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歸田錄》的譯文
【原文】:
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其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譯文】:
錢惟演(錢思公)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卻沒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陽的時候,曾經對僚屬說:平生唯獨愛好讀書,坐著讀經書、史書,睡者則讀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種雜記,入廁的時候則讀小令。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謝絳(謝希深)曾經說:“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時候,他每次入廁一定帶上書,古書之聲,清脆響亮,遠近都能聽見,好學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對謝絳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大概只有這樣才更能集中思想寫作罷了。”
求歐陽修的《歸田錄》的一段的翻譯
仁宗在東宮,魯肅簡公宗道為諭德。其居在宋門外,俗謂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側,號仁和,酒有名于京師,公往往易服微行,飲于其中。一日,真宗急召公,將有所問,使者及門,而公不在。移時,乃自仁和肆中飲歸,中使遽先入白,乃與公約曰:“上若怪公來遲,當托何事以對,幸先見教,冀不異同。”公曰:“但以實告。”中使曰:“然則當得罪。”公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嘆而去。真宗果問,使者具如公對。真宗問曰:“何故私入酒家?”公謝曰:“臣家貧,無器皿,酒肆百物具備,賓至如歸。適有鄉里親客自遠來,遂與之飲。然臣既易服,市人亦無識臣者。”真宗笑曰:“卿為宮臣,恐為御史所彈。”然自此奇公.
翻譯:
仁宗住在東宮,魯簡肅公做諭德,他住在宋門外面,俗稱浴堂巷。有酒肆在它的旁邊,店號叫仁和酒,在京師很出名,公(魯簡肅)常常換掉服裝在那里飲酒。一天真宗急忙召見公(魯簡肅),使者在門邊而公不在里面。一段時間后仁宗從仁和酒肆回來,使仁跟公約定說:“真宗要是怪罪你來遲了,應該用什麼話來推托?公說:“以實情告訴他。”使者說:“這樣的話要得罪的。”公說:“飲酒,人之常情,欺騙國君,是君子的大罪狀。”使者嘆息著走了。真宗果然問使者,使者具體地像公說地那樣對答。真宗問公說:“為什麼擅自進入酒家?”公道歉說:“臣家貧窮沒有器皿,酒肆什麼都具備,賓去到好像回家一樣,正好有鄉里親客從遠方來,于是跟他們飲酒。”真宗說:“你是宮里的官,恐怕會被御使(各官)彈劾。”然后從此認為他是奇人,忠誠實在可以重用。晚年每次對章獻明肅太后說群臣中可重用的多數人,他也在其中。之后章獻都任用他
仁宗在東宮,魯肅簡公宗道為諭德。其居在宋門外,俗謂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側,號仁和,酒有名于京師,公往往易服微行,飲于其中。一日,真宗急召公,將有所問,使者及門,而公不在。移時,乃自仁和肆中飲歸,中使遽先入白,乃與公約曰:“上若怪公來遲,當托何事以對,幸先見教,冀不異同。”公曰:“但以實告。”中使曰:“然則當得罪。”公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嘆而去。真宗果問,使者具如公對。真宗問曰:“何故私入酒家?”公謝曰:“臣家貧,無器皿,酒肆百物具備,賓至如歸。適有鄉里親客自遠來,遂與之飲。然臣既易服,市人亦無識臣者。”真宗笑曰:“卿為宮臣,恐為御史所彈。”然自此奇公.
翻譯:
仁宗住在東宮,魯簡肅公做諭德,他住在宋門外面,俗稱浴堂巷。有酒肆在它的旁邊,店號叫仁和酒,在京師很出名,公(魯簡肅)常常換掉服裝在那里飲酒。一天真宗急忙召見公(魯簡肅),使者在門邊而公不在里面。一段時間后仁宗從仁和酒肆回來,使仁跟公約定說:“真宗要是怪罪你來遲了,應該用什麼話來推托?公說:“以實情告訴他。”使者說:“這樣的話要得罪的。”公說:“飲酒,人之常情,欺騙國君,是君子的大罪狀。”使者嘆息著走了。真宗果然問使者,使者具體地像公說地那樣對答。真宗問公說:“為什麼擅自進入酒家?”公道歉說:“臣家貧窮沒有器皿,酒肆什麼都具備,賓去到好像回家一樣,正好有鄉里親客從遠方來,于是跟他們飲酒。”真宗說:“你是宮里的官,恐怕會被御使(各官)彈劾。”然后從此認為他是奇人,忠誠實在可以重用。晚年每次對章獻明肅太后說群臣中可重用的多數人,他也在其中。之后章獻都任用他
《歸田錄》卷二的原文及翻譯
歸田錄卷二,原文:
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其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譯文:
錢思公雖然出身富貴之家,但是沒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陽曾經告訴僚屬,說這一生只喜歡讀書,坐著的時候就讀經史,躺在床上就讀各種雜記,上廁所的時候就讀詞典、小令。大概從來沒有半刻離開書的時候。謝希深也說:“ 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當去廁所都夾著書,誦讀的聲音清脆,遠近都能聽到,也是如此的好學。”我于是告訴希深,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就是馬上、枕上、廁上。大概只有此等之處可以構思吧。”
《歸田錄》是歐陽修在京為官時期,所見、所聞、所歷、所感信筆記下來的筆記。所謂筆記,執筆記錄敘述而言。《釋名》曰:“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筆記一般偏重于實錄而缺乏文采。《文心雕龍.總述》篇說:“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所言無韻之筆即包括“筆記”。
《歸田錄》成書于作者晚年,雖為筆記,然藝術價值頗高。其風格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平”。因為是錄”,就有很強的客觀性,雖有愛憎褒貶,也都在娓娓敘述和白描之中。讀之,似拉家常,似聽解說,似中秋賞月,似月下信步,不緊不慢,那樣平靜,那樣舒展,然而,每條記錄的主旨就在“平”中凸現,人物形象在“平”中站立,可謂平中有奇。《歸田錄》刻畫人物或粗筆勾勒,或精雕細琢,或附之人物語言和行動,其筆法都是那么平淡,那么自然,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關于籬笆的詩句
1、《隱居》明 葉子奇
蒼石紅泉少隱家,牽牛延蔓繞籬笆。
不知滿徑秋多少,涼露西風淡泊花。
2、《村居 其二》元 王冕
綠槿作籬笆,茅檐掛薜蘿。
馬車渾不到,樵牧自相過。
臥看歸田錄,行聽擊壤歌。
優游只如此,刀鋸奈吾何?
3、《山居客至圖》明 唐寅
紅樹黃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籬笆。
合村會議無他事,定是人來借花時。
4、《田家十絕》宋 華岳
村獒奮迅出籬笆,欲吠還休喚可拿。
不是忘機太馴狎,那回曾宿那人家。
5、《詠鶴》宋 繆鑒
青山修竹矮籬笆,彷佛林泉隱者家。
酷愛綠窗風日美,鶴梳輕毳亂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