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靜默無聲。
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洶涌的波濤聲,森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兒女的竊竊私語聲,禮拜堂的平靜的晚禱聲,花園里的歡樂的鳥歌聲……它所帶來的是陰沉與嚴寒。
但在它的飛舞的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的母親,活潑的孩子,微笑的花兒,和暖的太陽,靜默的晚霞……它沒有氣息。
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的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的空氣的氣息,山谷中幽雅的蘭花的氣息,花園里濃郁的玫瑰的氣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氣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種婀娜的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的光輝,照耀著我們行路的人,又在我們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繪就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
還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余秋雨《雪》
2 《詩經•大雅》說的:“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不經意間就浮起一幕深淺分明的影像;一只神鳥翩翩然昂立高崗,振翅欲起;象征高潔的梧桐則在朝陽面前展露挺挺然的面貌。
一位少年,一向喜歡梧桐一向傾慕鳳凰,驀然一抬眼,望見鳳凰花開離期將屆,自己不禁幻想幻化成一株梧桐一邊面對朝陽,或是一只鳳凰以便寒立高崗;或甚至以為自己竟已是一只鳳凰,立于高崗的梧桐樹上;或是呀!一只清靈的鳳凰一展翅便擊破了天藍。
——林清玄《斷鴻聲里》
3說到楓樹,中年的讀者當會憶起大陸的紅葉,唐詩的讀者當會吟起“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的名句。
美國中西部的楓樹,卻是黃葉。
風起時,滿城楓落,落無邊無際的楓葉,下一季的黃雨。
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艷的金黃與黃金。
秋色之來,充塞乎天地之間。
中秋節后,萬圣節前,秋色一層濃似一層。
到萬圣節秋已可憐,不久女巫的掃帚,將掃盡遍地的落楓,圣誕老人的白髯,遂遮暗一九六年的冬陽了。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
4花的美在于它的無中生有,在于它的窮通變化。
有時,一夜之間,花拆了,有時,半個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議。
我喜歡慎重其事地坐著曇花開放,其實曇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種花,它的美在于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給人的沙漠聯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帶給人的悼念,但曇花的拆放卻是一種扎實的美,像一則愛情故事,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
有一種月黃色的大曇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顫開一分,便震出卟然一聲,像繡花繃子拉緊后繡針刺入的聲音,所有細致的蕊絲,頓時也就跟著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視——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說法。
——張曉風《花拆》
5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后,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后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6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吵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
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
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
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
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里簌簌的落葉。
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張曉風《秋天 秋天》
7我沿著幽雅的小路一直向前走,林中的小鳥被我的腳步聲嚇到,飛向藍天……我便于工作停下來,一看,我已來到了紅色的世界——紅楓林。
望著漫山的紅楓,遠遠望去就像紅色的海洋,那種紅色鮮艷奪目。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捧起一把楓葉。
哇,它好美!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臨走,我揀起一片綠色的紅楓,我會將它作為青春、美麗、激情的象征,永遠珍藏!我再回頭看看,這座長滿紅楓的山整個就像一堆頑強的烈火,不管經歷多少風吹雨打,都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火。
——《秋葉》
8滿山滿山的樹枝便因此如波倒伏著,那是一層層潺動的黛色;滿坡滿坡的草莖便因此如波倒伏著,那是一層層涌動的金色。
這一聲聲此起彼伏的吆喝,是山里人古拙樸實的歌,貼過山脊,穿過云層,與風同行。
這自然真的奇怪,一聲響亮的吆喝,風會感應而來!雖不知是一種什么樣的法則,但卻酣暢淋漓的愉悅。
——《秋收的散板》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摘抄描寫景物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