15句 1、上九,亢龍有悔。 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坤》 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傳.系辭下》 4、易,窮則窮,變則通,通則久。《系辭.下》 5、《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系辭.下》 6、一陰一陽之謂道。《系辭.上》 7、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說卦》 8、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文言。乾》 9、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乾卦·彖傳》 10、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系辭上》 1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12、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辯物。 13、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14、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 15、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坤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關于易經中一句話
資料一:“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
吉兇悔吝就是我們打卦的結果,一個卦背后必然就會有一些好的、不好的種種結果。當然還有“厲”,就是很嚴厲、很嚴重的情況,還有“無咎”,就是跟你沒有什么關系,你沒有什么錯,雖然說結果好像不太好,但是這個不是你的錯,是老天爺的錯,或者是其他人的錯。
我們說一個事情,一般不是好就是壞,“悔吝”呢,實際上是指的吉兇之間的中間狀態,有些事情有點“悔”,心頭有點后悔、不舒服,還有點“吝”,就是還有點缺陷、不完滿,心頭還留有遺憾。這些結果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會有這些“吉兇悔吝”的這些結果呢?就是“生乎動者也”,就是從“動”中而來。
人一動,就要生吉兇,所以我們打出一卦,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動爻,吉兇往往就在動爻上面體現。我們生而為人,任何人都逃不出“吉兇悔吝”的這些結果,我們人一動,按照佛教的說法,動則生業,你會有業力,那么業力所致,就有人生的種種境遇。
所以我們在這個事情上面,確實要把人生看開、看透,要趨吉避兇,就要培養這種洞悉世間萬象的智慧。既然“吉兇悔吝,生乎動者”,那我不動行不行?看起來行,實際上不行。
為什么呢?人一生下來,哪有不動的呢?不可能不動。生老病死那就是動,喜怒哀樂那就是動,吃喝拉撒也是動,所以動就要生業,不可能不動。
即使我們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呆在屋子里面,你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思維不動、念頭不動、妄想不生,所以不動根本不可能。成都有一個現代詩人叫張棗,比我這一輩年齡大一點,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現在定居歐洲,他寫了一首詩叫做《鏡子》,內容就是一個人,每天呆在屋里沒有事干,就成天照鏡子,其中有一句詩非常出名,“當我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滿南山。”
這一句詩非常出名啊!是中國現代詩當中的經典名句。這個句子雖然看起來很美,很有禪意,但是仔細想想,一個人就這么靜靜呆在屋里,只要你的思維停不下來,吉兇悔吝就都在里面。
不信你每天照鏡子,日復一日,就會看見頭發也慢慢變花白了,皺紋也慢慢多了,這個時候就回憶、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情,那真是一言難盡!總之,你想要不動,你想生而為人卻沒有吉兇悔吝這些東西,那是不可能的。不動不行,關鍵怎么動才行。
《易經》里面多次提到要“慎動”,上傳第八章里引的好幾個卦都是要我們要“慎動”。為啥要“慎動”呢?常言道,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如意者僅一二,我們看“吉兇悔吝”這四種結果,稱得上好的也就是“吉”,占整個結果的四分之一,其它的兇、悔、吝,都不怎么好。
所以我們要動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定要謹慎,一定要看準,不要隨便亂動。不僅這樣,一個人呆在家里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候,也不要一個人胡思亂想。
越是在一個人的時候越要“慎獨”,把我們腦袋里面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一定要關照好,看清楚它,管理好,不然的話,就像張棗的那句詩一樣,“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情,梅花就落滿南山”,后悔有什么用呢?梅花都落滿南山了。所以是,“吉兇悔吝,生乎動者”,我們尤其是要慎動、慎獨。
以上摘自:《易經·系辭》通講(二十九)_xuexi學習 資料二:以下摘自:《12辟卦的應用·一動不如一靜》 現在回過頭來說,用在卜卦算命上,也有一個哲學的原理,先要了解,這就是《系傳》二章所說的,現在我們繼續講《系辭》上傳第二章: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這就是哲學問題了,這是說人類文化。
我們人類認為的吉兇,好的或壞的,以哲學來說,沒有絕對的,而是根據人類本身利害的需要;我們得到,便覺得是吉,失去便覺得兇,但這并非絕對。譬如說得病,這個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失意也不一定是壞事。
所以對于古文,不要僅在文字表面上讀過去,而要知道在文字的深處包涵了很大的哲學思想。可見吉兇只是根據個人的觀念而來,而悔吝就是憂煩愁慮之象,虞即慮。
前面說過,卜卦的結果,不外“吉兇悔吝”四個字,沒有六個字,換句話說只有兩個字——一個是好,一個是壞,——或吉或兇,悔吝只是加上去的。因為“悔吝”兩個字,是憂慮。
在《易經》中一方面是小心,如卜到一個卦是悔吝,就是有煩惱,事情辦不通,有困難。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經》只有四個角度,吉兇悔吝。
這吉兇悔吝怎么來的,下傳有兩句話: “吉兇悔吝者,生手動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動就有好有壞。
再說任何一動,壞的成分四之三種,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種,所以中國人的老話,一動不如一靜。凡事一動,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壞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過這三分當中,兩分是煩惱、險阻、艱難,如此而已。
這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業的道理都說清了,所以儒家就知道慎于動。動就是變革,變更一個東西,譬如創業,譬如新造,這個動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慮。
所以學了《易經》的人不卜卦,因為大概的道理都知道了。“善于易者不卜”,用不著卜了,看現象就明明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