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原來結義的地方
梁山
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后,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但愿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勛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鑒察,報應昭彰。”誓畢,眾皆同聲其愿,但愿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看官聽說,這里方才是梁山泊大聚義處,有詩為證:
光耀飛離士窟閑,天罡地煞降塵寰。
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雄透膽寒。
仗義疏財歸水泊,報讎雪恨上梁山。
堂前一卷天文字,休與諸公仔細看。
描寫梁山好漢的句子·每人只要一句話
九紋龍 史進(史家莊少莊主) 2 神機軍師 朱武(少華山大寨主) 3 跳澗虎 陳達(少華山二寨主) 4 白花蛇 楊春(少華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魯智深(魯達,提轄) 6 打虎將 李忠(賣藝,史進第一位師傅,后為桃花山寨主) 7 小霸王 周通(桃花山寨主) 8 豹子頭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 9 小旋風 柴進(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后) 10 旱地忽律 朱貴(梁山耳目,“忽律”即鱷魚) 11 摸著天 杜遷(原梁山二寨主) 12 云里金剛 宋萬(原梁山三寨主) 13 青面獸 楊志(殿司制使官,管軍提轄使,楊家將之后) 14 急先鋒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管軍提轄使) 15 美髯公 朱仝(鄆城馬兵都頭) 16 插翅虎 雷橫(鄆城步兵都頭) 17 赤發鬼 劉唐 18 智多星 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 19 立地太歲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老大,石碣村) 20 短命二郎 阮小五(阮氏三兄弟老二,石碣村) 21 活閻王 阮小七(阮氏三兄弟老三,石碣村) 22 入云龍 公孫勝(一清道人) 23 白日鼠 白勝 24 操刀鬼 曹正(屠夫,林沖徒弟) 25 及時雨 宋江(表字公明,呼保義,“黑宋江”,鄆城押司) 26 鐵扇子 宋清(宋江之弟) 27 行者 武松(武二郎,打虎武松) 28 菜園子 張青(十字坡黑店) 29 母夜叉 孫二娘(張青之妻) 30 金眼彪 施恩(小管營) 31 毛頭星 孔明(孔家莊,白虎山,宋江徒弟) 32 獨火星 孔亮(孔家莊,白虎山,宋江徒弟,孔明之弟) 33 錦毛虎 燕順(清風山大寨主) 34 矮腳虎 王英(清風山二寨主) 35 白面郎君 鄭天壽(清風山三寨主) 36 小李廣 花榮(清風寨知寨) 37 鎮三山 黃信(青州府都監,秦明徒弟) 38 霹靂火 秦明(青州指揮司總管兵馬統制) 39 小溫侯 呂方(對影山寨主,方天畫戟) 40 賽仁貴 郭盛(方天戟) 41 石將軍 石勇(大名府人士,放賭為生) 42 催命判官 李立(揭陽嶺黑店主) 43 混江龍 李俊(揚子江梢公) 44 出洞蛟 童威(私鹽販子) 45 翻江蜃 童猛(私鹽販子,童威之弟) 46 病大蟲 薛永(賣藝) 47 船伙兒 張橫(梢公,李俊義弟) 48 沒遮攔 穆弘(揭陽鎮一霸) 49 小遮攔 穆春(揭陽鎮一霸,穆弘之弟) 50 神行太保 戴宗(江州兩院押牢節級) 51 黑旋風 李逵(鐵牛,江州小牢子) 52 浪里白條 張順(漁家,張橫之弟) 53 圣手書生 蕭讓(擅長書法) 54 玉臂匠 金大堅(擅長制印) 55 通臂猿 侯健(薛永徒弟,擅長裁縫) 56 摩云金 歐鵬(黃門山) 57 神算子 蔣敬(黃門山,精通書算) 58 鐵笛仙 馬麟(黃門山) 59 九尾龜 陶宗旺(黃門山) 60 笑面虎 朱富(朱貴之弟) 61 青眼虎 李云(沂水縣都頭,朱富師傅) 62 錦豹子 楊林 63 火眼猊 鄧飛(飲馬川寨主) 64 玉幡竿 孟康(飲馬川寨主) 65 鐵面孔目 裴宣(飲馬川寨主) 66 病關索 楊雄(劊子手) 67 拼命三郎 石秀(楊雄義弟) 68 鼓上蚤 時遷 69 鬼臉兒 杜興(李家莊主管) 70 撲天雕 李應(李家莊莊主) 71 一丈青 扈三娘(扈家莊) 72 兩頭蛇 解珍(獵戶,孫立表弟) 73 雙尾蝎 解寶(獵戶,解珍之弟) 74 鐵叫子 樂和(小節級,孫立妻弟,擅唱曲) 75 母大蟲 顧大嫂(孫立弟孫新之妻) 76 小尉遲 孫新 (孫立之弟) 77 出林龍 鄒淵(登云山頭目) 78 獨角龍 鄒潤(登云山頭目,鄒淵之侄) 79 病尉遲 孫立(登州兵馬提轄) 80 金錢豹子 湯隆(鐵匠) 81 雙鞭 呼延灼(汝寧州都統制,呼延贊之后) 82 百勝將軍 韓滔(陳州團練使,呼延灼討梁山軍正先鋒) 83 天目將軍 彭圯(潁州團練使,呼延灼討梁山軍副先鋒) 84 轟天雷 凌振(大宋第一炮手) 85 金槍將 徐寧(金槍班教師,湯隆表哥) 86 混世魔王 樊瑞(芒碭山首領) 87 八臂哪吒 項充(芒碭山副將) 88 飛天大圣 李兗(芒碭山副將) 89 金毛犬 段景住(盜馬賊) 90 玉麒麟 盧俊義(北京大員外,河北三絕) 91 浪子 燕青(小乙,盧俊義家童,擅長相撲) 92 鐵臂膊 蔡福(大名府兩院押牢節級兼劊子手) 93 一枝花 蔡慶(小押獄,蔡福之弟) 94 丑郡馬 宣贊(關勝討梁山軍后合) 95 大刀 關勝(蒲東巡檢) 96 井木犴 郝思文(關勝義兄,討梁山軍先鋒) 97 活閃婆 王定六 98 神醫 安道全(建康府太醫) 99 沒面目 焦挺(擅長相撲) 100 圣水將軍 單廷(王玉)(凌州團練使) 101 神火將軍 魏定國(凌州團練使) 102 喪門神 鮑旭(枯樹山強人) 103 險道神 郁保四(曾頭市) 104 雙槍將 董平(東平府都監,風流雙槍將) 105 沒羽箭 張清(東昌府) 106 花項虎 龔旺(張清副將) 107 中箭虎 丁得孫(張清副將) 108 紫髯伯 皇甫端(獸醫) 1. 天魁星…呼保義…宋 江. 2.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3. 天機星…智多星…吳 用. 4. 天閑星…入云龍…公孫勝. 5. 天勇星…大 刀…關 勝. 6. 天雄星…豹子頭…林 沖. 7. 天猛星…霹靂火…秦 明. 8. 天威星…雙 鞭…呼延灼. 9. 天英星…小李廣…花 榮. 10. 天貴星…小旋風…柴 進. 11. 天富星…撲 天…李 應. 12. 天滿星…美髯公…朱 仝. 13.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14. 天傷星…行 者…武 松. 15. 天立星…雙搶將…董 平. 16. 天捷星…沒羽箭…張 清. 17. 天暗星…青面獸…揚 志. 18. 天佑星…金搶手…徐 寧. 19. 天空星…急先鋒…索 超. 20.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 宗. 21. 天異星…赤發鬼…劉 唐. 22. 天殺星…黑旋風…李 逵. 23. 天。
說說梁山好漢的義氣
這個題目一寫出來,又有好多朋友要說了。梁山108好漢就是因為義氣才走到一起的,怎么能說他們沒有義氣呢?看官容稟,其實我這里是指部分梁山好漢沒有義氣。
白日鼠白勝。不用我說了吧,白勝和晁蓋等人合伙劫了生辰綱后,終日賭博,揮金如土,以致于暴露了目標被抓(其實,晁蓋自己在住店登記是就暴露了目標。)。這倒不能說他不講義氣,但是他在被抓后經不起拷打,把晁蓋等招供了出來,這才是為江湖好漢所不齒的。他與史進在東平府被抓打死不招供形成對比。這種人被稱為叛徒(梁山上還有另一叛徒郁保四,只是他背叛的不是梁山,而是曾頭市,不過地位也不比白勝好。降將另當別論。),這難道不是沒義氣的表現嗎?
智多星吳用。吳用也是一個不講兄弟義氣的小人。說他不講義氣,至少有三條理由。第一、吳用和晁蓋是發小,又一起劫了生辰綱,一起上梁山,按理說他應該是晁的鐵桿、心腹。但是當宋江上山后,梁山大部都是宋派人物,吳用看到梁山泊的真命天子是宋,而不是晁,也就慢慢邊成了親宋派,和宋江一起架空了晁蓋。使得晁蓋一氣之下在沒有軍師的情況下攻打曾頭市,最后大敗,還陪上自己的性命。為了自己的前途,拋棄老大投奔別人,完全沒有義氣可言。第二、在放高俅回去后,吳用笑道:“我觀此人,生得蜂目蛇形,是個轉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也就是說,他明明知道有危險,但為了迎合老大宋江,為了自己的仕途卻還要將蕭讓、樂和趕入虎口。第三、對死去的兄弟毫無感情。在梁山好漢征討方臘過程中,陸續有人戰死或病死,也經常有人哭著鬧著要報仇,有人傷心落淚。最“理智”的莫過于吳用了,每次都是“勝敗乃兵家常事”“兄長莫過于憂傷”云云。
打虎將李忠。此人一身臭毛病,不講義氣不足為奇。李忠有一最大特點,就是膽子小,這在他初次出場時就有所表露。當魯智深喝退李忠的那些顧客時,看看他是什么表現,“李忠見魯達兇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急性的人!’”。這要是換了別人,定又有一場打斗。正是膽子小的毛病,導致他極不講義氣。當他的結義兄弟周通被厲天閏一刀放倒時,他是拔腿就逃;當徒弟史進被殺時,他有是撒腿就逃,真不愧是“逃”花山來的,只不過這次沒有那么幸運。對自己的結義兄弟和徒弟都是這般“照顧”,還能指望他對梁山其他兄弟有多情深義重嗎?
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此三人是除史進外出場最早的好漢,也是《水滸》中最早落草的好漢。提到此三人,不得不提史進。且先看看史進對他們三人如何。當朱武、楊春來求史進放了被起抓住的陳達時,史進被其義氣感動,與三人結為朋友。之后,史進又因朱武等三人公開與政府為敵,直到最后“點污父母遺體”,上山落草。史進對他們可謂恩重如山。再看看三人對史進如何。當史進刺殺華州太守被抓后,三人沒有領兵下山救援,拼個你死我活,也沒有求救于其他實力更強大的盜賊公司,而是瞻前顧后,“無計可施”,也難怪魯智深火冒三丈,魯智深的火一半是沖賀太守來的,一半是沖朱武等三人來的。當史進在昱嶺關被殺時,陳達、楊春的表現卻讓人心寒,完全顧不上大恩人,生死兄弟,和李忠一樣撒腿就跑。而當朱武聽到三人死訊后,也只是為陳達、楊春垂淚,而史進,卻無一人為之流淚,不知道他在九泉之下,會不會為自己哭泣?
用梁山好漢人名點贊的句子
魯智深
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風東倒西歪。浪浪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腳尖曾踢澗中龍,拳頭要打山下慮。拽定天宮,叫罵天蓬元帥;踏開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體醉魔君,放火殺人花和尚。
自從落發闡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吳用
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名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阮小二
眍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睛射幾萬道寒光。人稱立地太歲,果然混世魔王。
梁山好漢原來結義的地方
梁山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
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后,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
但愿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勛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鑒察,報應昭彰。”
誓畢,眾皆同聲其愿,但愿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
看官聽說,這里方才是梁山泊大聚義處,有詩為證:光耀飛離士窟閑,天罡地煞降塵寰。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雄透膽寒。
仗義疏財歸水泊,報讎雪恨上梁山。堂前一卷天文字,休與諸公仔細看。
梁山好漢大結義的時候,盟約是什么
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
宋江為首誓曰:“宋江鄙猥小吏,無學無能,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自今已后,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絕大義,萬望天地行誅,神人共戮,萬世不得人身,億載永沉末劫。
但愿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勛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鑒察,報應昭彰。”
誓畢,眾皆同聲其愿,但愿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當日歃血誓盟,盡醉方散。
看官聽說,這里方才是梁山泊大聚義處,有詩為證: 光耀飛離士窟閑,天罡地煞降塵寰。 說時豪氣侵肌冷,講處英雄透膽寒。
仗義疏財歸水泊,報讎雪恨上梁山。 堂前一卷天文字,休與諸公仔細看。
查水滸傳梁山好漢生死別好詞好句好段的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 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
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