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作家王小柔幾度落淚,讓無數網友自發為她建立一個又一個紀念堂,寫下一篇有一篇動情的文章?是什么書讓梁曉聲先生稱為"一部寫在制高點上的80代的心靈史",讓無論年輕抑或年長的讀者熱淚長流? 一個年僅21歲就離開人世的女孩田維,一部50余萬字的博客文集《花田半畝》(昆侖出版社出版),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在沒有任何宣傳、炒作的情況下,《花田半畝》已連續數周位列全國青春文學類圖書周暢銷榜第一名,并入選第十屆深圳讀書月"優秀青少年讀物推薦書目"。
作者田維15歲時被確診患上一種類似血癌的絕癥,直到離世的前一天,她始終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寫作。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花田半畝》一書的序言中,稱贊田維是當今為數不多的"真情寫作"的學子,并說:"我堅信這樣的書具有經典性"。
作家王小柔讀后,連問了四個為什么:"為什么一部日記成為青春文學的希望?為什么在她離開的兩年后我們開始對一個孩子念念不忘?為什么我們會被她的散文感動?為什么我們從一部遺作中看到了生命的光亮?"并稱《花田半畝》"在這個冬天成為我們互相取暖的依偎"。
愛、感恩、堅韌、真誠,是《花田半畝》一書的主旨。
書中文字至純至美,空靈且極富哲思,具有強大的穿透力。
著名學者路文彬、張冠夫在紀念文章中分別寫道:"在死亡的悲泣里,我終于看到生命的歡顏";"在這孩童般的肩膀上竟承載著那么沉重的負荷,在這孩童般的心地間竟有生命如花般隕落的泰然接受,這不由令比她年長得多的我肅然起敬"。
品讀《花田半畝》,我們不僅能看到屬于每個人的無悔青春、純真愛戀,更會感動和震撼于這個美麗天使對生的一片癡心,對死的無限淡定,從而重新叩問人生的本質和終極目標,在喧囂浮躁的塵世中回歸心靈的安寧。
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特將田維和子尤的生命絕唱對比播出,更引發人們對青春文學精神內涵的深切關注和檢視;《讀者》第20、22期分別刊登書摘《提前的祝福》和介紹田維生平的《半田花畝》;知音雜志社專門派出記者采訪了田維的媽媽,刊發了《我是一個疼痛的孩子:生命獨舞花田半畝》一文。
一檔檔節目,一篇篇文章,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田維,知道了《花田半畝》。
無數網友在田維的博客"花田半畝"中留言。
一位網友寫下這樣一段傷感的文字:"我不知道,當今天我們這些陌生人來看你的時候,是否擾亂了這一灣清水。
或許,你會原諒我們的,因為你知道,許多人都在找那一刻的安寧。
就像我一直認為的那樣,好的文章,就像有內涵的人一樣,不會張揚,沒有浮躁,簡單而寧靜。
告別了嗎?在你的字跡中,我看不到離別的哀傷,慶幸我是在兩年后才知道你離去,在你離去后知道了你,才看到你留下的足跡,不然,我想當時我會有一種怎樣的哀傷啊!"還有很多網友表達著自己的感激:" 謝謝你,在你離去之前留下的生命的火種,照亮了每個人心中的小屋。
""信仰,給人誠實面對自己和人生的勇氣。
你知道么?你的文字也給予我們勇氣。
" 田維,一個用生命寫作的女孩,也必將在寫作中獲得永生。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誰看過《花田半畝》這本書是講什么的