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霸氣、孤傲的詩句或詞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金黃甲。此生只流兩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綠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來往,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江南好,建業舊長安。
紫蓋忽臨雙鷁渡,翠華爭擁六龍看。雄麗卻高寒。
老夫聊發 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求霸氣、孤傲的詩句或詞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金黃甲。
此生只流兩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綠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來往,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江南好,建業舊長安。紫蓋忽臨雙鷁渡,翠華爭擁六龍看。雄麗卻高寒。
老夫聊發 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孤傲清高的詩句
1、我輩豈是蓬蒿人出自:南陵別兒童入京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淺析: 這首詩因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了解李白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義,而在藝術表現上也有其特色。
詩善于在敘事中抒情。詩人描寫從歸家到離家,有頭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陳其事的賦體,而又兼采比興,既有正面的描寫,而又間之以烘托。
詩人匠心獨運,不是一條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層層把感情推向頂點。猶如波瀾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醞蓄得更為強烈,最后噴發而出。
全詩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現得真摯而又鮮明。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見其得意的神態;“豈是蓬蒿人”,顯示了無比自負的心理。
這兩句把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出自:行路難·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 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淺析: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
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
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
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思想感情(中心):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慨,也表達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滿樂觀的豪邁氣概。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孤傲、清高”的詩句有
1、《石灰吟》明:于謙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原文: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生時應當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3、《梅花絕句》南宋:陸游 原文: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譯文:(梅花)在暴雪虐壓、狂風呼號之中更加凜然正氣,它是花中氣節最高的,它是花中意志最堅的,該他生長的時節過去了,他自然會飄零,不會在春天時乞求生存,他會以此為恥。
4、《山園小梅》北宋:林逋 原文: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譯文:疏影橫斜”寫梅花視覺美,“暗香浮動”寫梅花的嗅覺美,兩者結合表現了梅花的神韻。 頸聯:從側面寫梅花。
“霜禽欲下”卻不敢正視而“先偷眼”;粉蝶看慣了百花,如果能看到梅花,它們該會“斷魂”:表現了梅花的不同凡響。 5、《卜算子·詠梅》宋:陸游 原文: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
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孤傲霸氣的詩句
《金縷曲·贈梁汾》納蘭容若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鷓鴣天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流云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